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涂家老大

我的散文电子书:《岁月留痕》(2014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26 1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花果飘香江城”



     我住的北环小区,种有柚子树1棵、樱桃树2棵、枣树2棵、橘子树10多棵。柚子树长在小区中央的路边,柚子成熟时,一帮“鼻涕佬”们在树下转来转去,成为小区一景。有的跳起来想摘柚子,有的爬到树上去捣鼓……只是柚子是“看柚”,不能吃,不免让“鼻涕佬”们有些失望。我从柚子树下过,给“鼻涕佬”们讲“路边苦李”的古老故事,也引发建设“花果飘香江城”的一些畅想。

    绿化城市,如何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我认为大有文章可做。把林果种进街道、种进社区、种进庭院,甚至种到高速公路两边、公路隔离带,是值得我们农林专家、城建专家、道路建设专家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不是专家,我“异想天开”的畅想是:街道、社区、庭院、公路等一切可以种树的地方,都可以考虑既种一些景观树、遮荫树,更可以考虑种一些果树:桃树、梨树、杏树、枣树……比如,建设中的雄楚大街,中间的隔离带似乎可以种上桃树,一到春天,桃花灿烂,从黄鹤楼远眺,呈现的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境。武汉大学的樱花,能成为武汉旅游一景,打的就是特色牌。假如整个武昌地区,再打造10多个有特色的“武大似的樱花园”,对推动武昌的旅游业会是多么大的促进啊!如果我们武汉有一批桃林小区、橘子小区、梨花小区……那将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城市。还有高速公路,动辄几百公里,如果两边种上果树,创造的经济价值该是多么可观。

    可行吗?可行!武汉的友好城市——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市,果树就进了公路、街道、社区、庭院,成了城市的一景,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广东的广州市、广西的百色地区,早些年就开始在公路两边种上了芒果树。

    打造“花果飘香江城”,一是要解放思想。要紧的是要破解不好管、麻烦多的思想障碍,比如,公路边、街道边种果树,开车人停车摘果子怎么办?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和管理,相信会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要统筹规划。特别是新道路、新街道、新社区、新庭院的规划,要引入新理念——“把林果请进来”。有的设计成“桃花盛开”的村庄,有的设计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社区,有的设计成“杏林春暖”,有的就叫“橘颂”……三是要敢于探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决好由谁栽、由谁管、由谁收获、由谁受益等几个重点问题。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应该可以率先建成“花果飘香的江城”,把“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变成现实。我们期待着!!

                                     (2014—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

195

主题

756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045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5-1-28 15: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涂家老大 发表于 2014-8-20 09:29
参观“红星照耀中国图片展”得句——

                               红星照耀中国;

精品来自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4 08: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陆游·李时珍·蕲春龙凤山
                  
