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左控肥庐,右接襄汉,居长江中游,处武汉城市圈核心,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中等城市。鄂州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积不断拓展,道路延伸四面八方。伴随鄂州进步发展的,还有市民朋友们每日相伴的路灯设施。 服务群众,城乡路灯建设提速提标。 2011年以来,随着鄂州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五城同创”发展思路的确立,鄂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对于城区道路路灯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鄂州供电公司路灯中心通过拓宽路灯融资渠道,加快跟进地方路灯建设,提升鄂州城市形象,服务城市发展,路灯建设步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实现了鄂州路灯跨越式发展。自2011年至今,该中心累计完成大型路灯新建改造项目26个,新增和改造主次干道普通道路路灯2493盏,在交叉路口增补中杆灯107基,为城区小街巷安装改造路灯468基。 2011年,为配合鄂州经济开发区、花湖开发区招商引资,该中心在两处安装路灯600余盏。鄂州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非常满意,并写来感谢信。当年在鄂州东西入城要道吴楚大道、鄂东大道实施路灯配套工程建设,点亮了鄂州东西大门,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便利了市民群众出行。 2012年,该中心围绕“建设一个中心、跟进两条轴线、建设三条大道、完善四条出城道路、扮靓五座转盘、新装六条次干道、改善七个暗点、改造八条主干道、光明进社区,整体提升城市照明、点亮鄂州”的路灯建设思路,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当年完成了旭光大道、鄂东大道、樊口引桥等新建工程,武昌大道、文星大道等改造工程,新增路灯1490盏。全面完成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的路灯建设与改造投资任务。 2013年,该中心依照建设与改造并举、节能与质量并重,提升主城区道路照明目标,稳步实施全年路灯亮化计划。全年完成文苑路新建、南浦路、明塘路、武昌大道西段、樊口大闸路灯改造工程7项,新立改造路灯552盏(含峒山路灯项目),城区主要路灯新增中杆灯32基;小街巷累计增补路灯118盏。 据悉,自2011年至2014年,该中心路灯投资建设实现了同比倍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对于路灯亮化照明的要求日益提高,鄂州市政府基于城市发展和定位,对于路灯亮化照明也提出了亮起来到亮得更好的决策。市里提出,首先要让鄂州亮起来,但不能仅仅满足于亮起来,还要亮得更好,亮得科技、节能、环保。这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也是时代的要求。 鄂州,一座沿江兴旺发达初具规模的城市,已经不满足路灯仅仅只是亮起来。为此路灯中心启动了“光涌鄂州”活动,通过媒体、网络征求群众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及走访社区、街道,问计于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街道、社区收集群众对亮化的需求,点亮群众回家路上的“最后一百米”。 树灯问题是困扰鄂州亮化照明的一个突出矛盾。城区主干道由于路灯被树木遮掩,道路照明昏暗,而修剪树木又影响城市绿化,影响“五城同创”大计。路灯人借路灯改造契机,考察学习兄弟和先进城市好的作法,通过和路灯生产厂家共同努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化解树灯矛盾。在城区文星大道,他们采取了加高路灯灯杆高度,安装道路辅灯等措施,使得文星大道亮度提升;在城区主要商业街南浦路,他们采用弧形流线型灯杆,让路灯直接照射路面,为过往车辆提供充足良好的照明。他们还积极和园林、绿化部门协调,每年的春季和适当时候,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适度修剪树枝,保障市民便利出行和人身安全。 “点亮市民回家‘最后一百米’”,这是一个民心工程,也是一个温暖工程。 自2011年开始,路灯中心每年投入资金对接街道、社区,逐年实施背街小巷路灯增补和亮化工作,3年来,已累计为洋澜村、杨湾社区、东坡亭、石山社区、考棚等处居民增补改造路灯500盏。 为配合鄂州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鄂州供电公司还在乡村、集镇推进道路路灯照明工程。 2012年,鄂城供电公司员工点亮沙窝乡神塘街,鄂州最后一个没有路灯的农区集镇的群众告别了摸黑行路难问题。从此,鄂州市实现了全市集镇路灯全覆盖。梧桐湖新区路灯配套工程是我市梧桐湖新城再造的一个形象工程,也是关系到招商引资的一个基础工程,梁子湖供电公司与路灯中心通力合作,在短时间完成全部规划、设计、施工工作,创造了崭新的“梧桐湖”速度。燕矶池湖社区、鄂城花湖大道的太阳能、LED路灯,都堪称近年来路灯建设科技含量较高、示范效果较强的点睛之作,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华容区、葛店开发区发展迅猛,华容供电公司为两处新城区安装的路灯,亮如白昼,水准、科技丝毫不亚于鄂州中心城区。当地一些群众表示,我们基层乡镇也享受到汉口、鄂城人的高端大气又上档次的亮化照明生活!笔者曾数次夜间开车穿行葛店开发区,伴随着新安装的配套路灯,深感行车是一种享受。科技创新打造科学绿色节能道路照明 鄂州是湖北省绿色节能试点城市,鄂州市也是全省改革试点密集城市,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是鄂州人的胆识,是鄂州人的传统。“小而精、小而强、小而优”,不甘居人后,鄂州路灯人同样有着如此的豪迈,如此的激情,如此的锐气和创劲、冲劲。 2011年以来,该中心每年致力采用新一代LED光源路灯,已在吴楚大道、花湖大道、鄂东大道、古城南路等路段安装采用LED路灯2267盏。据初步测算,相比传统路灯光源,每年可节省电能40%左右。目前LED路灯已占中心管辖维护路灯总数的16%。 LED光源足,照度佳,节能环保,也引发了一些市民的关注,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一些网友发表意见,要求城区道路改造安装采用LED灯具。他们纷纷点赞古城南路的LED灯很给力,并表达了对此新型灯具的认可。 为满足群众需求,落实国家政策,该中心在滨湖南路LED路灯改造工作中,首次引入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节能公司带资提供LED路灯材料、设备等,节省电费逐年偿付路灯建设成本,缓解了我市当前路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LED路灯建设提供了有益尝试和探索,也拓宽了我市路灯建设资金渠道的来源。 该中心还与上海五十所合作,参考武汉等地区的先进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引入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五遥”路灯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计算机通信、机电、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由城区90个终端、监控中心大屏幕、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组成,通过无线GPRS通信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路灯遥控、遥信、遥测、遥视管理。