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近日,新华社对北京每年收取1亿元的档案管理费进行报道,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询问“档案管理费去哪儿了?”
那么黄石一年收多少费用?上交的管理费到底用作何处?记者昨到黄石市人才中心了解相关情况。
截至目前黄石共9万份档案托管
据了解,目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可通过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机构进行保管。人事档案在个人手中保存或在无档案管理权单位保存的,应凭就业报到证先到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补办有关手续,完善档案材料,然后再将档案移交到人才市场,及时办理人事代理和档案托管相关证明。
据黄石市人才中心主任刘恒安介绍,该中心管理的档案以中心城区为主,约有9万份,其中单位档案管理约1万份,其他包括流动人员和大学生的人事档案。
记者了解到,在这9万份档案中,有一部分是“失联”档案,俗称的“死档”。“找不到主人的档案以大学生人事档为主,学生毕业之后如去外地工作,未及时交费,更换了电话号码,无法联系上本人。”刘恒安称,毕业大学生两年内未就业可免管理费。对于“死档”理论上是管理费交多久,人才中心就保留多久,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继续管理,将“死档”激活必须按每年的收费标准,缴清拖欠的档案管理费。
那么,档案管理有何意义呢?记者获悉,被管理后的档案可用于出境、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组织关系办理、缴纳党费这14个项目。
调了3次价一年托管费近百万元
在黄石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梁先生,2006年前,个人档案原由单位管理,因工作变动,管理费未及时上交,近日他去黄石市人才中心查询管理费,大吃一惊。“2006年到2013年,档案管理费2020元,怎么这么多!”梁先生表示按照正常的收费,一年也就百把块钱,顶多千余元,为何突破了2000元?
据了解,梁先生是2006年8月将档案存入黄石市人才中心的,那么管理费即从2006年9月开始计算,按照湖北省出台的档案管理收费政策,2006年9月到2011年12月31日,市人才中心个人档案管理费为25元/人/月,共计1600元;2012年管理费为15元/人/月,共计180元;2013年到2014年由单位委托,管理费为12元/人/月,共计240元,合计2020元。
记者了解到,根据湖北省出台的档案管理收费政策依据及收费标准,2014年之前,档案管理费进行过3次调整。按最低收费计算,目前黄石个人档案管理费每人年交120元,如果9万份档案管理费全部交齐,将有1080万元。
刘恒安表示,因部分档案“失联”,单位和个人没及时缴清管理费,黄石每年实际存档费近100万。“对于低保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我们是免费的。”
费用去何处办公场地、招聘会花费不菲
刘恒安介绍,管理档案的支出费用主要分为人员经费、场地租借费与日常运营经费三大块,摊下来其实是不小的数目。“我们租赁的办公场地,一年要花费50多万,招聘会、人员工资也要花几十万,托管的档案还要买除尘、除湿剂等基本维护。”黄石市人才中心一工作人员称。“市人才中心是自筹单位,并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所有的费用都是自收自支。”黄石市人才中心主任刘恒安表示,免收档案管理费需依靠当地财力,如财政能支付档案管理所有费用免费即可执行。
据相关消息称,2016年1月1日起,全国都将取消档案管理费。
据了解,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
去年,江苏在取消行政收费中,已将档案管理费取消。此外,山东青岛开发区也停止了收费。
■链接
档案有什么用?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档案丢失怎么办?
需进行补档,也就是说,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什么人才需要自行缴纳管理费?
如果你在机关或国企,一般不用自行承担管理费用。同时,部分企业也会为职员报销管理费,但有的企业为留住人才,常开出任职3年后才能报销的规定。如果你不属于这些范围,就要自行缴纳管理费了。
□记者熊思明王丹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