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6712|回复: 38

原创小说:矿区笔记(五题)

[复制链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fym1968 于 2014-7-24 10:19 编辑


矿区笔记                           王晓峰
黄文忠

黄文忠是李庄子矿黄建鹏的儿子。
黄建鹏是矿调度室的老主任。说黄建鹏老主任,是说他资格老,在调度室一当主任就是十五年,光矿长就熬走了六任。
因为黄建鹏资格老,所以黄文忠矿院毕业不到四年就提拔当了机电队副队长。这里面固然有黄建鹏的影响力,但关键也在于黄文忠有学历有技术有能力。
黄文忠因为家里条件好,再加上年纪轻轻就提拔当了副队长,所以找老婆就挑剔,眼看着就是二十七八了,还是单身,黄建鹏就着急。黄建鹏是个很传统的人,就对黄文忠下了最后通牒,年底前如果再找不下对象,就从家里搬出去。
其实,黄文忠心里早就有了人,是矿总机室的花丽萍。那时候,矿上用的还不是程控交换机,还是人工转接的那种。
花丽萍人长得好,脸盘是脸盘,腰是腰,是李庄子矿有名的矿花。
花丽萍是工亡职工的子女,是顶替父亲名义上的班。这种顶替父亲上班的,大都学历不高,花丽萍也不例外,初中没毕业就当了工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花丽萍的妈作风有点那个,名声不太好,这一点,李庄子矿的人大部分都知道。
花丽萍的父亲在井下出事故后,按说,矿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为工亡职工解决一个指标,有的是工亡职工的妻子接班,有的是子女接,反正只能解决一个,而花丽萍家,却是花丽萍接了父亲的班,她妈矿上又另外安排了工作,在矿井口洗衣房上班,是个集体工。集体工也就是是企业的用工,没有纳入国家正式用工系列,企业承认,国家不承认。集体工也有劳保福利,退休也有退休金,除了不是国家的正式职工,退休金比正式职工稍微低一点外,其他差别不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花丽萍她妈不一般。
听人说,花丽萍她妈和矿上一个副矿长关系好。还说,在花丽萍的父亲还活着时,那个副矿长就和花丽萍的妈有一腿,有的人还说的有鼻子有眼,说一天花丽萍的父亲下晚班回来把他们按在了床上,还说那个副矿长写的还有悔过书,花丽萍的妈拿着。包括花丽萍接班,花丽萍她妈当集体工都是那个副矿长一手办的。
黄文忠这次见父亲逼得急了,就说了花丽萍的事。果然,黄建鹏没听儿子说完,就跳了起来,说在李庄子矿找谁都行,就是花家那丫头不行。
黄文忠也是个拧种,狠狠地说,除了花丽萍,我谁也不要。
说完,就摔门而去,搬进了队里的宿舍。把黄建鹏气得手都是抖的。
一连两个多月,黄文忠都没回家里去,有时候,就是在街上看到黄建鹏,也是脸一扭就过去了。
黄建鹏的老婆见黄建鹏从外面回来气得像吹猪的样子,就耐心地劝他,儿大不由爷,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要我说,花家那丫头也没啥不好的,她娘不好,女儿也就一定就不好吗?龙生九种,各不相同,何况花家那丫头?
一番话,说的黄建鹏气消了不少。那年“十一”的时候,黄文忠和花丽萍结了婚,婚礼很隆重很排场,我和一帮跟黄文忠一块光屁股玩尿泥长大的都去了。那一天,黄文忠很幸福,也很兴奋,喝了不少的酒。
一年后,黄文忠的女儿出生了。黄文忠给女儿取名叫黄鹂,取他的姓,花丽萍的“丽”的谐音。
又一年,黄建鹏也退休了。退休后的黄建鹏有了大把的时间。黄建鹏对孙女很宠爱,走到哪里就带到那里,在街上走,经常能看到黄建鹏带着黄鹂在俱乐部玩。
黄鹂5岁那年,黄文忠和花丽萍家里起了战火,原因是因为孩子。那时候,黄文忠已经是机电队的队长了。
黄文忠虽然当了队长,在单位里说一不二,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很传统的人。黄文忠是家里的独子,他给花丽萍说想让再生个孩子。花丽萍不同意,那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很紧了。花丽萍说,如果生第二胎,她的工作肯定保不住,连黄文忠也要受牵连,甚至会免职和撤职。花丽萍舍不得拥有的工作。
黄文忠很苦闷,于是就经常找我喝酒。那时候,我在矿办公室当秘书,给领导写报告。
再后来,就传出了黄文忠和花丽萍婚变的事。说花丽萍和新来的矿长刘全旺好上了,传得很邪乎。
作为矿办公室的秘书,我亲眼看到过花丽萍来找刘全旺,但当时我从没有多想。
再后来,就传出了黄文忠离婚的消息。
黄文忠离婚后,郁郁寡欢。下班后,总是到我家里坐坐。有一次,他喝多了酒,动情地说,当初父亲的决定还是对的,悔不该当初不听父亲的话,否则何至于到今天这地步。
我妻子也劝他,有机会再找一个,天涯何处没芳草,并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红娘。
黄文忠也真的见过几个,其中包括矿工会会唱歌的刘若英,刘若英当时年龄差不多有30岁了,没结婚还是个姑娘,据说以前曾受过伤害,我们都认为黄文忠和刘若英挺般配的,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没能走到一块。
再后来,因为干了多年得不到提拔,一气之下,我调到了矿务局医院。
从此后,和黄文忠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两年后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写材料,通讯员小田过来说有人找我。
我抬起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你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竟然是花丽萍。
花丽萍比以前更漂亮了,更丰满了,也更白了。她站在我面前,有点扭捏,好像挺不好意思的。

