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52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通讯员 艾德雄
《荆山歌谣》在保康影剧院及景区连续试演9场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在享受这场文化盛宴的同时,不禁寻思,《荆山歌谣》到底给保康留下了什么?
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基于此,保康县委、县政府把《荆山歌谣》作为打造属于地方自主文化品牌、开创扩大旅游营销、强化产业整合的崭新尝试。
挖掘先楚文化的载体
“楚文化是保康独特地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保康县委、县政府提出立足保康县情,擦亮文化品牌。《荆山歌谣》剧目中《传说》、《老背少》、《和陶音》等富有早期楚文化内涵,凸显浓郁地方特色,再现楚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当代保康人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对挖掘先楚文化,叫响保康楚源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时,《荆山歌谣》的编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保康先后有6项民间传统文化被国家、省、市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演出的10个剧目,有8个剧目是以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暗传》、《沮水巫音》等为基础改编后搬上舞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前几年,看到这么多古人留下来的好东西濒临失传,我感到很痛心。”保康县文化馆长罗琼说,“现在,通过剧目编排搬上舞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抢救性挖掘、保护和传承,让广大群众有机会去了解她,进而喜欢她。”
打造旅游文化的名片
“《荆山歌谣》就是为保康旅游量身定做的。把文化植入旅游,为保康的旅游造势,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县文体局局长李朝晖说,“文化活动如何才能实现大繁荣、大发展?唯一的出路是把各单位、广大群众撬动起来!”“本次参与演出的152名演员全部来自保康8个单位。“这将是一支扎根基层的‘生力军’,必将对保康的文化演艺事业起到示范、引领、指导、推广作用。”保康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介绍。
看到《荆山歌谣》演出对旅游的拉动效应后,该县五道峡景区负责人深有感触:“没想到本土的群众演员也能演出这么好的节目,我们将尽快组建自己的演艺团队,全方位提升景区旅游品位。”
无独有偶,九路寨、尧治河等风景区已把组建自己的演艺团队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接地气的节目,必将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荆山歌谣》10个剧目在各乡镇采风达半年之久,请民俗专家和当地群众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历时1年多,剧目选材全部来自保康本土民俗文化。“展现了农民劳作、普通生活场景,我就爱看这样的节目。”看了演出后,后坪镇老农杨白齐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