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树摇风 于 2014-8-17 16:03 编辑
鸳鸯溪,白水洋(散文诗组章)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鸳鸯溪
文/迎客松
《进鸳鸯溪,你不羡神仙了》
天工运匠心,布地质奇景。
走进鸳鸯溪,随处可艳遇神来的一笔。
一棵旁逸斜出的未名树,似山神向你伸出一条手臂;
一溪一波三折的瀑布,犹如仙女斜依青山遥遥望过来;
一阵吸足氧气的激越虫吟鸟鸣,堆满十数公里溪谷,流水不舍昼夜,带走一波,又一波— —
凌云栈道,山腰的一根藤蔓,飞天的一条丝带;
爱侣天梯,金庸笔下神仙眷属出没的地方,携来千侣万侣曾游。
四季青山临摹入画,高山流水适意弄弦。
别有洞天栖息,猕猴桃煮酒,与神仙遥相对酌一杯。
走进鸳鸯溪,你不羡神仙了,你就是神仙。
《蝉蜕》
一只蝉蜕,钉在树枝上。风没有吹走它,雨也没有打落它。
岁月掏空了它的肉身,封存了它的翅膀,和嗓子。
它透明的躯壳,仍被树枝摇晃。
它空空的躯壳,仍灌满清越的声音。
它曾经让整个溪谷喧闹,它也让整个溪谷开始寂静。
它在你走过之后,留下了一座山的空,一条溪谷的幽深。
一只蝉蜕,树枝上一尊小小的佛,肉身已坐化。
《在鸳鸯溪》
人间稀有天堂,开始向鸟类租借。
七月,鸳鸯溪的鸳鸯不在,它们空出一溪好山好水。
它的音乐地带,夏蝉和虫子演绎欢情。
有城市男女结伴,临水照影,欲与鸳鸯齐飞。
也有类似我这样落单的过客,探幽,怡情,被草木羁绊。
鸳鸯溪,鸳鸯溪,我空余惆怅。
遍寻不到这逆季节知返的爱情鸟, 我试图想像一种场景——
当秋水渐瘦,渐清澈,现出溪谷石头。当大雁远出人字天空,远出长镜头的画面。
这些鸟在萧瑟的季节落在民间,又在春暖花开时结伴离去。
环佩叮当的溪流,漂浮着时光轻轻的羽毛。
《鸳鸯溪水帘洞》
别有洞天,福地洞天,请让我把这两个词安放在鸳鸯溪水帘洞口。
用魏碑体,或者篆体,深深刻进石头,让流水永远不能将其浸蚀。
尽管神仙眷侣驾鹤离去,鸳鸯鸟尚未呼朋引伴归来。
水帘洞外,一溪雾水独自垂挂,一缕紫烟轻笼山色。
我在此处打坐,吐纳,聆听。左边红尘,右边仙境。
光束和云影掠过洞口,水雾和山岚洗濯,一派清明。
《白水洋艳遇三四红叶》
此行未遇美人,在你之前。
苹果手机没能稳住我的怦然心动,轻微晃动的镜头摄下你的红颜。
一眼之缘,其他的花草,我已视而不见。
一叶足以障目,何况你这惊艳的三片,四片。
未知你姓氏名谁,缘何流落民间。
我认定你是这山间的狐仙。绽放芳华,纤尘不染。
我确信这是诗人的艳遇。
我的文字又一次被这绝世的花草羁绊。
《白水洋,水上广场》
水本无色,白水洋的水升华到有色的境界,以白闻名。
谁碰触了两岸青山的水嘴,源源流出的清泉,至此汇合。迅速摊开,摊平。
像在天工的石锅上烙一块大饼。
洁白的波浪,撒上葱花,纹印,造型。
天赐大餐,蕴育灵秀山水。打开沉寂,开门迎宾。
一嘟噜,一嘟噜,水面上漂着白银,任君打捞,勿需字条,凭证。
天下独绝的水上广场,兼容,蓄纳,濯洗肉身。
水战。漂流。冲浪。清凉着久居城市蒙尘的童心。
2014.07.28 泉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