我忙不迭地伸出手去握手,“怎么是你?”
花丽萍说,孩子病了,文忠下井了,麻烦你带我找儿科高主任看看。儿科高主任是我老乡,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我就带着她去找高主任。下得楼,在病房拐角处,我看到花丽萍的妈抱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在候诊椅上坐着,看到我过来,连忙站起来。花丽萍向她妈介绍我,这是伟峰,文忠的同学,局医院的办公室主任。
我看到那孩子,我一下子愣住了,那孩子胖嘟嘟的模样,那眉眼,简直就是和黄文忠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我忽然有点明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明非 + 10 + 10 很给力!
水晶苑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幼斌

李幼斌不是电视剧《亮剑》里演李云龙的演员李幼斌,这里说的李幼斌是李庄子矿三零三队李福安的小儿子。
我一九八五年刚来矿时就分在三零三队,那时候,李幼斌大概上小学五年级,冬天穿一个蓝色廉价的羽绒服,流着两桶浓鼻涕,两只袖子整天都是明晃晃的,不知是鼻涕还是饭垢,估计用来划火柴肯定没问题。
李幼斌的父亲李福安和我父亲是一块参加工作的,记得刚来时,我父亲还托李福安关照过我。李福安是三零三队的材料员,在煤矿区队,办事员、材料员虽然不是队干部,但因为掌握着一定的权利,有时候比一个副队长、副区长说话都管事,这也是父亲托李福安关照我的原因之一。材料员,顾名思义,就是管材料的人,像三零三队井下用的水泥、河沙、坑木啥的属于他管,还有家里能用得着得铁锨、尖镐、水管子,包括电线、灯泡、日光灯啥的也归他管,因此,他走在街上就很牛气,矿上有很多人,见了他都抢先给他打招呼,李师傅吃了没?吃了吃了,你呢,吃了没?李福安知道,这些人给他打招呼,不是说他有多能耐,而是想着他库房里的一些东西。在队里,职工领材料,李福安是能省则省,能抠则抠,而在外面,他则很大方,只要他库房里有的东西,从来不小气,而前提是,你必须是他认为有用处的人,像学校里的老师呀,食堂里的管理员,机修厂的车工、钳工以及水电队收水费、电费的等等。
这不,说用上就用上了,李福安的小儿子李幼斌要当兵了,想当兵必须要有高中毕业证,李幼斌从小就学习不努力,勉强上到初中就再也不上了,李福安好说歹说都不行。孩子学习不好,也总得找个吃饭的门路呀,李福安就想到了当兵。过去讲究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现在想当兵的挤破头。当兵首先要求高中毕业,但儿子只有初中毕业证,李福安想不通,当个大头兵又不是让去造原子弹,要高中毕业有屁用,但想不通归想不通,想当兵就必须想方设法去弄一个高中毕业证,于是他就想到了矿中学高中部的杭天奇。杭天奇是高中部的教导主任,这个事应该不难,于是,在一个晚上,李福安就提了两桶三棵树漆来到杭天奇家。杭天奇在市区新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刚好用得着,三天后,杭天奇就给李幼斌办了一张高中毕业证。
拿到毕业证的一天夜里,李福安又来到矿武装部张部长家,张部长是当地人,来之前李福安已经打听过,知道张部长老家正在盖房子,李福安通过关系在矿上搞了十吨水泥,还有两车河沙。李福安和张部长也算熟人,因此不用拐弯抹角,说听说家里盖房,我去找了几吨水泥和辆车河沙。张部长也是聪明人,响鼓不用重锤敲,就开门见山地说,老兄有啥只管直言。李福安就说了儿子想当兵的事,张部长沉思了一会儿,要说这事搁往年不算个事,只是今年有点困难。李福安见张部长回答的有些迟疑,就说,就是因为有困难才来找你兄弟,你老兄没啥本事,家里盖房,水暖管件、电线电料老兄全包了,以后,只要我库房有的材料,用啥只管说。
就这样,凭借手中这一点小小的权利,李福安把儿子送到了部队。
