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8-15 0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飞的云燕 发表于 2014-8-15 05:41 
能否分析下鲁迅奖得主什么人的诗作品。大家都说是打油诗
我一诗友为周啸天写了两首诗鼓吹,下面是各方观点:
评委王蒙:亦属绝唱,已属绝伦。
评委杨牧:周诗的神奇、周诗的妙造和周诗所持有的唐诗般的练达和品格。
现代诗人舒婷:我们何必活在平平仄仄的日子里。我们何必做秦汉以外的一座孤亭。
反对方:周啸天的诗只能算是打油诗或新闻诗。评委会有眼无珠。
支持方:
1.别人我管不着,就我个人的观点,是为评委会欢呼的。评委会没有选取那些背死书,只会吟花弄月的诗人,这本身就显示了与时俱进的态度。周诗能够紧贴现实,这就是古体诗的希望。
2.那些自以为正宗的大家们,应该把脑袋拧下来别在裤腰上,吞上二斤尿素,再长出个脑袋来。周啸天狠狠的给了他们一巴掌。严重支持周啸天!
反对方:
你得解释一下为什么紧贴现实就是古诗的希望。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我吃的穿的住的哪样不现实?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很现实,你能说我的哪个动作,哪句话是属于神仙性的?其实,你的现实不现实,你的现实指的是“通俗“”口语“”大众化“”量产“。换一句话说就是:古诗的希望在于通俗化、口语化、大众化、批量产生,大致是这个意思。不过,读你的诗倒是满篇文辞典故,一点不通俗,比如一开头就是”一夕“”山阴“”百年“,太文雅了。(有些内容是就赞成方的诗作而言的)
支持方:
1.呵,你还是没弄清楚我的想法。
你看看现今的诗坛,满眼的吟花弄柳,一到冬天咏梅成灾,一看到那个倒霉蛋落马就万箭齐发,哪里与人的亲身体验有半毛钱的关系。似乎喝了太白的尿就能成仙一样,一个个乐此不疲,意淫的已经不成个样子了。
诗人不敢说真话,不敢直白的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已非一日,虚话套话连篇累牍。大圣的七十二变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出来个七十三变便觉得不正常?去他妈**,一个周啸天就能把他们折磨成这样,再出来个周扒皮,他们还不得去死?
看看现在的诗词,都把自己撸成什么样了!面黄肌瘦,跟抽了大烟似的。一个个还挺上瘾,时不时的再来点流氓做派。半尺布头撕开,硬生生的撸出个大佬来,我的个老天。不贴近现实的作品,注定了没有出路。任你境界再高,也是枉然。古人的精华作品也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离开了生活的本源,他就什么也不是,存在是唯一的方式。
2.我习惯于运用口语化的东西,但这不表明这就是唯一的路径。事物并非非此即彼的,事物的多样性才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倘若成了规矩,也就离死不远了。那一个王八蛋能说诗就应该如何如何写呢?我看没有人肯来认这个头衔。好多的归类总结不过是一些大体的总结,至于对不对,天晓得!你很难想象世界大一统是个什么样子!那时的人类定然是非人类,至于是什么,?不确定,嘿嘿
反对方:
又在胡说八道!只有写得好与不好的诗,没有写什么就好或坏的诗。还是那句话:写什么不重要(写什么重要的是新闻报道),重要的是怎么写。素材就能决定作品好坏的话那也太简单了,你写了小麦,我就去写玉米,你写了玉米,我就去写荞麦,是不是我就比你高明?就写得好了?
李老师:
周啸天注定是一个笑话,真的,楼主心里自然清楚;楼主力挺周啸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吟花弄月之流面目可憎,作品不贴近现实,“虚话套话连篇累牍”而不自觉,甚而乐此不疲;周啸天的作品一般还真能贴近现实,但贴近现实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就算是好作品也不一定能获鲁奖。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其实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咱们不能欺心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