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26 22:19 
一个古代中原人都听不懂的赣语。还扯什么中原人后代?
东南亚华人和大量马来人结婚。有大量混血儿。这些混 ...
尔等侉子后代是时候看看自己是何等的侉子身份,这个论坛的坛主都是江西之后,你们这些侉比始终处于被统治地位。你这侉子倒是说说你老家老母和哪个北方游牧杂交了生出了你?
引用襄阳网友:相对于中原和江淮来说,江西仍是较为平安的区域,吸引了不少北方流人来此避难。如,赣境腹地的泰和县,当唐末战乱之际,“四方大姓避地者辐辏而至,曾自长沙,张自洛阳,陈、严、王、萧、刘、倪等族,皆自金陵而占籍焉,而生齿之繁,遂倍蓰于旧。”
于是,大批移民从中原、江淮、荆襄至赣北赣中进入这一地区,成为了“客家先民”。。。。。。。使唐末以来的北民南迁运动,象波浪一样地持续着。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有户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户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二县,共领4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户272,432户,南安军有户37,721户,两州军共记310,159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
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