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在方言中的读音相近,学校里好多学生和家长都叫她“胡老师”,这让她有些小苦恼。其实,这个美丽的老师姓“扶”,名字叫扶可。由于“扶”字特别的构造,有朋友开始了趣味解读:既然是提手旁加丈夫的“夫”,那不就是旺夫咯?因为这个姓氏比较少,扶可遇到了不少趣事。
和朋友初次见面时,不少人会问扶可,“你是不是少数民族的?”“你来自外地吧?”
第一次在花名册上看到这个名字,记者也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好奇。
“我是一名老师,好多学生和家长都喊我‘胡老师’。”扶可说。其实,她是三支一扶的支教生,是湖南湘潭人。和男朋友刚相识时,就被误以为姓“胡”。直到见面3次之后,他才晓得她姓“扶”而不是“胡”。
“好像,除了在村子里,走到哪里都是外地人啊。”说起这个,扶可显得有点无奈。有一次扶可到云南旅游,按照惯例,入住宾馆时,服务员需要登记客人的姓名。当扶可说自己姓“扶”时,服务员半天没反应过来,“她猜了不少姓,什么‘胡’‘符’‘伏’都不对。可能觉得很尴尬,最后她的脸都涨红了。”
对于自己姓氏的来历,扶可不太清楚。她只是听父亲说,在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村子里有几十户扶姓人家,她的爷爷就是从那迁出来的。 除了嫁进来的人之外,村里人相互称呼时都省略了姓。而他们都源自同一个祖先。在深圳,扶可曾遇到一户扶姓人家,“当时他们在为宝宝做满月酒,我从酒楼字幕上得知他们姓‘扶’。”
虽然有烦恼,但“扶”姓也给扶可带来了不少快乐。“有时,这种怪怪的感觉会变成笑话。”扶可接着说,“单位的人都叫我‘小扶’,大家会觉得很好笑,不过他们仅仅是觉得这很有意思而已。”也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学生私底下叫我“妇科”,其实我也是知道的。扶可说起这些不禁噗嗤地一声笑出来。
因为这个姓氏,扶可也会感觉自己在人群中是独特的。一次,扶可在做自我介绍,台下很快传来一个声音“你就是扶可啊!”原来,还未见其人,就有人因为这个姓氏记住了扶可,“这个姓就是个活名片啊!”
>>链接
相关资料记载,扶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一百位,扶姓来历相传有3种。
上古时候,大禹建立的夏朝,其手下有个叫做扶登氏的大臣,扶登氏的后代以扶为姓,是为扶姓的最早起源。扶姓还有一支起源。传说西汉初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叫嘉的人,他能施巫术,为刘邦立了很多功。因其扶掖汉室有功,登基后刘邦授予他廷尉的官职,并赐给他名字“扶嘉”,其后代就以赐名“扶”为姓。还有一种说法是,扶姓源出为复姓乞扶氏所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