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贵宾
   
- 积分
- 493
IP属地:湖北省
|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方桐
十多年前,仙桃将国有企业纷纷改制成民企,有人说仙桃人“傻”,结果仙桃创造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仙桃现象”。25日,记者走进仙桃,看到类似的情景再次发生。众多民营企业让出“大老板”交椅,换取与行业“大佬”们的合作,又有人说仙桃人“傻”,结果民营企业脱胎换骨,民营老板荷包更鼓。
傻?让出“老板椅”也要去联姻
2012年1月,仙桃嘉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恒天集团联姻,共同组建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原仙桃嘉华老板邓连华占股不到42%,虽继任总经理,但上面多了个董事长“管”着。
仙桃嘉华专业从事纺布生产,此前经营状况一直良好,其中高端无纺布产品畅销市场。然而,在得知中国恒天集团有意壮大无纺布生产“块头”时,邓连华还是动心了,经仙桃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他与恒天集团代表坐在了谈判桌上。
“谈可以,前提是我们要控股!”恒天集团代表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这意味着邓连华要交出“老板”的座椅,企业不再由他说了算。“说实话,我当时也有迟疑,但我相信,跟着恒天这样的行业老大干,会更有前途!”邓连华说。
邓连华的决定在仙桃激起了不小的风波,很多人说他傻,好好的老板不做,跑去给别人“打工”。
类似的“傻事”,并非邓连华一人在干。坐落于仙桃的湖北弘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刚建成即遇上光伏行业的“黑暗期”,经过两年坚守,2013年初光伏行业快要重见天日时,该公司却“反常”地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走到了一起,不仅让出了51%的股权,连公司名字都改成了“湖北天能光合有限公司”。
仙桃市经信委副主任周保平介绍,近年来,仙桃市将把企业战略重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目前,已经有10多家本地知名民营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无一例外地让出了控股权,甘当“二老板”。
精:“重”现生机,钱包更鼓
恒天嘉华公司成立已经两年多,现状如何?7月25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公司成立后,年年都有新的生产线上马,还是不够用。”公司副总经理王卫东介绍,前年和去年,公司分别引进一条五模和三模生产线,目前,投资4亿多元的亚洲首条德国六模生产线正在加紧安装中,明年初可投产。届时,公司年产量将达到4万多吨,是重组前的2倍多,产量跻身全国三强行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6亿元,是2011年的近4倍。“重组带来的不仅仅是产量和收入的增长,更是整个公司的脱胎换骨。”邓连华表示,原来公司生产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如今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利润大幅提高,企业品牌和竞争力也得到提升,公司成为舒爽、花王、大王等国内外知名卫生和婴儿用品企业稳定供货商。此外,公司还采用了恒天集团的全套信息化管理流程,效率更高。
与恒天嘉华相比,天合光能更是一次重生。公司通过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大降低,电池片的产量由原来的80兆瓦增至420兆瓦,电池片售价提高了5%~8%。“正因为实现了重组,公司抓住了最好时机,实现了快速发展。”天合光能公司总经理钟伟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