该系统较为智能化,解决了市民关心的路灯亮灯时间问题。采用“光控、时控”结合模式,有效实现了路灯送电时间智能化,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条件下,实现路灯控制的自动化,阴雨天自动延长照明时间,晴好天气自动缩短照明时间,避免白天亮灯现象。该系统将传统的人工巡灯查找故障,转变为值班等待系统报警,有效减少了路灯巡查工作量,降低路灯运维成本,实现路灯故障快速检修,提高了路灯综合管理水平和路灯亮灯率。 目前,该中心业务部门正在加强对此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升级和拓展工作,以求让系统发挥更大效益和更好服务城市亮化照明,服务人民群众。 该中心还致力科技进步和创新,引进的路灯故障检修仪,能有效排查路灯电缆故障,节省人力和物力。在湖北省第一家引进路灯高空作业车绝缘斗,为路灯高空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两项发明创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该中心空白。这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绿色环保的鄂州路灯打造的实干篇、践行篇。践行群众路线推进行风建设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到路灯照明控制智能化,路灯光源绿色节能化,路灯先进科技应用化。科技进步让人欣喜,但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推进行风建设活动,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鄂州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多条道路新建在建,对于道路路段配套需求较为旺盛。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有车一族对道路亮化照明质量要求较高,由于城市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的普及,交通状况日益复杂,群众对老城区亮化质量要求也在提升。鄂州开展“五城同创”、打造宜居城市,对于城市亮化照明有美化需求,要求城市照明彰显城市形象,表达城市符号,提升城市品位。路灯电费开支日益增多,中央节能减排政策对于路灯节能工作有硬性要求,市民群众对路灯节能工作较为关注,要求逐步推广应用LED路灯。 由于鄂州电量近年来呈现负增长态势,城市附加费每年收入不断递减,而城市和市民需求却日益增长,造成了主城区亮化照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为此,该中心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环节,抓住问题主要矛盾,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采取贷款方式,先期投入路灯建设。二是开辟财源,依靠政府,争取政策,路灯附加费应收必收,挖掘潜力。三是依靠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入路灯建设,采取合同能源管理,厂家带资建设等方式,缓解路灯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四是厉行节约,将淘汰、废旧灯具回收改造再利用,用于小街巷照明增补亮化。五是争取政府层面财政投资,争取城投公司将道路配套路灯建设纳入道路BT建设模式。 目前,路灯管理中心管理维护城区14000余盏路灯,近年来由于设备老化,频遭外力破坏,一线生产员工人手不足,技术骨干青黄不接,运维工作捉襟见肘。 路灯中心由于行业限制,十年来未分配大中专学生工,队伍缺乏活力,多名技术骨干调动或离职,人心浮动。 中心优质服务虽然逐年进步,但和市政府、市民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行风评议和亲民热线活动中,市民对路灯运行、维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反映在个别小街巷路灯维护维修不及时,少数道路遭外力破坏恢复亮化不及时,存在有路无灯现象,老城区由于树木遮掩和设备陈旧,道路照明昏暗,群众出行不便等。 路灯照明是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关系着政府和供电企业的形象,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是直接反映供电公司管理、服务的窗口。该中心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握人力资源内部挖潜和外部力量引入,做好运维工作。通过绩效管理和各种激励,抓制度规范和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发挥合力,营造氛围,实现优质服务目标。与其他部门、单位紧密联系,沟通媒体用心贴近群众,做到“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和态度,全面贯穿并落实在路灯生产经营之中。 该中心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打造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的意识显著增强。二是出台制订多项管理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和量化指标下达,维护指标严肃性和刚性,把亮灯率、客户投诉、维修及时率和职工收入挂钩,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管理人员创造性。三是在现有人员结构下,把一线生产骨干推向前台,发挥队伍造血功能,培养青年干部,让他们挑起担子。结合实际对中心管理、生产机构进行科学设置,合并三个管理科室,新成立财务科,把三个运维班组合并为两个,新成立一个工程部,负责路灯工程。再造组织流程,优化管理层级,提高工作绩效,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在公司内部调配农电工、社会化用工到路灯运维一线,起到较好效果。五是利用网络、论坛等新媒体与群众密切联系,中心在东湖社区鄂州论坛播发正面新闻和宣传帖,及时向公众告知路灯动态信息,得到群众好评,群众对路灯服务的满意度、满意率提升。与新闻媒体一起努力,想办法,引导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路灯建设、管理与维护,让群众、各部门共同关心路灯发展,积极为路灯管理出谋献策,积极参与路灯照明事业和优质服务工作。 群众路线工作没有终点,优质服务没有止境,行风建设没有终点。群众路线工作要找准载体,在开展具体活动中,要结合单位实际,只有一切从群众满意和群众利益出发,才能真正提高路灯生产管理运维水平。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现代管理科学理念,站在优化组织结构、流程、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层面,多方征求意见,管好人,干好事,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在与群众联系的工作中,要注重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的应用,用心有效沟通,实现品牌传播和优质服务的双赢。(通讯员邹剑川)
原文地址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8/14/c_12687108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