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人,爸爸、妈妈、奶奶都身有残疾,蜗居在永胜村张麒小区一个只有大约13个平方的小房间里,靠低保生活。今年高考,18岁的黄暕没有辜负一家人的期望,以564分的好成绩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然而,这个好消息,却让一家人喜忧参半。
“蜗居”小房间,一天收入不到20元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黄暕位于张麒小区62号的一间房——这是他们租住了3年的“家”——只有大约13个平方, 两张床将房子占了大半,家里唯一像样的家电是一台冰箱,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桌子,两个小矮凳,走进房间,几乎找不到可以下脚的地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相信还有如此贫困的家庭,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毫不为过。 黄暕的爸爸和妈妈都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严重残疾,86岁的奶奶因为10年前的一次摔倒,没钱治疗,落下后遗症,双腿也无法直立行走。一家4口人,除了黄暕,“走路”都必须要靠凳子挪动。 行动不便,生活也没有着落。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除了低保,就只能靠着黄暕的爸爸黄伟业靠三轮车打零工挣点生活费。 每天早上4点,黄伟业早早起床,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到勘头批发市场,给商户拖蔬菜。“因为双腿无法行走,不能帮商户拧上拧下,他们都不愿意请我帮忙”,黄伟业说,我只能降低价格,跑更远的路来赢得客户,但即使这样一天忙6、7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挣20块钱。 这样能满足一家人的开销吗?“只能尽量省吃俭用”,黄伟业笑着说道,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无奈。
考上好大学,父母焦急一夜未眠 贫困家庭出生的黄暕,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他以总分600分的好成绩考上大冶一中重点班。上高中期间,得到了政府部门以及劲牌公司的资助,加上东拼西借的3万余元,才得以完成学业。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黄暕考出了564分的好成绩。得知儿子的好成绩,黄伟业和妻子却焦急了一晚上睡不着。 “我们日盼夜盼,希望他能考上大学”。黄伟业说,为了照顾儿子,他们一家人都搬到学校附近来住。如今,儿子考上大学,无论如何都会让他继续念下去。但是,对于他们这样靠救助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的家庭来说,供儿子读完4念大学,实在是奢望。 第二天一大早,黄伟业开始为儿子的学费想办法,跑完村里跑镇里,跑完镇里跑城区,到处借钱,但是收效甚微。 这些天,黄暕在家照顾奶奶、妈妈,一有时间就忙着看书,为大学生活做准备。沉默寡言的他,心里面埋藏着一个愿望,他说希望可以好好念完大学,将来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