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西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
在外人眼里,今年52岁的大冶茗山人余来发有着两重身份,一个是农民工,一个是书法家。无论是涂防水材料,还是挥笔泼墨,他都掌握得游刃有余。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张晗/文 张成/摄)2001年,余来发的妻子被确诊尿毒症。在极大的压力和苦闷之下,余来发接触到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的磅礴气势令余来发备受鼓舞,他常为妻子朗诵,鼓励妻子战胜病痛。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余来发,自学毛泽东的130余首诗词。
“你会背毛泽东诗词,为什么不尝试着写一写毛体书法?”余来发受到同村一位老师的启发,在40岁时,他第一次拿起了毛笔。
最开始,余来发连毛笔怎么拿都不知道,但他坚持对照《毛泽东书法集》逐字练。“从‘一、二、三’写起,每个字要写一万遍以上,才能接近毛体的神韵。”在咸宁打工的那几年,余来发四处收集废报纸练习书法,写完后卖掉,再去买宣纸。
余来发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两个半小时再去工地。晚上无论多晚,也要写两个小时再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余来发已经可以写出一般人难以辨认的“毛体”书法。
农民工会书法,还会写毛泽东体,余来发在他的打工圈子里成了“红人”。每到春节临近,他都会拿出笔墨,为大家义务写春联,引来了当地媒体的关注。
这时,余来发才得知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的存在。去年,当他第三次前往北京申请加入该协会时,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长、毛泽东的侄孙毛世霖接见了余来发,并授权他在黄石成立分会。
如今,中国毛体书法协会黄石分会已完成注册工作,有会员30余人。由于经费不足,目前余来发还没有为协会安排固定的办公场地,但他仍然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