我又一次见到李幼斌是他当兵第二年回来,他来队里找他父亲有事,在走廊上遇到他。他穿着绿军装,戴着大檐帽,我给他打招呼,他态度很冷谈,撇着河南普通话,有点带理不理的。我心里暗暗骂道,什么玩意,才出去当了几年兵,就拽得不得了。又过了几天,听队里值班的老刘说,李福安请媒人给李幼斌介绍对象,是矿上一采队劳建中家的丫头劳燕玲,有天傍晚,我从八仙醉喝酒回来,在俱乐部门口迎面碰到李幼斌,这小子穿着军服,敞着怀,嘴上叼着烟,他左手揽着一个女的,那女子个子高挑,白白净净。我心想,这大概就是劳建中家的那丫头了,也算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了。
第三年元旦的时候,李幼斌复员了。李福安又是急匆匆地给他跑安置,市里、矿务局、矿上来回地跑,我在街上见了几次,李福安都是慌得像个孝子。过了年,李幼斌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被分配在李庄子矿运输区,运输区虽然也是井下单位,但是属于井下辅助,李福安很是满足。
可是上班第一天,李幼斌就给李福安闯了个一个不大不小的祸,不知因为啥,在井下竟然把班长孙殿新给打了,孙殿新的鼻子流了血,找到区里让处理,区长李大明一看这还了得,坚持要把李幼斌交到矿上,说运输区不要这样目无法纪的人。李福安求爷爷告奶奶,找到武装部张部长给李大明过话,李大明和张部长都是当地人,见张部长亲自来说,也不好拒绝,就让李福安去做孙殿新的工作。当天夜里,李福安又带着李幼斌买来礼品来到孙殿新家,好话说了千千万,孙殿新却不过,最后答应不再追究。
经过了这件事,李幼斌的名声算坏了,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三人成虎,最后传到李幼斌的对象劳建中家,劳家一看未来的门婿竟然是这样一个人,就想退婚。李幼斌坚决不干,一天夜里,李幼斌怀里揣把菜刀跑到劳家,说如果退婚,让劳家先把棺材准备好。劳建中的儿子劳动好也是个火爆脾气,见未来的妹夫竟敢怀揣菜刀来他家,也不甘示弱,掂了把杀猪刀就窜了出来,对着和他骂,眼看着一场火拼就要开始,劳建中打了110报警电话,矿区派出所民警赶到,将李幼斌和劳动好带到矿区派出所。
李幼斌这一闹,矿上的人认为,这一会,李幼斌婚铁定是退定了!可没过几天,在矿区街头,又看到了劳家那女子又和李幼斌走在了一起,一个大摇大摆,一个亦步亦趋。人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之贱则无敌,女人如果铁了心,就是她爹是皇帝都没一点办法。
我倒觉得,李幼斌那样做也没错,甚至难能可贵,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和大舅哥干一仗又如何?
一九九五年的劳动节,是个星期五,我下夜班后去队里开会,走到机电楼后面张明堂的狗肉店附近,突然从一条小巷子里传来一阵喜庆的唢呐声,我停了下来,看到一群人簇拥着李幼斌,往一辆扎的五颜六色婚车走去,李幼斌西装革履,头发弄得像狗舔过一样,胸前戴着小红花,原来是李幼斌结婚了。
到了队里,队长说今天咱们队老李家儿子结婚,群众会取消,中午在老李在八仙醉待客,上夜班的兄弟可以多喝点。
婚后的李幼斌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许多,该上班上班,该休息休息,也很少喝酒闹事。又一年中秋节的时候,劳燕玲生了个女孩,李幼斌喜不自禁,不上班的时候,常看到他和妻子劳燕玲带着女儿在俱乐部玩,一家人甜甜蜜蜜,很是让人羡慕。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幼斌和劳燕玲的日子过得水波不兴。时间很快就到了一九九八年,李庄子矿和全国大部分煤矿一样说不行就不行了,煤卖不出去,工人们的工资开不下来。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李庄子矿出台了一项规定,夫妻双方在矿上的必须有一人下岗。李幼斌就下了岗。却想不到,李幼斌的二姐夫突然翻了身,李幼斌的二姐夫原来在矿务局的机电总厂,因为前几年效益不好,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后和他人合伙开了个小煤窑,大矿不行了,小煤矿却越来越红火,听说小舅子下了岗,就让他来矿上帮他管理,用李幼斌的二姐夫的话,用谁不是用,用自己的小舅子至少和自己一条心,更何况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一说呢。干了一年多,李幼斌的腰包也渐渐跟着鼓了起来,买了一辆二手的普桑,也很是风光。
