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火烧赤壁”而不是“火烧乌林” 童力群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火烧赤壁”,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 然而,随着赤壁战役讨论的深入,许多论者把“火烧赤壁”径改为“火烧乌林”。 这些论者为什么要把“火烧赤壁”改为“火烧乌林”呢? 原来,他们自有苦衷——因为史料如是说: 1、《水经注•江水篇》载:“江水左径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径乌藜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径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 2、南朝宋的盛弘之在《荆州记》中写到:“江水又径下乌林南,昔吴黄盖败曹操即是处也。(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综合《荆州记》与《水经注》,赤壁是周瑜、黄盖乘战船出发之地,而乌林才是战斗之地。 这样看来,把“火烧赤壁”改为“火烧乌林”好像是有理有据。 然而,更早的记载却不是这样。 《三国志·吴书•黄盖传》写道:“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三国志·蜀书•先生传》:“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显然,《黄盖传》与《先主传》记载的是“火烧赤壁”。 我想,应该以《三国志》为准,以《黄盖传》与《先主传》的记载为准——是“火烧赤壁”而不是“火烧乌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