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荆州降军 童力群 2014年8月9日星期六 第一节、整编荆州降军的地点 一、投戈编鄀 曹植《王仲宣诔》写道: “……我公奋钺,耀威南楚。 荆人或违,陈戎讲武。 君乃义发,算我师旅。 高尚霸功,投身帝宇。 斯言既发,谋夫是与。 是与伊何,响我明德。 投戈编鄀,稽颡汉北。……” 这一段诔文的译文是: “我主曹公率领军队,耀武扬威在南楚之地。 荆州有人不肯臣服,部署军队准备抗拒。 您秉持正义,客观评估军情, 十分推崇魏王的法度威令之功,即投身于帝王(指汉献帝)的殿宇。 一番宏论发出,谋士们均表赞同。 他们为什么赞同?皆因向往我方光明的德行。 投诚的军队在编地、鄀地整编,在汉北磕头下拜。” 二、编与鄀的方位 (一) 上鄀,一作“若”,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后灭于楚,春秋后期为楚都。 《左传·定公六年》:“楚国大惕,惧亡……于是乎自郢迁鄀。”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投戈编鄀,稽颡汉北。” 李善注:“《汉书》南郡有鄀县。” 张铣注:“编鄀,二县名。” (二) 东汉南郡有编县、若县。 编县之城在今湖北省南漳县的董家集一带,在南漳县城区的东南方。 鄀县之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县的流水镇一带,在宜城县城区的东南方,在汉水的西畔。 第二节、王威建议刘琮袭击曹操 曹植《王仲宣诔》写道:“荆人或违,陈戎讲武。” 这“荆人或违,陈戎讲武”的事情,即“荆州有人不肯臣服,部署军队准备抗拒”的事情,《三国志》及裴注都未记载。 与“陈戎讲武”类似的事情,有一件。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注《汉晋春秋》曰:“王威说刘琮曰:‘曹操得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解弛无备,轻行单进;若给威奇兵数千,徼之於险,操可获也。获操即威震天下,坐而虎步,中夏虽广,可传檄而定,非徒收一胜之功,保守今日而已。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琮不纳。” 此事发生在刘备已经离开襄阳城下而曹操尚未到达襄阳城之际。 后来就没有王威的下落,我估计王威是远遁他乡了。 第三节、建安十三年九月底之前完成对荆州降军的整编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任命刘表的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让他带领原来的军队, “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事在建安十三年九月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使统本兵”四字。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写道:“……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於长阪。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 “授聘兵”,这“兵”应是北方来的曹军。 “使典北兵”,这“北兵”应是北方来的曹军。 文聘原来的部下到哪儿去了?答案就是“投戈编鄀”——投诚的军队在编地、鄀地整编。 “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意味着“投诚的军队在编地、鄀地整编”的任务完成,荆州降军被编入各部。 因此,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九月底之前完成了对荆州降军的整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