眼看到了年关,腊八那天中午,李幼斌和二姐夫几个外出喝了一顿酒,回到矿上,李幼斌说下井看看那帮孙子有没有偷懒。姐夫说,算了吧,李幼斌说,我偏偏要去看看,说不定能逮着俩懒虫,今晚的酒钱就有了!
却不想这一下去,就遇到了祸事。李幼斌刚下去不久,头顶突然来压,小煤窑的支护本来就是糊弄人的,有个毛手毛脚的工人一见来压,慌忙往外面跑,结果把支护的木头撞到了一根,突然又一阵压力来到,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大顶顿时塌了下来,李幼斌和在掌子面干活的五个工人全部压在了下面。
以上这些都是我回矿上的时候,听我父亲和矿上人断断续续说的。
那两年,矿上形势不好,连续十几个月发不下工资,矿上各个单位包括机关科室都分了下岗指标,那一段时间,我一个亲戚在老家办了一个厂,让我去帮忙,我就主动提出下了岗。2003年,矿上形势好了以后我回去上班,机关是进不去了,刚好矿务局医院办公室需要人,听说我能写材料,就把我要了去。
星期天,我回矿上看望父母,在街上偶尔还会看到劳燕玲。李幼斌死了后,劳燕玲好似憔悴了许多。
00八年中秋节,我回矿上过节,听母亲和邻居的赵婶说,劳燕玲和矿上一个小她十多岁的二流子田包子相好了。春节又回矿上的时候,母亲说,劳燕玲和田包子结了婚,结婚不久,就又生了一个胖小子,上个月孩子满月的时候,田包子在矿上的野味食府里摆了十几桌,热热闹闹庆贺了一番。对于劳燕玲和田包子能走到一起,矿上人对此总是若有所思,说,人这一辈子呀,真是蹊跷诡异,谁也不知道这一辈子会咋变。
我叹息一声,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冬天穿蓝色廉价羽绒服,流着两桶浓鼻涕的李幼斌。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张平阳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起
李小起是李庄子矿李周子的儿子。
李周子1972年参加工作,先是在一掘队当掘进工,后来在井下一次事故中被砸伤了脚,才调到矿机电小库当了管理员。李周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高奇毕业于省煤干院,毕业后分配在矿务局生产处。李小起是老二,上的是矿务局的煤炭技工学校。
李小起从小就喜爱文学,本来以他的成绩上个专科学校应该不成问题,却不想在高二的时候喜欢上了邻村的一个女生。李小起是个很痴情的男儿,这一爱,就爱的死去活来,结果成绩一落千丈,高考成绩可想而知。当时,李小起的父亲已经把李小起和他母亲户口办了农转非转到了矿上。高考落榜后不久,遇到矿务局技校招生,父亲就给李小起报了名。这一考,竟然考上了。李小起分在了采煤工艺班。三年期满后被分到了李庄子矿综采队。
在分到李庄子矿综采队上班之前,李小起还不知道矿务局有张矿工报。那天开过进班会,李小起无意中看到前面的椅子上有张报纸,一看是矿务局办的矿工报。上面刊登的都是反映各基层单位的信息和文章。李小起看过后心想,这样的文章我也能写。于是,在一个深夜,他爬在宿舍昏黄的灯光下写起了文章,他的第一篇文章是以他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写的,名字就叫《我的初恋》。写好后,用方格稿纸誊写干净,然后照着报纸上的地址,寄给了报社,没想到半个月后,文章竟然真的在报纸上发了出来,虽然被编辑改的面目全非,但李小起还是非常高兴。接着,他又先后写了《家乡的那条小河》、《新鞋子》、《串亲戚》、《拉煤》等文章,也相继先后见报。后来队长发现了他的才能,就让他给队里写宣传稿子。
