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时报讯 鄂州市车辆安全检测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截至目前,鄂州市已接到4家组织机构关于筹建车辆安检机构的申请。毫无疑问的是,车辆检测将实现大提速。 市民:年检常耗时一两天 8日早上7时许,市民周先生驱车从鄂城新区赶至公安指定地点开展车辆定期年检。当天排队候检的车辆不多,不到半小时车辆便顺利进入检验大院。 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规定,申办人在交警支队车管所办证大厅领取机动车牌证申请表和查验表填好后,持有效证明,拓印车架号及发动机号后,便可到检车场由外检民警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测。 大约等到上午11:30许,周先生的私家车仍未能顺利通过外观检测。算上后续的微机登录、车辆检验、领取检验报告、检验表格审签等时间,周先生估测此次车辆年检,他至少需要耗费一两个工作日。 据旁边排队候检的市民介绍,遇上大型货车、载重车集中检验高峰期,仅排队入院就得等上大半天。现状:检测资源2015年前饱和 据了解,鄂州现有登记在册机动车(不含摩托车)34000余台,所有非营运车辆统一由鄂州市安畅车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畅公司”)负责安全检测。由于现用车辆检测线设于车管所,检测人员由市交警部门统筹调配,安畅公司多实行双休工作制。 按照相关规定,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两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年检验两次。除去双休、法定节假日,我国每年正常工作日约250天。按照目前机动车登记数目,安畅公司平均每天需完成136台的检测量。“最高峰时期,一天能检测150台机动车。目前正值车辆年检高峰期,我们都放弃公休,加班检车。”鄂州市车管所所长杨轼清介绍。据鄂州市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市载客汽车客位年均增长率为11.2 %。按照如此增速,安畅公司2015年以后,将无法满足本地车辆年检需求。 与此同时,因客运税收的地域差异、武汉市对周边汽车进出城的限制、车辆办证年审程序繁复差异等多方面原因,鄂州市有超过1200台汽车挂外地牌照。一名即将更换新车的市民透露,综合考虑地域及车辆年检的效率问题,购买的新车将优先考虑上武汉牌照。“武汉车辆检测市场相对开放,距离鄂州也不远,通常一天就能检完。”该市民表示。破局:行业垄断将被打破 相关数据显示,武汉市早在2013年10月就有22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受理车辆年检和新车上线检测业务。截至目前,鄂州市仅两家车辆检测机构,其中鄂州市全兴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仅承担营运车辆检测,民用机动车只能到安畅公司办理年检业务。 今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关于机动车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政府部门不得开办车检机构;9月底前,车检机构必须与官方脱钩;安检机构设置将取消前置审查条件、设置数额上限,由投资主体按照市场需求自行确定。 新规出台后,鄂州市质监局现已接到4家企业的申请及咨询。其中,鄂州市华容区华联客运有限公司现已筹集资金1000万元,拟建一个占地26亩的检测站,主要负责华容区、葛店开发区、庙岭沿线的车辆检测。该项目现已报送当地发改委审批报备。 对于涉足该行业的初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姜建明介绍,公司现有56台车,在从事车辆营运30年间常常遇到车辆年检方面的阻力,多与现行垄断经营体制有关。“国家对车辆检测松绑,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打破该行业的垄断现状。”他说。担忧:发展要避免资源浪费“市场放开后,消费者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鄂州市质监局标准科科长姜稳准分析。他指出,车辆检测官办垄断现状被打破后,市民可根据实际情况、个人喜好选择车辆检测单位;导入市场竞争机制后,车辆检测单位势必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体制等多举措,抢占客源。 此外,在车辆检测价格方面,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收费仍实行政府定价。有专业人士分析,引入民间资本后,或许可以通过革新技术等举措,推动检测价格革新,实行市场调节价。 政策惠民的同时,姜稳准在市场准入方面也有深深地担忧。“如果申请组织蜂拥而上、恶性竞争,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车辆检测资源的闲置浪费。”他说。为此,鄂州市质监局特发布警示,希望有意向企业理性分析,做好行业可行性评估,谨慎决策。 □记者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