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稿照登】刘小麻:手写的苏白文字
文\刘小麻
这里的苏白,是甜腻的吴侬软绵,并不是谁都能述出道白的风流之意。
混迹在全中国多个文学论坛且在湖北省文协里已有名气的他,每当论坛墨客在线很多的时候,拥着此笔名的他总是骨瘦如柴的从一堆办公文稿中抽空用着起皮的嘴唇说出擦了润唇膏冒油似的话:走,吃饭喝酒去。于是门客三千,蜂拥而至。酒不醉人,人自醉,自有精妙的出处。
清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一有句:“予时与韵人禅衲徜徉六桥,观者如堵,俱叹西湖千载以来未有。当时苏白风流,意想不及,此人情喜新之谈。”不去谈论他已经写了多少文字多少文稿获过什么奖,只是听闻他每晚在文学上的勤勉、各类报刊上的投稿,还有十几万字的手写稿没在电脑上打出字,头疼于如何调节内人醋意雇佣红袖添香在侧帮忙打字的计划,精益求精于投稿的千字文三部曲:钢笔手稿、电脑二稿修改、三校标点润色等种种问题,有编辑朋友看其辛苦倾心出策,可以学陀思妥耶夫斯基,请个速记员,边踱步边说,一天少说也可以写个几万字,倒不必返璞归真,为了文字动了真心有了情意。可他不干啊,负手看天、临风而立的拧巴着,原来一直读不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理解是因为踱步而平添了口语,造就了口头文学。有着1米82的身高,如同影帝麦康纳的身材的脱了公文外套的他,也许真是吃着酒了,闲散的慵懒肆口却又实情的说放开写字一天能写几万字,驾驭文字的轻车熟路,让他每每敲起键盘时有着朗朗那惊起四座的钢琴手指,盎然兴致在文字中处处流露。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会如同演奏家视双手为生命般的,在睡前为双手做保养,带着蜡做的手套安然入睡。
长期的伏案写作造就了骨质疏松,促成了真人瓷娃娃般清透脆净的气质;为了创作灵感,总要吸食大量香烟,来些激情,倒是成了自身的天然体香,夏防蚊驱虫,夜防各类坏人,时不时上演一出上了年岁的英雄救美成为笔下的各类体裁;为了赶赴一系列的美食书稿,积攒出的高血脂成了绊脚,降低了日前的文字产量,从万字户封侯降到3千到5千。原是怕投稿给报社邮箱,编辑打开邮箱受不了众多同一署名的文稿,把本已力困筋乏的编辑逼出密集恐惧症的职业病。而现为了自己健康,学会使用停顿符号也是合理。只是他始终拧巴,明知道的道理,却还是丢不掉早些时候获得湖北省电力公司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第一名的散文《扳手、老虎钳子、绝缘胶布、起子》里的仙风道骨:“……我干完了活,收拾完工具离开……我骄傲。在烈日下,我挥汗如雨,在暴雨中,我酣畅淋漓。在狂风中,我卓尔不群。在冰雪里,我苍劲挺拔。……”
于是,稍事停顿后,拧巴着笔耕不辍的继续写着苏白文字。
刘小麻,湖北电力女作家,系十堰丹江口电力企业员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