李小起的第一篇宣传稿写的是综采队一个班长如何从一个后进变为先进的故事,标题是《“老面”的故事》。开头是这样写的:“李庄子矿综采队三班班长李希有个外号叫‘老面’。说起这个外号,还有个来历,说以前的三班,不论是每月的产量,还是工资,不论干什么,在全队三个班排名都是‘老三’, 于是大家就给三班长李希起了个外号‘老面户’”。文章写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在矿工报发表后,在矿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都争相打听,作者李小起是谁?
因为会写文章,宣传部一度想把李小起调到宣传部,专门从事新闻宣传,但他舍不得生产一线的工资待遇,所以也就一拖再拖。等过了几年,当他想往宣传部调的时候,人家不让去了,说是人员指数已满。后来,李小起还是托人调到了机关,不过不是搞宣传,而是去了安全监察科。安全监察科也在机关大院,但却拿的是井下工资,李小起心里也很满足。
到安全监察科后,李小起还写宣传稿子,因为他总是能抓住新闻点,所以他写的稿子不仅经常能在矿工报上出现,时不时还会在中国煤炭报上“露脸”。当时矿上能在煤炭报这种国家级大报上发稿的不多,一年也就一两篇,但李小起半年不到就在煤炭报上发了五篇,让宣传部一帮专职搞宣传报道的是又嫉妒又羡慕。
因为写的报道经常在报纸上、电视上“露脸”,李小起也引起了矿党委书记鲁子奇的关注,鲁书记还专门让宣传部的杨部长找过李小起,问他愿不愿意到宣传部去搞宣传?言外之意,他如果愿意去的话,准备给他提一级,让他到宣传部当副部长。李小起一听自然是心花怒放,连连答应,并表示一定好好干,不给领导丢脸。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小起要到宣传部当副部长的事很快在机关中传开了。那天,李小起去矿行政办送一份材料,行政办的同志拍着他的肩膀说让他请客,李小起知道是怎么回事,故意说,别开玩笑了,我请什么客?大家也都不挑明,说李部长到时候别忘兄弟们就行。那一段时间,李小起干啥都是兴冲冲的,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但世上事并非都尽如人意。
快年底的时候,矿上发生了一起事故,两职工因为在井下违章作业造成冒顶,导致一人死亡的恶性案件。作为矿安全监察科的文书,李小起对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都十分清楚,为了严防事故发生,矿上对这起事故处理的十分严厉,上至矿领导,下到区队长、班组长和责任人等二十余人受到处理。一人出事故,牵涉20多人受到处理,这不是个从严务实抓安全的好题材吗。于是,当天夜里,一篇《一人出事故,多人受处罚》的稿子一气哈成,写好后,李小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错误以后,从网上电子信箱直接发给煤炭报的编辑。
稿子发到报社,因为角度新,题材好,很快就见诸报端,报社编辑还专门加了编者按,对李庄子矿这种抓安全敢于动真格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褒扬。
却不想就是这篇稿子竟断送了李小起的半世前程。
稿子在煤炭报刊出后,在矿务局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将近年关,为了保持矿区稳定,李庄子矿这起事故矿务局没有上报省里。那天,省局领导看到煤炭报上的消息,一个电话打给矿务局局长,劈头盖脸好一顿数落。
局长受了批评,矿长自然不会好过,局长一个电话打到李庄子矿,把矿长马富国提溜过来,好一顿臭骂。
马富国回到矿上,又原封不动的把宣传部杨部长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通,并说要追查责任,严厉处分当事人。
事已至此,李小起的日子自然不好过。虽然最后没有给予纪律和行政处分,但去宣传部当副部长的事算泡汤了。
李小起从此一蹶不振,不再写新闻了。
以后,矿上每次说起提拔李小起的事,就有人说,李小起这人是有才,但就是政治上太不成熟。
也许就是因受此打击,李小起也算是看破红尘了。后来,竟改行写起了小说,并且弄的还挺不错。前不久,听说李小起还获得了全国煤炭系统的一个中篇小说奖。

