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广西河池市 2014-7-13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黄石十年“头名状”调查
目前,各高校录取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地状元的归属,以及状元走进高校后的学习、状元毕业后走上社会的就业情况,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
本报记者搜集了从2005年至今年的全市高考第一名的模样,试图挖掘高分下的经验和特质。样本总数共计21人,其中市文科第一名11人(其中一人为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市理科第一名10人。高校的选择上,超八成人花落清华、北大。这些优秀学子们,多出自困难家庭。他们不仅学习成绩棒,而且兴趣广泛,爱阅读爱音乐爱运动。
男女比例:10:11
数据显示,2005-2014年全市21名文理状元中,男女比例并不大。2009年郭丽莎因少数民族有10分的加分,因此当年有三位高考状元。其中两位文科状元都为女将。其余每年状元都为一男一女。
文科状元男女比例:4:7
理科状元男女比例:6:4
千万不要以为文科是女生的强项,而理科就是男孩的天下。从状元名单来看,女生夺得理科状元的几率并不小,2005年的杨静妤、2007年的丁涤尘、2010年的姜红钰以及2013年的柯飘飘,都是理科女状元。
相对应的,这几年的文科状元也是男生,分别是2005年的李康安、2007年的张友谊、2010年的童坤以及2013年的陈子衣。
他们来自哪
黄石市区 9人
下陆 3人
大冶 7人
阳新 2人
他们毕业于哪所学校
黄石二中 12人
大冶一中 7人
阳新一中 1人
黄石一中 1人
2013年的理科高考状元被阳新一中的柯飘飘夺得,这是阳新一中10年来,第一次摘取高考状元桂冠。同年的文科状元陈子衣毕业于黄石一中,这是该校自1999年建校以来,第一次摘取文科状元的桂冠。
他们去了哪里
清华大学 5人
北京大学 12人
另选择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各1人。
群像特征
3/5家庭贫困
这21个高考状元中,有12人来自于贫困家庭。其中有4人来自农村,包括2009年文科状元李霞、2011年文科第一名黄彩云、2013年文科状元柯飘飘、2014年理科第一名汪飞。其余多为父母下岗,常年在外打工。如2005年全市理科状元杨静妤的母亲常年患病,父亲在外打工,家庭困难。为了让她能顺利步入大学,她初中母校的师生主动为她捐款。
超1/2是“学霸”
这21人中有11人是学霸型选手,优秀成了一种习惯。比如,2011年全市理科状元王阳曾经也是大冶市中考状元。另外也有“黑马”考生出现,比如2013年市文科第一名陈子衣高中入学时,成绩只有570分,在学校没有什么名次。高中三年他成功实现逆袭,夺得全市文科状元。
两成是“竞赛王”
曾获得各种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的有4人。如2005年全市理科第一名杨静妤曾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全省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
他们爱好什么
阅读 音乐 羽毛球 篮球 逛街 足球 唱歌 跳舞 绘画 看电影 长跑 乒乓球 玩纸飞机 写小说 拉小提琴 玩电脑游戏 看韩剧
数据采集与分析:记者 肖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