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东边有三个地级市:黄石、黄冈、鄂州,在武汉的西部有三个直管市:仙桃、天门、潜江。天仙潜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随岳高速从北到南划过中心线,而汉宜高速与汉江是这个三角形的底线。
这个区域的发展,曾经十分的辉煌。尽管天仙潜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加快发展,规划了一些新的经济区,但是,总是不如以前那样成为“领跑员”。因此,对天仙潜的发展,也有新的思路。这里暂提三点。
一是三市要在独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合作,本是兄弟的天仙潜没有不合作的理由。三市可以梳理一下各自的产业链,寻找就近配套的合作机会。
二是天门与仙桃加强沿汉江两岸的合作。
天门应该考虑以天门南站与仙北工业园为中心,加快沿汉江经济区域的发展。最终会形成天门“城区+仙北”“双核”发展的格局。黄梅的小池与城区也是“双核”发展。
三是构思“江汉三角洲经济区”。
2010年3月26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补偿项目的引江济汉工程开工。我不久就在一次省政府咨询委员座谈会提出“江汉三角洲经济区”的想法。所谓的“江汉三角洲”,是指长江、汉江和引江济汉工程之间的区域。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补水项目的引江济汉工程完工后,将形成环绕江汉平原,连通长江、汉江,畅通长江中游,沟通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圈的千吨级航道圈。
湖北境内长江与汉江纵横相连,并可将两江沿线的湖泊、水库连通,这将会促进整个江汉平原崛起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自然也是天仙潜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在沙市和潜江之间开凿运河的计划。预计今年10月会通水通航,届时,湖北将有很多的概念可以做。
比如可以打造江汉三角洲经济区,这个三角形区域四面环水,到那个时候,坐船可以环游汉江三角洲,打造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潜江已经在打造以运河入江口与兴隆汉江枢纽为主的综合滨水生态旅游区。
江汉运河从潜江的高石碑进入汉江之后,实际上就是以长江之水补汉江之水。不论从航运、供水、工农业生产发展等,对天仙潜经济区都是有直接利益的。
如果把汉宜高速公路与汉江经济带重叠起来考虑,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城镇带。不论是大桥,还是运河,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元素。关键是要有人去挖掘、提炼,再上升为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