           
王小起

李庄子矿不仅有个李小起,还有个王小起。
王小起是豫西卢氏县人,家中兄弟姊妹五个,王小起是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王小起高中毕业,是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他的哥哥和姐姐都是初中没上完就缀学了,弟弟小时候上树摘柿子,摔断了腿,走路稍微有点跛,所以全家把希望都寄托在王小起身上。但令人遗憾的是王小起在高考那几天突然发起高烧,直烧得昏天地黑,等高烧退了,高考已经结束。王小起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出来后,做出一项决定,去煤矿干工,那时候,恰巧李庄子煤矿在卢氏招工,王小起不顾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继续复读明年再考的劝说,就毅然和同村的十几个青年一道来到了李庄子矿。
那一年,是1981年,王小起22岁。
王小起在经过一个月的入井前培训后,就开始了他的矿工生涯。王小起被分配在新组建成立的综采一队。来到八百米深的井下,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王小起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神奇。
因为有文化,半年后,王小起和他的三十名同事被挑选到山西一家煤矿学习综采。那时候,综合机械化采煤在煤矿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全国仅有山西等两三个矿务局上有综采。
他的那些同事也都是有一定煤矿工作经历和经验的采煤和机电熟练工,只有他是一个刚入煤矿门的新工人蛋子。
作为一个新工人,要想学到真东西,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王小起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在山西,他认真地学,认真地记,不懂的地方就询问矿上的带教老师,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好学的青年。
在山西煤矿学习一个月后,王小起他们回到了李庄子矿,开始着手安装矿上的第一个综采工作面,配合他们工作的还有山西煤矿综采队的二十名技术老师。
技术老师从工作面第一架支架的安装、溜子和液压泵站的安装、调试给予了详细的指导,直到工作面安装试运行一个月后,技术老师们才回到原单位。
王小起开始了他的综采工作。
但促使王小起下决心学技术还是一年后。那是1983年6月的一天,当时,王小起干电工已经整一年了,那天,生产班的电工因家里有事临时休班了,队里就派他去到生产班顶岗值班,班中工作面的采煤机突然出现故障不会牵引,他到现场三、四个小时都没有查出原因,最后没办法,给队里打电话,让队里重新下人处理。他的师傅肖仁重下到井下,不到半小时就排除了故障,这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从此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技术,工作中,他虚心向师傅请教,并把综采电器开关的线路图放在身上,随用随看,工作之余,他还从当时并不高的工资里,掏钱买来《矿山电工》、《综采电钳工》等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就这样,没有多久,他很快就成了队里的业务技术骨干。1984 年6 月,只有三年工龄的王小起被任命为综采队电工班副班长。
改变王小起命运的是那年冬天。十一月的一天下午,王小起和同事小谢、小刘两个人去矿区北面的公园里散步,突然听到人工湖那边传来呼救声,王小起他们顾不得多想就飞奔而去,见湖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冰湖里挣扎,旁边一个同样大的小孩边呼叫边用一根树枝去就湖里的小孩。王小起赶到跟前,顾不得多想,扔掉棉袄就跳进了冰冷的湖中,后在小谢、小刘的帮助下,把孩子救了上来。当孩子的父母赶到时,孩子已被送到医院,看到冻得浑身直打哆嗦的王小起,孩子的父母十分感动。孩子的父亲叫来医院的院长,指示让王小起住进了医院的干部病房,并要求好好照顾。后来,王小起才知道他救得孩子是矿党委副书记林忠林的独生儿子林超,原来,那天,林超和几个同学到湖上滑冰玩,突然遇到冰面破裂,落进了水中。
第二天,矿宣传部的干事拿着摄像机来到医院采访王小起,让他谈谈当时救人的感想。王小起说得很朴实,在那种情况下,啥也没想,只想到赶紧把孩子救上来。最后,王小起还说,看到孩子在冰冷的湖里挣扎,换了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随后,矿工报和矿务局电视台相继播出了《好青工冰湖中救儿童》的新闻。
年底,王小起被推荐为矿务局先进工作者,后又被推荐为省煤炭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第二年底,矿上从农村劳务工中选招全民合同制工人,王小起被破格选招。
听说王小起能选招上,是林书记一手拍板决定的。因为名额有限,林书记在会上说,这样的优秀青年不选招,我们要选招啥样的?那时,林副书记已成了林书记。当然,这些已是题外话了。
1988年7月,王小起被提拔为李庄子矿综机车间副主任,一年后,“副”字去掉成了主任。
成了主任的王小起和领导接触的机会多了,有时候,回老家的时候,王小起也会从矿上借个车风光风光。返矿的时候,王小起也从不空手,卢氏产木耳、核桃,王小起也总会带上一些,送到林书记家里,说让尝尝鲜。
王小起很会做人,每次司机跟他回老家,他也总是给司机也弄一点。
王小起去林书记家时,有时候,林书记在,有时候不在,王小起总是显得彬彬有礼,阿姨长阿姨短的叫的亲热。
林书记的老婆说,小起这孩子不错。在看报纸或者电视的林书记也随口附和,嗯,是不错。
王小起在李庄子矿也成了人物了。
又一年,小起又调回综采队当了队长,虽说是平调,但相当于背心改胸罩,位置更重要。那时的综采队已成了矿务局的一面旗帜,李庄子矿的主力区队,全国煤炭系统的先进集体,还获得过全省的“五一”劳动奖状。
王小起后来通过关系把他的大哥的儿子王勤和二哥的儿子王奋也弄到矿上当了劳务工,而后又转了正。
又过了几年,林忠林书记调到矿务局,提拔为副局长。王小起去林副局长家里跑的更勤了。当然,每次自然不会空手。
2003年,43岁的王小起被提拔为李庄子矿副矿长,成为矿山农村劳务工的一面旗帜。
如果不是后来的事情,王小起这面旗帜可能会一直飘扬下去。那是2004年11月,矿上对现有的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整个系统造价600万元,一个厂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中标,给主管机电设备的王小起送了50万元。
农村出来的王小起最终没能抵挡住50万的诱惑,也留下了祸根。一年后,事情暴露,最后幸亏林副局长一力担保,王小起又退赔积极免于起诉,但副矿长却保不住了。
后来听说,免职后的王小起经人介绍去了新疆一家煤矿。省内另一家矿务局近几年对外扩张的厉害,在新疆、山西、青海、贵州、内蒙等建有多家门口,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
有好几年没见王小起了,也不知王小起在他乡过得好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张平阳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0: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fym1968 于 2014-7-24 10:23 编辑

