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柯珊)“会员卡里的钱还没用完,商家怎么不见了?”近日,网友“zhou洁-”向本报官方微博@今日大冶新闻 爆料,她在“海上海KTV”办过一张金钻卡,里面的钱没消费完,商家却关门了。 市民反映:会员卡没消费完 商家不翼而飞 据网友“zhou洁-”反映,2013年年底,她在位于新街路口的“海上海KTV”办了一张金钻卡,并充值了1000元人民币。当时她和朋友消费了100多元,卡里还剩余额800多元。 由于在校读书,网友“zhou洁-”很少回家,也再未去该商家消费。7月初,放暑假的“zhou洁-”突然想到会员卡,于是约上三五好友,准备去“海上海KTV”唱唱歌,好好放松一下。 然而,当“zhou洁-”和朋友走到KTV门口时才发现,偌大的商家竟然关门了。玻璃门上贴了一张转让信息,已经被人撕走了一半,留的电话号码则看不清楚。她又拨打了商家的座机号码,得到的回复是“已停机”。 “卡里还有800多块钱呢,难道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吗?”如今,“zhou洁-”很是苦恼,不知道卡里剩下的钱该如何处理。 商家回应:店面将重新装修 市民可前来退款 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冶新街的海上海KTV探访。果然,往日热闹的商家门可罗雀。玻璃大门上贴的转让信息已被人撕走一半。 “他们关门有一个多月了。”据附近的商家透露,海上海KTV大约于5月中旬就已经停止营业。“听说是要转让出去。” 随后,记者通过各种方式辗转联系到海上海的负责人陆先生。陆先生称,海上海KTV只是贴出了转让信息,目前还未转让出去。经股东们商量,决定将店里进行重新装修,然后继续营业。 “持卡的消费者可以来我这退钱。”陆先生表示,根据店里系统显示,的确有部分消费者的会员卡还没消费完。如果需要退款的话,可以联系他本人;也可以将卡留着下次消费。 工商提醒:消费者充值会员卡需留心 据一市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在美容美发、足浴、健身等服务领域使用充值消费卡的现象日渐增多。这种一次性交费然后分期使用的方式,虽然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埋下了一定的消费隐患。 对此,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花重金购买或者充值“会员卡”时,双方并没有签订关于责、权、利等具体内容的文本合同,有的也只是带有格式条款性质的合同书,商家就容易减轻或逃避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责任。 另外,很多发卡商家并不具备发卡资质,而购买了会员卡,钱就掌握到了商家手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消费者就失去了主动权和选择权。因此在办卡消费前,一定要多留点心眼,确定对方的营业资质,看看营业执照。对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状况不佳、未能证明其合法经营的商家要慎重选择。 同时,办卡时最好不要一次性充值太多现金,避免承担过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