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广南高速,两侧是巍巍青山,潺潺溪流,出殷祖出站口,不到五分钟的车程,就进入了鸡鸣狗吠,恬静秀美,恍如世外桃园的小镇——刘仁八。
刘仁八自然风景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境内红三军团纪念馆、邹华国自然风景区、莲花墩、水落等、龙凤欢、白山岩龙洞、尖山寺、七姐公园等景点遍布其中,镇内山峦叠翠,清泉流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盛产桃、李、枣等各类水果,享有“裹城”、“果城里”之美誉,走进刘仁八犹如走进一片天然氧吧,置身画中。
龙凤山庄,绿色生态游年揽客15万
来到刘仁八,登上龙凤山,凭栏远眺,青龙跃竹海,揽不尽刘仁八风光;玉凤登重楼,尝不够果城里美味。
工作人员介绍,龙凤山庄2009年开始建设,总投资3.8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6.8亿元,利税可达6000万元。主要以“红色土地、黑色食品、绿色家园”项目为特色。现有生态旅游业、现代种植业、立体林业、高技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户外拓展、培训基地。
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数15万余人,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万元。该山庄2012年公司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五星级农家乐园”,2013年成功申报国家级3A景区。
在美好的旅游前景的吸引下,许多旅游开发公司先后来到这里,与当地老板一起,联合开发这里的秀美风光。
金盆山风景区,位于海拔770余米的孟家山林场。层峦叠嶂,堪称鬼斧神工。悬泉、飞瀑、溶洞、深涧遍布全景。特别是800亩紫薇、1000亩茱萸、10000亩楠竹,写意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山水图画。成功策划三峡人家的朱姓负责人,被这美景深深吸引,决定加入联合开发的阵营,重新定位规划设计,重点打造以生态养生、民俗风情为主题的4A级景区。
云台山风景区,黄石“三台八景”之一,有天然老子像、红军洞,有鄂东南地区最长的云台大峡谷,有连锦数公里的白石崖,山势险峻,曾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场时期重要的主战场,这里紧邻红三军团建军旧址,未来将重点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建设红色迎宾大道、红色文化一条街、红色影视城,重点发展红色旅游。
彭敦模式,绿色现代农业欣欣向荣
来到八角亭村。
放眼望去,合作社处处生机盎然,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田埂下,数百只肥胖的鸭子拍打着翅膀;树林里,成群的土鸡追逐嬉戏;水面上,数不清的鹅、豚戏水觅食;鱼池里,数万斤养殖的中华鲟待价而沽;山坡上,成群结队的肉牛欢乐地吃着青草……那一片片绿树成荫的经济林,满目翠绿的稻田,硕果累累的瓜果蔬菜,光看看就叫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农业合作社,在刘仁八镇有好多个。毛铺富农原生态合作社,比港鑫发农业合作社更加全面、更具现代化。大棚种植使得这里“一年四季有花看,一年四季有果吃”,错位时间种养使得各种农产品畅销黄石、大冶各大超市。喷滴灌技术、机械化操作、纵横交错的水泥沟渠,以及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蔬菜大棚,无不显示这里的与众不同。
富农合作社已建设面积3000亩的八角亭生态农业产业园,园区辐射周边天灯、角亭、三策、东面垅4个行政村,现有7大板块,即果园业、苗圃花卉业、特色种植业、高科技养殖业、大棚蔬菜、田头超市、生态餐厅。所有的产品都是“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
该镇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先后引进龙凤山生态园、周港生态园、雪花肥牛养殖加工、祥明生态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步形成了以辣椒、萝卜、山野菜、生猪、肉牛五大传统特色产业和黑花生、黑玉米、黑土豆、黑薯、黑绿豆等“黑五类”食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绿色思路,引领绿色未来
近年来,刘仁八镇深度挖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抓手,深化农旅、休旅、文旅、林旅有机融合,全力推进“生态果城,旅游名镇”。
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刘仁八将围绕“三山(龙凤山、金盆山、云台山)两水(邹清水库、双港口水库)一馆(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作文章,突出红色体验、民俗风情、观光休闲、生态养生四大主题。打造绿满果城,大力推进绿色通道建设、荒山造林工程和森林培育计划,着力形成“一带(刘金线生态示范带)两港(角亭大港和云台大港两个生态景观港)三廊(云台山红色谷地、东山知青绿带和毛铺生态峡谷三个绿色生态走廊)”的绿地系统结构。计划到2016年,新增造林面积15000亩,新建造林基地24家、达8000余亩,四旁植树60万株,全镇林地面积将力争达到4万亩,农田林网率达98%以上,四旁绿化率达100%,村庄绿化率达98%以上。
该镇未来将按照总体发展规划,集中主要精力,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整体优势,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景点。同时,通过加强旅游规范服务,营造优良的旅游服务环境。在现代农业上,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立足现有项目,打造以蔬菜为主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以苗木花卉、养殖业为主的科技种养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探索一条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强镇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