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68|回复: 4

好“受味”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6-30 22: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梅方言“受味”,黄冈往西叫“吸味”,意思即惬意。

1。小严买彩票中了七十多万,好受味!困的半夜笑醒了。
2,老董屋里两个伢哈是博士,好受味!比么事都好。

俗语“受味”,多指舒服、称心、满意、快意,满足,如人前显贵,众人仰慕,春风得意,好不惬意,猜本字与“惬意”有重大关联。
先说“意”:
部分声母y\w曾相混、相通:
意、味古曾双声叠韵。由“意味”一词,知“意”古曾有“味”音。回忆,又叫回味。
王,《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王字加一点,为玉。
越,《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粵。《说文》度也。从走戉聲。

尉、纬、猬、闱黄梅方音皆读若玉、易,近意。
玉迟(尉迟)、纾壳(纬纱管)、刺鱼(刺猬)、黄梅乡俗有呼父母曰闱(音易)。
熨贴,叫入贴。
方言“委地”,约等于“伊地”
女字边加一“戊”(女戊合体字),音yuè。《唐韻》《集韻》王伐切,音越。其右部表音的“戊”,音wu。
遗,古音又若“位”、“唯”音。遗,《集韵》愈水切,音唯。
“祎”亦读音yī,祎祎,美好。汉帝之德,俟其祎而。
褘,有音猗。《前汉·王子侯表》安侯褘嗣。
围,《唐韵》羽非切。围桶、围裙,江西有方言“余桶、余裙”。
帏,《广韵》雨非切,《集韵》于非切。
要不然,俗语谓“委不然”、“委末”:委末我早来上网了,屋里没交钱,只好跑网吧来了。

通语“没一点意思”,俗语谓“冇得味渣奈”。得意,下乡俗语“好得味”。
“特意”、“故意”、“刻意”黄梅上乡谓“替为尼”,下乡言“特为”:
清明节我特为从宁波回黄梅一趟。
英山说“铁为地”,诸暨称“跌为”,绍兴言“独谓”。宁波也有此类说法,奉化“故意”曰“搭搭意”(干坏事则为“鱼意”即蓄意),舟山则谓“达达为”。偏重在表特意、专门、刻意、郑重其事。上虞地区为表专诚,用四字叠词,说成“独独谓谓”。
方言“为、谓”音,本字当作“意”。
毛咩奈“喂”奶。方言“喂”,意指婴儿呕吐奶水。本字为哕。普通话读yue.姆妈再不能给细毛“喂”饭,即哕饭,细嚼后吐出之饭,再喂婴儿。不卫生。此例“喂”,上乡发音近二、儿。即伢儿奈、女儿奈(小男孩小女孩)之儿音,“儿”饭给细毛吃。
又,围裙、围桶,江西浮梁方言保留的叫法是“余裙”、“余桶”。
鱼尾巴,猪尾巴,尾读若伟,北方话、普通话读音“鱼以巴”“猪以巴”
朝鲜和韩国,原本是一家的,朝和韩,两字左边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右边,一个是月,一个是韦,猜月、韦肯定是有关系的,因两国本同其源。
古代“噫戏”,即后来“呜呼”。噫,《说文》饱食息也。噎,又称“呃逆”之“呃”。方言“多好的事,你自家做么不去呢?呃的渠冇得话说的。”此呃,方言音“nga”,即噎、呛、方言撑。

益,古有音若“爱”,狭隘一词可证。

《列子》夸娥氏二字(子)。《释文》娥本作蚁。
娥与“味”音近,蚁与“意”音近。
繁体义,字作“義”,从羊、我。《说文》按部首分类,在“我”部。義,古音本我。
《尚书》无偏无颇,尊王之義。義与颇押韵。此为唐前音。有唐人觉得语句不押韵,想改“颇”为陂pi.可证。
我与“味”音近,义与“意”音近。

汉语一,英语单词one,发音 [wʌn]若wan.
回头再看“愜”:从心从匧。唐代后起字。

《说文》匧,藏也。从匚夾聲。

参见方言体会:《鬼摄去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e9b3e90101cwrv.html


受音变愜,即声母s或sh变xi音,很常见:

手机,宁波方言“虚机”。

尿,又音虽,尿尿,又叫“嘘嘘”;梳头,上虞地区音“须头”;尿素,叫“西素”;一宿,北方音一xiu;东西,黄梅方言有时叫东思;上月到肥西三河古镇游玩,听到一段经典肥西方言段子:

“肥东到肥思(西),

买只老母资(鸡),

送到河里死一死(洗),

除了骨头就是psi(皮)。”


“受味”隐有窃喜义项,掩饰不住的喜悦。故推测与“惬意”当合。

“好受味!”黄冈往西则习惯说“好喜味!”此可证:

“受”,即“惬”音变。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2 05: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屌的辣人!



