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倒水新歌 于 2014-8-16 15:39 编辑
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三支主力红军队伍和223位共和国将军,还有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齐名的黄麻起义,这里红色资源丰富。近年随着国家红色旅游开发号角的吹响,红安打开了一小扇窗扉,人们初识红安、印象是肤浅的:只知道红安将军多,比较穷。真正红安红的内涵人们知之甚少,导致全国红色旅游热火朝天,而红安红色旅游红安红品牌唱得不响。这与当前红安红色旅游开发粗放有关,整体性差、内容单调、旅游团队开发人才缺乏。
如何走出当前停滞不前的局面呢?我认为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搞好整体策划,谋好篇布好局。围绕12345做文章【可能总结不完全正确】。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支歌,四位影视原型,五大土特产。
一个中心是以县城为中心,可为旅游地接中心、星级食宿中心,同时也是以中心景点黄麻纪念园为中心。这是核心,通过中心建设,带动其他景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两个基本点则是两个必去的景点:中国红色历史名镇七里坪和高桥镇李主席纪念园。暑假笔者曾携家人去了一趟李主席纪念园,感觉规模有了、样子出来了,但展室里无人解答、空调未开、空气对流不畅、气味怪怪的,游人稀少。这两个景点是必须要完善内外建设的。
三支歌则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叫一声我的哥>>.据不完全考证这三支歌的原产地就是红安【有点牵强,但可以拿来】。为什么不开发这三支歌的原产地呢?哪怕重新挖掘发现再造也行啊。可分别建三处景点,每处景点组织一个当地群众参加的合唱团,游客来了唱一曲,献上红军服(红军服款在旅游套票里),走时又送他们一曲《十送红军》,让他们体验到红军别离乡亲的味道,感受到这趟旅游物超所值,不虚此行。而且带动了下游红军服厂、合唱团产业的开发,也安排了部分人员的就业,整个旅游内涵就丰富了,当然也可编排新的歌曲《红安红》等。
四位影视原型就是将军故事里的红安人。《上甘岭》里的秦基伟、《夜袭阳明堡》里的陈锡联、《解放海南岛》里的韩先楚、《亮剑》里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这四位将军的故事闻名于世,为何不挖掘将军的轶事呢?可建设将军的纪念园,放映将军的影视故事片段,让游客在将军出生地亲身体会将军的英雄气概。并要开发出将军曾用过的纪念品,如绣花鞋垫、鸡毛踺子等能就地取材的系列纪念品,可根据当地习俗自行设计,但一定要让他们与将军有关。这样当地群众就有事做了,哪怕是手工活,他们是越做越有劲,越干越有奔头。且此类开发,经济环保。
五大土特产就是红安花生、绿豆粑(可改名主席饼)、红安苕片、桥店线粉、红安绣活和大布。当然还有红安绿茶等。对比外地,整个红安纪念品的开发、土特产的开发无规模、无产业链条、品质低端,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急需开发。如红安花生、花生酱、花生奶糖、熟花生、花生米、盐脆花生、长生果(3-5粒米的花生)等,包装要上档次。绿豆粑是董必武主席回乡爱吃的(注意挖掘故事主席饼——绿豆粑),做旅游纪念品开发有个包装保鲜贮藏问题,在秋冬季是完全没问题。红安苕片这在红安资源丰富,生的可卖、可吃,炸熟的更是香甜可口,也是要解决小包装的问题,这现在不难了。桥店线粉全县文明、纯绿色产品,但要改为小包装,以便于携带。红安绣活和大布就要让他们与红军故事联系起来,图案可以有现代元素。这五大特产必须有个整体规划、规模开发、经营,不然就是散、乱、差,既产生不了效益,又不能提升红安形象。
二是要丰富旅游内涵。现在到红安游玩2天就打道回府了,看点不多、玩点不多、留不住人。究其原因是旅游内涵不多,如何解决呢?借鉴外地经验,要开发游乐项目。如天台山游完后,就在天台山某处山歌厅(待建)搞专场山歌互动式演出,吊游客的胃口,也让游客参与,当然进场是要买票的,这可留宿一晚;到山下七里坪镇则是革命歌曲及民俗风情专场互动式演出,可安排在晚上,这样一来,游客在这一地区就得待2-3天,同时时间充足,游客可在纪念品、土特产一条街上尽情购物,到那时居民将会笑得合不拢嘴,经济效益就显现出来了。同样在县城一定要有个压轴演出《红安红》大型专场,节目可革命时代与改革时代结合、古代与现代结合、高雅与草根结合。即既有打鼓说书(烈士张南一说书宣传革命)、楚剧、原生态的皮影戏,又有革命歌曲、现代歌曲、本地原生态乡土歌曲、小品等,现场穿插互动、抽奖、游戏、体验红安婚俗。其他景点都可设计相关红安民俗如锣鼓乐队、唢呐演奏,体验推磨、编草鞋、织布、纳鞋垫、打糍粑、打腰子等活动乐趣,让他们玩得流连忘返。按这样的规划游客留在红安3-4天是没问题的,红安红的品牌就会红更红。
三是建设基础道路设施。打通1234景点的通道,让这些景点以县城为中心、为圆心,以2 景点为半径,以34景点为圆弧上的点画圆,圆形旅游经济圈就成型了 。
四是政府要重视,领导要抓在手里。以上说起来简单,毕竟是构想,但实施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与愿违。所以这需要政府重视、领导过问,要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决心,同时要一个整体实施团队通过1-2年的落实才能有效果。
红安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红安地理位置偏、欠发达,这些制约了红安的发展。旅游是环保产业,也应是红安的朝阳产业,红安的县情适合旅游产业的开发,真正将红安打造成旅游大县了,红安就名副其实的红了,收益的将是红安世代人民。
说明:本文写于2011年,有的地方可能牵强,有的还总结不全,红安将军故事很多,需挖掘的很多。特以此文抛砖引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