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叶建鹏) 这几天,“严门拳”高手胡运积格外高兴,他的徒弟许灵芝在第四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大会上勇夺第一。
这是他的徒弟再一次称雄武林。近30年来,他在鄂、赣大地,开设10多家武馆,累计传授3000多名徒弟,被社会各界尊称为“一代宗师”。
砖头砸脑门心,导致秃顶一辈子
“父,我来跳一下。”1958年春节,大冶罗桥街办大林山社区胡东生湾舞龙狮,时年6岁的胡运积,对着正往桌子上跳的父亲胡太珍说。
胡太珍会舞龙狮,也会打“严门拳”。
得到父亲的首肯,胡运积连忙蹲下来,脚尖点地,张开双臂,往上一跃,弹到比他个头高很多的桌子上。
“不错啊!”胡太珍顿时觉得儿子是个练武之才。
但是,胡太珍知道,真正要练出名堂,还得苦练基本功。
随后,在胡太珍的教导下,胡运积每天“跳桌”100次,每天做俯卧撑100个,每天朝着木桩做的架子捶打一个小时。
寒来暑往,进入1960年。
胡运积练的基本功“升级”了。他抡起一块砖头,朝着自己的脑门心砸下来。一下,两下……他砸了10多下,直至头破血流,才住手。
胡太珍见状,心疼极了。
“武术,内练一口气,外练一层皮,我不把‘皮’练扎实了,不行啊!”胡运积反而安慰起父亲。
后来,胡运积每天抡砖头砸脑门心,他的脑门心渐渐长出了茧子,如膝盖一般坚硬。
不料,过了很长时间,他的脑门心没有长出一根头发。原来,这里的毛囊,全部被砖头砸坏了。
“鸣……”胡运积哭了,这是他练功后第一次哭。
他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流血,但是,他怕自己成为秃头。
打出“五虎”“下西川”,勇夺全省第一
到了1962年,胡运积10岁。
胡太珍教他“严门拳”拳术套路:“看好啦,起势,马步,四平鹰爪手……”
胡运积跟着父亲的动作,忽如老鹰捕食,忽如猛虎下山,忽如白鹤亮翅,非常威猛。
每天早晨,天刚亮,他就爬起来,跑到4公里外的青龙山公园,打着头天学的拳术套路。
不一会儿,他的肚子饿得呱呱叫,他摸了摸肚皮,继续出拳、摆手、弹腿。
夏天苦,冬天更苦。
在大雪纷飞的时候,为了练好拳术套路,他脱掉厚厚的棉衣,迎着凛冽的寒风,左一拳、右一腿。
就这样过了5年,胡运积把“严门拳”的十套拳术套路,全都学会了。
1992年,湖北省政府举行全省农民运动会,胡运积代表黄石,参加武术类别的比赛。
面对全省200多位武林高手,胡运积打出“五虎”,挥出“下西川”,夺得武术类别的第一名。
广开武馆,很多民警都是他的徒弟
胡运积以武为生,靠武吃饭。
1988年,他来到阳新县白沙镇开设武馆,收授徒弟。
“师傅,我们想拜你为师。”白沙镇派出所的所长找到胡运积,希望他教民警武术。
不料,一位刚从部队退役的新民警,觉得自己在部队学了散打、擒拿术,不把胡运积放在眼里。
胡运积想,不露两手出来,难以服众。
随后,他当着白沙镇派出所所长和其他10多位民警的面,与这位新民警打擂。
新民警比胡运积长得高,他突然挥出右拳,朝胡运积的头击去。胡运积连忙使出严门拳“顺搭手”的招式,挥出左拳,牢牢地挡住,接着,新民警扬起右拳,朝胡的胸部击去。胡急忙后退一步躲闪,顺势上前一步,使出严门拳“弓步放箭”的招式,击打对方的胸部。新民警很不甘心地弹腿,朝胡运积的胸部踢来。胡运积就使出严门拳“上分下砍”的招式应对,致使对手步伐错乱,摔倒在地。
“师傅,请教我们。”这位新民警和其他10多位民警立即簇拥胡运积。
到了1992年,白沙镇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打严门拳,这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师傅,我们这里治安很乱,请到我们这里来教拳。”1992年,黄石港区江北农场派出所给胡运积打来电话。
原来,江北农场的农户养殖了1000多亩鱼、10000多头猪,附近的一些“混混”经常偷鱼、偷猪,还打伤农户。江北农场派出所希望胡运积教他们练武擒贼。
胡运积就来到江北农场开设武馆。
他每天吃、住都在武馆,把武馆当作自己的家。
这个武馆在黄石城区和浠水县一带非常有名,叫“黄石挹江武馆”。
后来,胡运积来到大冶城区、大箕铺镇、金湖街办、鄂州市汀祖镇、蕲春县黄土岭乡、江西省瑞昌市、武宁县开馆授徒。
在大冶大箕铺镇开馆授徒期间,大箕铺镇八流村青年胡运安成为胡运积的得意门生。胡运积一点一滴地教胡运安,助他在湖北省散打擂台赛上夺得冠军。
在大冶城区开馆授徒期间,一位比胡运积大3岁的武术奇才许灵芝,拜胡运积为师。胡运积经常与许灵芝搭手,像中国咏春拳宗师教徒弟李小龙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