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2747|回复: 5

二桃杀三士(转帖)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7

82

主题

1572

帖子

193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37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4-8-2 15: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高铁的市场换技术过程被称为“二桃杀三士”。当时的铁道部是中国剩余不多的能够垄断市场的部门,高铁当年市场换技术的核心就是垄断市场,只留一个出口谈判。

         当年德国、日本、加拿大都有高铁技术,而且报价都很高,他们知道中国没有核心技术,希望能宰多少宰多少。

         而中国这边一方面抛出世界最有诱惑力的超级大订单,一方面不紧不慢地谈判。用尽各种权谋机变,杀鸡儆猴先排除德国厂商;拖长战线,让股东给厂商决策者压力;利用垄断优势做自主研发替代,能替代多少替代多少,压低报价,去血去肉磨骨头。

          
                 西门子公司最初每列原型车价格3.5亿元人民币,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价格不谈,结果中国直接让西门子出局,阿尔斯通、川崎、庞巴迪中标。随即,资本市场做出反应,西门子股票狂跌,谈判团队被集体解雇。等西门子再次竞标时,原型车每列价格2.5亿元人民币,8000万欧元价格转让关键技术。

        无砟轨道板是高铁的重要技术之一,外方给了一些资料,不透露核心问题。铁路方面依靠整体优势,把铁道科学院、北方交大、西南交大等单位的专家都聚集起来,攻关数年拿下。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不高的代价拿到核心技术,并且迅速消化吸收掉。中国有辽阔的土地,高铁技术拿来在实践中不断升级进步。10年下来,从当初的小学生变身大学教授,不仅解决了中国的高铁问题,还能对外输出。堪称市场换技术的经典案例,市场给了一部分但是主流没有丢掉,技术拿到了完成消化吸收。

       技术拿到了,市场还没丢。这算不算市场换技术?在高铁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权谋机变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的核心是国家层面的总体意识,一个出口谈判,对方几家公司互相竞争,“二桃杀三士”最终成功。



       利益格局异化,地域各个击破——汽车工业的市场换技术

       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换技术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最初的愿望和高铁同样美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最终完成市场换技术的伟业。

       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在执行中完全走了样。因为中外合资,企业利润是分红的。对中方来说,引进后自主研发费时费力。拿来散件直接组装卖车立竿见影。中方的自主研发意愿就不足。

       而对外方来说,他们要的是中国市场,技术能不给就不给。当年政策的制定者显然考虑不足。结果就是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的首家企业北汽并没有按照计划开发出自主车型,甚至技术中心在合资10年后才建立。

       组装厂逃避关税,卖车中外分红,自主研发消化吸收无人过问——成为汽车工业合资的主要方式。

       分散的利益格局,让中国汽车产业丢了技术又丢了市场

       更糟的还在后面,因为汽车行业不像铁路那样拥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推动力,各个合资汽车厂与地方政府是有利益交集的。在哪里建厂,哪里就有税收有就业。实际上成了外资汽车厂垄断技术,各地政府去竞争给政策。谁要的技术越少,给的市场越多,就在谁那里投资建厂。

       这种模式和高铁截然相反,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各地都建立了合资汽车厂,但拿到技术的寥寥无几。

       而合资模式培养了中方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中方利益集团利益是一致的。当合资汽车遇到真正的自主企业来竞争,中方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反而保护是外资的利益。因为保护外资的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格局是当年提出市场换技术的人所始料不及的。

       这种格局下,大众的一个螺栓都要送到沃尔夫斯堡去认证,本田的核心技术根本就不对合资方中方人员开放。你还不敢去反抗,否则就不给你好车型,转而去另外一地的合资厂商(很多外资在中国都有不止一家合作厂商)。

       中国汽车企业被外资企业“二桃杀三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7

82

主题

1572

帖子

193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37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4-8-2 16: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是‘三士分二桃’,导致中国’能造飞机却造不来汽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65

289

主题

6018

帖子

736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362

IP属地: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山东省青岛市 2014-8-2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模仿,合资,但核心技术被别人掌握。
今宵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2

1295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2908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8-2 1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美国
精华
6

18

主题

923

帖子

135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54

IP属地:美国

发表于 美国 2014-8-6 22:2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e豌豆 于 2014-8-7 08:20 编辑

回复了一次,不知道去哪儿了,再发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美国
精华
6

18

主题

923

帖子

135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54

IP属地:美国

发表于 美国 2014-8-7 07: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营企业家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说,汽车嘛,无非就是两排沙发四个滚(轮)子,噗嗤!这样诠释汽车概念,试想如何造出好车?几年前演绎了蛇吞象的狗血剧,收购沃尔沃后出厂说明书特别注名瑞典出产,这说明了什么?企业与政府应该反思,靠模仿和山寨是没有出路的!
靠政府扶持的奇瑞也是毫无创新,无论在发动机制造和变速箱研发方面没有体现出中国汽车业应有的水平,靠低价策略在品牌如林的中国市场难以支撑。早期的奇瑞一直停留在山寨和模仿德国大众捷达车型,近年虽推出一系列车款,但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
中国的航空略显成就,但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目前所有国产客机只用于支线运营。中国飞机制造的路线与汽车完全不一样,有些细节不便说,你懂的。
无根的感觉是不愿扎根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