                           甲午年小年,我在蕲春县八里湖农场登了龙凤山。
                          龙凤山,又名龙峰山,位于蕲春县南端,东西走向,南临浩瀚长江,西濒蕲河入江口,其貌与黄鹤楼下的蛇山类似。面积950亩,海拔109.3米。1882年印行的《蕲州志》称:“龙凤山山势耸拔,为州城屏障,绵亘里许。……白花蛇产此。”
                          现在,我就站在龙凤山上。龙凤山林场党支书老雷告诉我,龙凤山下的蕲口镇,自宋代起,就是商业繁盛的大镇,全国六大茶叶专卖基地之一,长江中游的药材贸易中心。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45岁的大诗人陆游从山阴出发去四川夔州担任通判,沿长江行进,游览沿江诸胜,把所见所闻写入六卷《入蜀记》中,文字简洁优美,是研究地理沿革的重要史料,部分章节选入初中语文课本。8月15日,陆游泊舟上岸,到了蕲口镇,他在《入蜀记》中写道:
                  “十五日。微阴,西风益劲,挽船尤艰。自富池以西,沿江之南,皆大山起伏如涛头。山麓时有居民,往往作棚,持弓矢,伏其上以伺虎。过龙眼矶,江中拳石耳。矶旁山上有龙祠。晡后,得便风,次蕲口镇,居民繁错,蜀舟泊岸下甚众。监税秉义郎高世栋来,旧在京口识之,言此镇岁课十五万缗,雁翅岁课二十六万缗。夜与诸子登岸,临大江观月。江面远与天接,月影入水,荡摇不定,正如金虬,动心骇目之观也。是日,买熟药于蕲口市。药贴中皆有煎煑所须,如薄荷、乌梅之类,此等皆客中不可仓卒求者。药肆用心如此,亦可嘉也。”
                       据说,陆游登上龙凤山,眺望氤氲浩渺的长江,写下了《秋思》:临海铜灯喜夜长,/蕲春笛簟怨秋凉;∥世间生灭无穷境,/尽付山房一炷香。∥
                      陆游在泊舟蕲春期间,还写了《泊蕲口泛月湖中》:炎天倦长路,/月夕泛平湖。∥晃漾披银阙,/清寒住玉壶。∥钓丝萦藻荇,/蓬艇入菰蒲。∥自别蜻蜓浦,/斯游十载无。∥
                   值得注意的是,陆游途经蕲春蕲口镇,不买别的,单买炮制精细、包装讲究的中草药,并在《入蜀记》中重重地记上了一笔。可以推断,早在李时珍诞生之前数百年,蕲春药材就已闻名于世,后世能出象李时珍这样的伟大医学家决非偶然。“三代培养一个贵族”,看来蕲春是花几百年培养了一个李时珍!解放后,人们在蕲春发现了一件文物——蕲蛇药酒罐。此罐小巧玲珑,容量约半斤装,罐腹外壁烧制有“湖北蕲州陈天和堂精制蕲蛇药酒”14字,字体工整。考古工作者认为,此罐为当地民窑所烧,系明代青花瓷,陈天和堂是当时蕲州有名的中药房。
                   说到李时珍,龙凤山林场党支书老雷说:龙凤山就是蕲蛇的故居。蕲蛇又名白花蛇,是蕲春四宝之一,与蕲龟、蕲竹、蕲艾一起名扬天下。李时珍曾写作了《白花蛇传》,祥叙其特点。为了写作《白花蛇传》,李时珍多次登上龙凤山,观察蕲蛇的特性:鼻子向上,龙头虎口,长4颗牙,黑质白章,肋下有24个方胜纹,尾上有一佛指甲,死后眼睛睁而不闭。老雷肯定地说:“李时珍多次上过龙凤山,龙凤山是蕲蛇的地道产地。”
                老雷领我们在龙凤山上漫步,山上树木繁多,遍布松、杉、梨、桔、茶,其状似翩翩欲飞、生机勃勃的巨龙。我问老雷:“龙凤山的龙头在哪儿?!”老雷说:“龙头被挖了!挖龙头时,老人们说要遭报应的,用迷信也没有威吓住。那些人烧香、烧纸钱、放鞭炮、下跪磕头后,心安理得地把龙头挖了。”
               老雷告诉我,流传在这里的“古话”似乎早已预测了龙凤山的命运。据传说,龙凤山的龙头上,有两个龙眼,尺许,左眼出油,右眼出盐。眼后有石一块,容一人,躺其上,可治腰疼。后来,有贪心人嫌龙眼出油出盐太慢,嫌石块太窄容人太少,请石匠錾而扩之,从此,龙眼不再出油出盐,石块也不再有治腰疼的功能。
                龙头挖下的土石,用处各异:修路、建房、垒坝……。来到龙腰,山体也被挖空了一大片,映入眼帘的是从龙凤山挖出来的堆积如山的煤矸石。我问煤矸石用来做什么?老雷的回答让我吃惊:“用来做坏事!”老雷愤愤不平地说:“前些年煤炭价格高,黑心人把煤矸石掺进煤炭里卖,500吨掺150吨煤矸石,把人家的设备都烧坏了!煤也没有人要了,老天爷帮助淘汰的!”
                     漫步龙凤山上,眺望浩淼长江,我在寻找陆游徜徉过的蕲口镇,老雷告诉我,蕲口镇已经沦落到长江里了。蕲水出口的大片陆地,被蕲水冲洗崩挫,加之江流主泓东移,蕲口镇早已大面积沦落江中。明崇祯三年(1640年)五月,江岸又一次崩塌,百余户民房崩落江中,从此蕲口镇街废、镇废、城废。1957年10月,兴修龙凤寺泵站时,人们从淤泥里挖出许多石坎、石槽、石壁、石柱,只能“自将磨洗认前朝”了。
                        登山归来,我给乡亲们写了个特别的新年贺卡:留住龙凤山!
        
                     (本文已刊《楚天都市报》2015年3月4日第26版《诗歌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