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11日,记者从大冶市经济开发区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13.67亿元,同比增长28%以上;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3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完成限额以上商贸业23.38亿元,同比增长19.77%。大冶市经济开发区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主要经济指标传递出良好的发展信号,实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经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大冶市经济开发区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目标,切实解决干部“四风”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尾巴”备案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对干部遗留的工作“尾巴”严格追责,实行终身负责制;对机关干部和村、社区书记,采取“干部互评群众测评领导评价”的模式,推行末位淘汰。在此基础上,以整治庸懒散拖等问题为重点狠抓整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通报批评了13家单位、8名个人,诫勉谈话4人。
“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作为重点,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安心入驻、放心生产。”大冶市经济开发区宣传部长冯猛说,全区党员干部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转作风、促发展”工作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极大地促进了新上项目的达产达效和老企业的快速成长。
总投资2.1亿元、占地210亩的大冶有色物流园项目,是大冶市为完善开发区园区功能引进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包保人、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殷永鸿不分日夜坚守在工地现场,及时协调临时用电、周边工农关系等问题;宝塔机电项目是该区去年底引进的重点项目,因项目基建扰民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该区干部闻讯后,自发进村入户化解矛盾,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到目前为止,该区已为15个重点项目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工农关系、失地农民再就业等矛盾和问题32个。
“谋划决定规划、定位决定地位。”大冶市副市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肖绪华说,开发区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争创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政治强区、经济兴区、生态立区、文化活区”战略,努力实现“四区”同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