      口语“屌”作名词时,指男根。比如:“呆(音岩ngai)屌”,骂人不灵活。做形容词时,有调侃褒奖味:“好屌!屌的辣人!”意思是出色、厉害、牛叉。

    但一般在名词前作修饰用时,大致含有鄙视意。义如不入法眼、难以入流、区区小菜、不足称道、看不上眼、不足挂齿等。表达不满,发泄情绪:

      1.早上老李说请客,请你吃么好东西?一碗豆腐脑,两个屌包子。

    2.啐!搞了两个屌臭钱,就以为自家是李嘉诚。堵大(音代)屌餐!

    3.当个屌组长,搞的和真的样。堵没得屌出息。

    4.迅雷下载服务是什么屌东西?太慢。

    有时长辈、朋友间用,则有亲昵、褒奖口吻:

    5.伊屌伢将还不错,算是搞点屌名堂出来了。

    方言骂瞧不起的人曰:“这(音堵)个屌子尼”、“这(堵)屌东西”、“哪堵个屌伢?”大致与例句相近。



    骂人话“屌子尼”,人或写成“屌籽尼”,臆为“睾丸”。恐非。睾丸,方言一般称“卵子”,少有称“屌子”。“荷叶莲蓬藕”,有人戏对曰:“鸡巴卵子毛”。

    “屌子尼”,疑猜为“竖子”之音变。竖。繁体为“豎”。《说文》立也,豆声。

    竖,方音若“独、毒、笃、兜、豆”。

    1.泥工砌筑屋墙,一块红砖平着砌放,方言叫“眠砖”,砖如仄着砌放称为“单挂”。“罐斗墙”为双层单挂间有垂直仄放,形似“斗”。农村砌“茅厕”(厕所)花窗,砖之最高端朝上,是称“独倒砌”,即竖着砌。

    2.“豆腐脑独的筷子住”,形容豆腐脑稠、酽,接近凝固状。筷子可插得稳、立得住、不会倒。

    3.“秤称独起来了”,做生意者为讨好客人常说此言。指杆秤尾翘,接近竖立,物重超过秤星数。

     4.“歇火(工间休息)把锹独在地上,莫横倒放,慢奈锹口伤人。”锹独在地上,即将锹口插进地里,锹棍立起,藏起锹口以免无意伤及行人。

     5.“秧要插的和细伢鸡巴样,独独倒。眠水秧难转青。”秧苗要插得竖起来,垂直。斜着插的秧苗难转青。

    6.“六月天莫站人家上风边,和灵牌奈样独独倒。”天热不要挡住别人扇风乘凉的位置。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7.“单筷莫独饭高上,伊是死人面前的东西。”单筷不要竖插饭碗上,有人去世才这样做。民俗禁忌。

    8.“蛇(音啥)匍地上扭来扭去,一看到有人就立马独起来了,霍闪(蛇信)堵揽。好骇人!”曲行之蛇,一旦发现疑敌,立即警备竖起、吐信、御击外敌,样子令人恐怖。

    9.有个墙角位置在水塘里。你用五根一丈五到两丈长、一斩齐的杉树杪奈,绑成梅花桩,“独”倒打哈去,然后再在高上用水泥做垫层,打墙脚,到(浇捣)个底脚圈梁,最后砌墙,砌两层楼应当说没得么问题。

    10.有则黄梅传统谜语:“四脚竖竖(音独),黄花炆肉,炆到天光,还是活肉。”谜底:床。四脚竖竖(音独):四只床脚。黄花:稻草。活肉:人。

    11.一说叫渠当班长,渠喜的头毛堵“独”。亦音堵“顿”。高兴得头发直竖起。

      12.“老子站倒死,独倒埋。凭么事跟渠低头?”硬气!“倒”为“着”字上古音。

    方言例句中记为“独”音,字当作“竖”。竖,古音若“独”。





  竖,《唐韵》臣庾切《集韵》、《韵会》上主切,并音裋。《说文》豎立也。《徐曰》豆器,故为豎立。

    《庄子·山木》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战国策·燕策》今日迫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燕策》
      亚父(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晋书·阮籍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古称“竖子”,本意为年轻的仆人。引意骂人,如今之“小子”,含鄙视意。“遂成竖子之名!”大概即今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即“让那些小混混成名了”。

    竖子竖子,竖音豆,古音为“独子独子”。

    暏,今音shǔ,近竖。古同“曙”。意思天亮。古音若堵。《说文》旦明也。“珠玉不暏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引明显、显露。曙,古音亦为堵。

    独、头古音通。“独”音可转“头”。“读书”,黄梅音“头书”。厨师,广州口语“火头”、“火头军”,人或以为尊称。“头”字也似“竖(音独)”转。火头者,司火之小竖也。实则蔑称。



    独、吊双声,音近。久而久之,因骂人,“独子”音转成“屌子”。

    疑“竖”音流变为“屌”。因“豆”音又可转为“屌”。

    垂直即竖。垂,方音有“脱”、“耷”。悬垂之垂,音有转吊(参阅《关于“垂”字的胡思乱想》)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e9b3e90101dre0.html,可做旁证,下竖曰吊:

    眼睑下垂 吊眼皮
    数代单传 金线吊葫芦
    黄梅俗语“葫芦是吊大的,伢尼是哭大的”
    测量铅垂线吊个线
    挂盐水 打吊针
    垂直运输塔吊
    悬梁自缢 吊颈
    子宫下垂 吊茄尼
    肛门脱垂 吊笃脏
    泥工测铅垂线(竖)用线锤   吊线铊

    “吊”“屌”音近,可转。
     有点想要提及的是,洋人鄙视人,每每竖起中指,意思即“屌!”属于不文明举动。
      故推,今之“屌子”,即古“竖子”音之保留。

    看来,乡间看似粗俗骂人之语,亦有古代遗风。



    清制,设“县学”,宁波今仍存地名“县学街”。“县学”乃供生员读书的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管理县学的官员,简称学官,其仆役曰“学斗”、“门斗”。斗亦竖音变,“学斗”即“学竖”,“门斗”即“门竖”,竖犹孺也,指童仆吧?《周礼》竖,未冠者之官名,未成年人。俗语“我还巴结渠做门斗尼哟!”“门斗”今之言“门僮”,僮通童。门僮职乃司门也。有高级宾馆请印度洋拉门,即“洋门童”,以招揽顾客,拉生意。

    阉,《说文》门竖也。阉竖者,阉屌也,竖、屌同音。

    屌属后起字。古称势。“去势”亦为去屌,阉割。


   《周礼·天官冢宰》郑氏注曰:“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因奄人多承担看守宫门之类的职役,故“奄”加“门”而为“阉”字。《说文解字》云:“阉,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阉竖者,给宫掖扫除事,古以奴隶畜之(《新唐书·魏元忠传》)。

  

    “独”音,《韵会》通作裋。有人觉得是“裋”字。《说文》裋,竖使布長襦。从衣豆声。常句切。裋,今音亦shù,古音若豆。

    裋褐,亦称“短褐”、“竖褐”。裋,粗陋布衣,不黄不皂。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

   《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糲,居则蓬室,出则徒行。”

    杨伯峻集释“许慎注《淮南子》云:楚人谓袍为裋。《荀子》作‘竖褐’。杨倞注云‘僮竖之褐’,於义亦曲。”

    汉贾谊《过秦论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唐韩愈《马厌穀》诗:“土被文绣兮,士无裋褐。”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竖,音从“豆”到“shu”演变的过程中,曾流变为“厮”、“廝”。

    《史记·苏秦传》厮徒十万。正义:“谓炊烹供养杂役。”
    《汉书·严助传》厮舆之卒。注:“析薪者也。”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
    《战国策·韩策》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在其中矣。

    厮役:供差遣的奴仆;

    厮台:从事劳役的奴仆;

    厮养:从事析薪炊烹劳役的人;

    厮舆:砍柴与驾车的人;

    厮仆:仆役;

    厮滥:出身低下者;

    “这厮、那厮”,《水浒传》里用得较多:“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越不肯应承。”



    又,“竖子”古音“独子、豆子”,与“犊子”音近。犊,《说文》牛子也。“初生牛犊不怕虎”。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5 2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孃”

1.渠玩游戏玩的瞌困来急咯,倒床上就打呼,衣裳也不脱,连(娘)鞋困。
2.哈雨天放学,小山不晓得脱脚,连(娘)棉鞋挼(音RUA),到屋过后,身上哈是泥巴浆,湿透了。
3."娘"身载(指衣服穿在身上载扣子),得人爱。“娘”身联(衣服穿在身上联长缝之类),得人嫌.
4.真昼请客有几多人呢?“娘”我一起9个。
5.渠“娘”袜子在地上走。 (仰)
6.现饭嗯“娘”碗放蒸笼里蒸。
7.蒸笼里有玉米、紫番薯、花生,阿荔欢喜花生,嗯“娘”紫番薯、玉米一事端过来。
8.请同学吃饭你该“娘”老师一事就到哈请渠哒。
9.“娘”袜裤,婴儿用“连袜裤子”。连衣裙就没这音,后期物品吧?
10.你先“娘”提篮一事称,回头再除冤奈。

很明显,上述发“娘”或黄梅话“仰”音字,应该是“连”意。
但是,下面这个“孃”,就有点不一样了:
如:
“娘”湖水煮湖鱼;
“娘”渠的粉尼作渠的粑;
“娘”渠的拳头塞渠的嘴;
“娘”渠的礼金还渠的礼;
意思含有“用原物”、“原封不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神马的,表达还不蛮几准确。此“娘”,有时口语用“仰慕”音替代:



“仰慕”湖水煮湖鱼;
“仰慕”渠的粉尼作渠的粑;
“仰慕”渠的拳头塞渠的嘴;
“仰慕”渠的礼金还渠的礼;

“仰慕”老屋场,拆屋做屋,加两层,做框架四层。



  到底是什么”孃”?

  怀疑是“利用”合音。待考。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173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5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7-8 09: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

主题

118

帖子

13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0 0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球攻门!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