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贫富悬殊,别拿人均资源说事!
据近日《时代周报》报道:中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在日前召开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中国财富的“集中度”正在受到政协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而中国国内的一份报告,则清晰地表明了社会财富集中在什么人手上:截至2006年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含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资本。虽然我不知道上述数据的准确性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现在的贫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并且在不断加剧。在一个贫富悬殊的国家里,即使人均GDP再高,也只是一个虚假的繁荣,这样的人均不过是掩盖了大多数人的贫苦。打个比方,一家公司共有1000个人,其中10位高管人均年薪100万元,其余990位职员的人均年薪只有1万元,那么,你谈论这家公司的人均年薪还有多大意义? 人均资源少,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理由。然而,即使中国的人均资源再少,中国富豪的人均资源肯定比美国的人均资源还多得多!即使中国的人均资源再多,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中国穷人也没有多少机会分享这些资源。据2009年4月10日中新网报道: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一贫困人口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两倍。对于这些穷人来说,人均资源与他们何干? 现行计生政策规定,超生夫妇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计生委对此的解释是:“法律规定超生者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不是罚款,而是超生者对社会进行的经济补偿。因为,多出生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对此我想问:难道现在中国的社会公共资源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的吗?事实上,越有钱和越有权的人,占用的社会资源越多。一个有钱人占用的社会资源,可能比100个穷人占用的社会资源更多。而且,无论别人生多少个孩子,都是孩子的父母抚养的,即使“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也都是孩子的父母花钱买的,而不是社会无偿提供的。 或许有人会说:“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即使你花钱买,也还是占用了社会资源,你购买的社会资源越多,别人的资源就会越少。”对此,我的回答是:中国每年出口大量的资源和产品到国外,外国人也是花钱买的;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这些外国旅游者在中国吃、喝、住、行,要消耗中国大量的资源。为什么外国人购买中国的社会资源,你没有意见;而中国人购买本国的社会资源,你就有意见?难道真的是应了慈禧太后这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在一个贫富极为悬殊的国家里,极少数富人拥有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绝大多数人的人均资源和财富都比不上这个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计划生育所说的“减少人口可以提高人均资源”,还有多大意义?只有缩小贫富差距,谈论人均才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