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一个城市的湖是一个城市的眼,湖泊的存在能给城市平添许多灵性。
然而,襟江怀湖,山环水绕,素有“江南明珠”美誉的黄石,在阳新仙岛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炜的眼中,黄石的水之眼却蒙了尘,水之魂依然未激活。
该如何擦亮水之眼,激活水之魂?对于黄石来讲,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赋好水
“好山好水好风光,家美城美人更美”,假如时间倒推100年,在黄石这句话怎么讲都不为过。
记者从市水利水产局了解到,我市境内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沿江一级支流自上而下,有花马湖、青山湖、磁湖、夏游湖、大冶湖、海口湖等。境内100亩以上湖泊69处,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27处(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水面面积约317平方公里。
磁湖,面积8.4平方公里,大于著名的杭州西湖,号称“全国市区内湖之首”;
大冶湖,南靠阳新,北依大冶,承雨面积1106平方公里,水面135258亩;
阳新县,境内独自流入长江水系6条,按5公里以上河流统计,全县大小河港365条,河道总长度985.5公里,有大小湖泊250处,有“百湖之县”的美誉……
有人说,如此之好的水资源禀赋,既赋予了黄石人水灵灵的个性,更赋予了城市发展的美好未来。
开发不足
靠着天赋好水,今年,阳新县仙岛湖风景区既赚足了眼球,又赚鼓了荷包。
“相比去年,景区今年的游客人数突破了10万人次,景区综合收入超过了3000万元,各项数据翻番。”6日,王炜高兴地说,通过景区加大开发宣传力度,同步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仙岛湖景区名气越来越大,尝到了水资源带来的更多甜头。
他的话锋一转,“对比拥有上佳水资源禀赋的黄石,仙岛湖水域现在产生的价值,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可惜的是,众多的湖泊“养在深闺”待开发。
好在近年来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水资源污染恶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2012年9月,亚行贷款项目“黄石水污染综合治理”签约并获得1亿美元贷款,配合国内投资,我市对磁湖及青山湖、青港湖正式启动总投资为14.7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根据计划,项目建设应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污水截流、岸线整治、景观建设,使磁湖水质从劣Ⅴ类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磁湖道路环起来、岸线绿起来、排污口截起来、湖水清起来、环湖美起来”。
如何开发
对于我市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并非没人关注。
市政协委员王义成等人曾提过《关于在黄石磁湖开发大型水上游乐主题公园项目》的提案,他们建议,磁湖应开发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如以沙滩浴场、游园观光、踏青赏花、水上娱乐、儿童乐园、垂钓为主题的观光旅游项目。
市人大代表华黄河以仙岛湖景区为例,认为要加快建设水域和生态旅游等级公路,将水上旅游与红色旅游、绿色旅游、都市旅游结合起来。
湖北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王浩认为,游艇观光项目经营受阻仅仅只是一个侧面,这反映出磁湖景区的开发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黄石水资源、水旅游文章有内容可做,但是目前开发出来的资源还很有限。”他认为,这是整个黄石水上游受阻的症结所在。
诸如此类的问题,限制着水资源变成水优势,这已成为摆在旅游部门案头的难题。
市旅游局局长李义词说,我市具备旅游开发的湖泊和水库资源不少,但大多仍处于保护阶段,体制权限、基础设施、项目招商成为摆在保护开发前的三道门槛。
“作为旅游部门,我们只能尽最大权限争取发展水岸一体水上乐园、文化影视基地和休闲观光度假胜地,这是黄石水上游发展的方向。”他说。(田城 李雯 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