黄月芬

黄月芬是李庄子煤矿张大栓的老婆。张大栓在三采队杂工班干修护工,为人老诚实在,不论是队长,还是职工,让他干啥就干啥,从不会反一句嘴,因此,在三采队,大伙儿给他的评价就两个字:老实。
在李庄子矿,有句俗话,龙配龙,凤配风,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张大栓和黄月芬的婚姻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般配”。
黄月芬是1991年从豫东新蔡农转非来矿的。农村出来的媳妇闲不住,到了矿上,看到楼前房后一片片的空地,黄月芬就想,这要是都种上蔬菜多好啊。于是,矿区赶集的日子,她就去买了一些西红柿苗、茄子苗,把楼前的一块空地深翻了一次,栽上了西红柿苗和茄子苗。刚栽上的菜苗比较娇贵,怕晒,每天都需要浇水,黄月芬天天吃过晚饭后就挑两个塑料桶去地窨子里挑水,地窨子里的水都是从各家各户卫生间排出来的废水,包括粪便,上到地里很是壮实,但很臭,黄月芬有的是气力,也不怕臭。没几天,黄月芬的菜地里的西红柿苗、茄子苗就长得黑油油的,很是喜欢人。于是,楼上住的一些媳妇们也闲不住了,她们也从家里拿出铁锨,有的自己去开地,有的督促丈夫去开地,没多久,楼前屋后的空地上都栽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于是,矿上的农转非楼前就有了生机。夏秋季节种的是四季豆、丝瓜、黄瓜、西红柿、茄子,冬天种的是大萝卜、大白菜、菠菜、蒜苗、香菜,春天种的有小葱、春萝卜、油菜等,让来来往往生活在矿区的双职工们很是羡慕,这些农转非的婆姨们干得更欢实了。
又一年夏天到了,农转非楼的婆姨们看到矿区附近的农村一片热火朝天,心里都是痒痒的。刘丽英、白秋香几个就约黄月芬出去拾麦子,黄月芬同意了。第二天一大早,她们五个人就每人找了一顶草帽、一个蛇皮袋子、一个塑料网条编成的提篮,里面放了几根黄瓜、几个西红柿、两个馒头就出发了。黄瓜、西红柿、馒头是她们的午餐。
她们从矿区后面的沟壕里穿过,再往里去是一片坟地。坟地里埋的都是一些在矿上出了事故或者终老在矿的老工人,因为老家没人,都埋在了这里。
黄月芬每次经过这里,心里都是揪成一疙瘩。黄月芬就想,一家都在矿上,将来自己老了会不会也要客死他乡,埋在这里。
黄月芬往这一片乱坟岗看了一眼,见一个长满荒草的坟堆上又添了几掀新土,黄月芬知道,这是谁家的儿女给父亲上坟了,黄月芬就忍不住多瞅了几眼,心里竟莫名其名地起了一阵惊悸,凉嗖嗖的。黄月芬走快几步撵上刘丽英、白秋香几个,快步向前走出。
再往前走,就开始爬坡了,上去坡,就是南大岭,南大岭上面有杨大池、张大池等好五六个村子。地里的麦子大部分都已经收割过,只有极个别的地块没有收割,她们知道,这些没收割的都是家中缺少劳力的。于是,她们就拣收割过的麦地去拾。她们有自己的原则,没收割过的是别人没采摘的果实,不能动。只有收割过的地块才是她们这些人能去的。
黄月芬刚来矿上那一年,就听说,矿上有些职工家属去拾麦子拾秋,不是去拾,而是去偷。其中矿上有个家属,有一年去拾麦子,因为收割过的麦田里麦子少,她就一个人钻进了还没收割的麦子,疯狂地抢掠起来,时候不大,就弄了满满一蛇皮袋子。第二天,她也不厮跟别的同伴,就一个人出去拾麦子,当她看到四下无人时,就故技重施,结果被村里人抓住。麦田的主人是个老鳏夫,见到一个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妇女偷他的麦子,哪里肯放过,就一下把她扑在地上,发泄了一番兽欲。因为自己确实偷人家的麦子了,这个妇女白白吃了个哑巴亏,回去也不敢跟丈夫说。从此后,只是再也不去拾麦子了。
地里的麦子不算多,也不算少,刚捡起这一穗就又看到一穗,看到袋子里的麦穗越来越多,黄月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中午吃午饭的时候,她们找了一棵树,坐在树下吃她们带的黄瓜、西红柿和馒头,由于正中午太阳太毒,她们就把自己上午捡的麦子搓干净。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她们才又开始起身捡麦子。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黄月芬她们就每人拾了大半袋子麦子,怕有三四十斤。
回到矿上的家里,黄月芬就觉得有点不舒服,头昏沉沉的,想睡,张大栓摸摸妻子的额头,有点烫。张大栓以为是中暑了,就给她找了两支藿香正气水让喝下去。喝下去半个多小时,黄月芬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出现晕厥现象,昏了过去。张大栓吓坏了,叫来邻居帮忙把黄月芬送到矿医院,值班的医生王力给黄月芬量了体温,翻开黄月芬的眼皮看了看,说是中暑了,没事,输几天液体就好。
