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223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7-1 0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刘仁八资讯概况 ===
峥嵘岁月:“红军洞”:在刘仁八与陈贵交界处,有一个据当地村民称之为“红军洞”的一个天然大洞穴。该洞穴十分隐蔽,进入后,别有洞天,可容纳数千人。尤其洞内十分阴凉,阴飕飕的凉风吹在身上有些刺骨。据说,1930年,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率红五军四纵队与五纵队会师大冶,经整编,在刘仁八成立了红三军团。彭德怀以南山头为根据地,建立苏维埃工农政权,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国民党反动政府分外恐慌,派郭汝栋的20军从四面八方、杀气腾腾包抄围剿苏区,封山堵路,企图困死红军。红军、赤卫队有时一夜跨过三县出奇制胜地消灭敌人,还寻机攻取黄石,三进大冶城,打得郭汝栋落花流水。当时,村民陈思兴、陈彦海、陈彦大等30多名赤卫队员协助红军,为红军送医药,筹粮食,递情报。彭德怀率红军攻打了铜山口、燕窝地、李祖村、保安镇等白军、民团据点,当地一些反动武装纷纷瓦解。随着红军队伍的扩大,村庄住不下了,经过寻找,彭德怀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巨大洞穴,后来成了当时赤卫队开会聚集的地方。彭德怀率红军离开时,留下了六名红军战士帮助赤卫队打击反动派。1930年7月,苏维埃五、七、八三个区联合攻打黄京南这个反动据点失利,赤卫队和苏维埃干部带着群众撤往雷山、南山、北山。彭德怀留下的六名红军战士牺牲一人,余下五人藏在雷山。敌人穷追进山,他们大多是当地人,地形熟悉,搜山,烧庄屋,烧窝棚,杀群众,抢牛羊。五位战士见敌众我寡,率赤卫队员转移到石洞里躲藏,其中一人受伤。陈思兴、陈彦海等人待敌人走后,在石洞内找到了红军,一起把那名牺牲的战士埋在窝棚旁。由于那名战士叫张得,村民为了纪念他,便将这个地方叫张得窝。剩下的受伤战士伤势严重,生命垂危,陈思兴等砍了几棵小树,用藤蔓绑扎成担架,和四位战士一起,将受伤红军运送到南山头金柯根据地,五位红军战士也归队了。不久,陈思兴、陈彦海、陈彦大等被敌杀害,人们为怀念红军,将此洞起名为“红军洞”。
“陆上梁山”:王梅寨遗址:距白石岩以东三百余米的地方,有一个“凹”字形的巨大山峰,置身其中,依然能找得到一些断垣残壁、或破碎的瓦砾,或古城堡和城墙遗址。据介绍,这里就是千年古寨的遗址,当地老人都把那座古寨子称“王梅寨”。说起古寨,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相传,北宋时期,有一姓王的壮士,叫王梅,自小练就一身好武艺,因与林冲私交甚好,同受奸贼高俅迫害,流落至湖北果城里一带谋生。(果城里俗指“四口”,其范围即东北至殷祖镇殷祖村水口湾,东南至殷祖镇朱铺村靠阳新三溪口,西南至刘仁八镇双港口,西北至刘仁八与陈贵镇交界的铜山口,有200多个大小的村庄。),爱打抱不平的王梅带领着一群英雄好汉,专门杀富济贫,看到白石岩这个地方能扼守四方咽喉,易守难攻,就在白石岩脚下建立山寨称王。当时,整个寨子只有后面留一条仅一人通行的天路通至山下,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同时,他还在四周的32处山头都砌有石堡,供镇守放哨之用,再把石堡四周用城墙相连,与水泊梁山宋江遥相呼应,拉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老百姓都称王梅寨为“陆上梁山”。由于王梅武艺高超,为人豪爽,关心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和四方好汉纷纷上山投靠他,鼎盛时期山上人马达到万余人,对朝廷威胁很大。当水上梁山宋江被朝廷招安后,朝廷也曾多次派官员来进行招安,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于是,就派官兵攻打山寨,结果都是溃逃而归。元朝初年,国力逐渐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王梅寨新头领遵照王梅的遗嘱,看到新君天下,国泰民安,便主动解散队伍。故此,王梅寨的头目也被朝廷招用,有的还成为一方治疆大吏。当地百姓为纪念王梅的功绩,就把他走后的山寨改名为“王梅寨”,代代相传,王梅寨这个地名流传至今。据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中师大、武大、北大等有几所高校的历史系教授以及省有关部门还专门来此对古寨进行了考古发掘,也许不久这段鲜为人知的“陆上梁山”就会昭示于天下。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刘仁八镇简介:刘仁八镇位于大冶市西南部,距大冶市区23公里,西可达咸宁市,北与大金省道接轨,南可通阳新。全镇国土面积11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000余人。这里曾是彭德怀、何长工、王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是一块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红土地。刘仁八镇镇政府驻刘仁八,人口36845人,面积113.1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刘仁八、大庄、腰村、刘桥、八角亭、天灯、三策、大段、大董、刘文武、陈如海、张石、秦垴、东山、岩山、东垅、、金柯、郑沟、上纪、下纪。彭德怀元帅曾在这创建红三军团。现保留红三军团纪念馆,该镇四面环山,山脉相连,最高海拔774米,最低海拔45米,属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枣等各类水果,故有“裹城”“果城里”之美称,是大冶市重要的粮食、水果、竹木生产基地之一。该镇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储藏大,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锌、钨等金属矿和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全镇现有企业295家,其中集体企业85家,私有企业210家,已形成采矿、选冶、建筑、建材、轻工、纺织相配套,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优势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