然而,一连输了7天液体,黄月芬的症状还是没有见轻,黄月芬头脑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有时候还说胡话。晚上,白秋香过来看黄月芬时,对张大栓说,莫不是中邪了,遇到啥邪气的东西了,并说了她们去拾麦子那天在后沟从坟地边过的事情。
吃过晚饭,值班的医生护士都在值班室空调下乘凉,白秋香把矿上会跳大神的王朝带了进来。王朝进门,先朝医生值班室方向瞅了一眼,张大栓说,他们正在乘凉,一时半会儿不会过来,你放心。
王朝从带的手提袋里掏出一个香炉,然后点燃三炷香,随后又从里面拿出几张黄表纸点燃,让张大栓拿来一个盛满水的碗,随后从兜里掏出三支木筷子,一边扶着筷子在碗中站立,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他所念叨的都是一些死人的名字,当念到一个名字时,筷子在碗里站住了。病房里弥漫着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咳一声。王朝停了一会儿,说是一个姓贺的人来讨债,缠住了了黄月芬。
姓贺的,贺战德?张大栓叫了起来。
王朝点点头,你认识?
张大栓一脸惊悸地点点头。颤声说到,他是我的工友,我们一个班,他1989年在井下修护作业时,被弹起的钢丝绳打中脑袋,出的事故,死后没有运回老家,就埋在后沟的乱坟岗。
就是他来找你讨债,王朝说,你想想你欠过他啥东西没?
张大栓头摇得像拨浪鼓。
王朝说,那你就晚上凌晨十二点,在通往后沟的十字路口,用白灰圈一个圈,烧几张纸,他以后就不会缠黄月芬了。
张大栓照办。
第二天,张大栓又从贺战德的老乡那里问清了贺战德儿子的地址,然后照着地址给贺战德的儿子寄去了500元钱。500元钱,是他1989年初老家有事借的钱。
下午黄月芬病愈出院。
张大栓问她,她啥也不知道。


通联:青海省*天峻县*义海*能源*公司办公室
邮编:817200
        邮箱: wxfym1968@126.com
作者简介:王*晓*峰,中国煤矿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在《星火》、《阳光》、《当代小说》、《燕赵文学》、《百花园》、《短篇小说》、《东京文学》、《中外文艺》、《羊城晚报》等发表,并有作品被转载,2012年起致力于矿区笔记系列,计划百篇,目前有过半见诸报刊。现供职于河南能源集团青海义海公司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张平阳 + 10 + 10 赞一个!
水晶苑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在版块不显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4 1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25

391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6850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7-24 21: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篇,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5 0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晶苑 发表于 2014-7-24 21:58
欣赏美篇,问好朋友。

谢谢美女版主评分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6 0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气好像不是太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青海
精华
1

1

主题

34

帖子

5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6

IP属地:青海省西宁市

 楼主| 发表于 青海省西宁市 2014-7-27 18: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回帖都需要审核有点不方便,这也许是导致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