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雷电天帝

楚庄王怎么就成河南的了?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25

主题

2248

帖子

24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6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8-26 21:5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冶猴子也抱唐宋时期的中原大腿了。呵

从八王之乱和永嘉之殤后,至五胡乱华。大量胡人融入中原。典型如鲜卑彻底融入中原。

你大冶猴子既然承认江西有唐代中原人血统。那你大冶猴子不但有鲜卑,羌,氐,等胡人血统。还有江西赣越,山越,溪越,等血统。
可见血统杂的连他妈都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2207

帖子

228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正统 发表于 2014-8-26 21:48
中国各地区之间原本就是不断融合的过程,何来的赣语成了高尚方言?赣民成了高尚民族之说? 再说了北方方 ...

孩子啊,南方官话,俗称西南官话,不比你北方官话差。自卑到极点不正是你们这些讲现在讲中原官话区的人吗?还华夏正统?你们这些然了杂胡之血的人,被尔等祖先歧视的胡人后代也配称正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2207

帖子

228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正统 发表于 2014-8-26 21:48
中国各地区之间原本就是不断融合的过程,何来的赣语成了高尚方言?赣民成了高尚民族之说? 再说了北方方 ...

说古江西人是百越的,尔等侉子后代是时候看看自己是何等的侉子身份,这个论坛的坛主都是江西之后,你们这些侉比始终处于被统治地位。
引用襄阳网友:相对于中原和江淮来说,江西仍是较为平安的区域,吸引了不少北方流人来此避难。如,赣境腹地的泰和县,当唐末战乱之际,“四方大姓避地者辐辏而至,曾自长沙,张自洛阳,陈、严、王、萧、刘、倪等族,皆自金陵而占籍焉,而生齿之繁,遂倍蓰于旧。”
于是,大批移民从中原、江淮、荆襄至赣北赣中进入这一地区,成为了“客家先民”。。。。。。。使唐末以来的北民南迁运动,象波浪一样地持续着。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有户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户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二县,共领4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户272,432户,南安军有户37,721户,两州军共记310,159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2207

帖子

228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26 21:48
大冶猴子,你到底读过书没?还是连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

衣冠南渡,最早指的是中原人南渡到江淮。也就江 ...

江浙属于江淮?孩子啊,有点常识吧。江浙人听到不骂死你这侉比,大爷就不信了!面对事实摆在眼前无力还击,开始作垂死挣扎,孩子啊,事实啊。全国人嘴里的马来广是什么?你前几天不是说广东人都是中原人之后吗?没隔几天怎么耍花招连你爹我都吓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9

主题

1508

帖子

163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38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4-8-26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冶心 发表于 2014-8-26 21:31
我家的族谱记载也是明朝从江西庐陵,也就是现在的吉安,迁徙到湖北的!但是这仅仅只是说明本人祖上曾经在 ...

湖北各地的地气都不一样,凭什么要求别人和你一样?    这句话应该送给地域分子们吧  请问 你是不是?       几千年的迁徙移民  大多数省分都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那你凭什么说襄阳人是侉子后羿呢?  这才是我关心的重点    先不说襄阳方言跟河南话的差异   你就敢肯定 你的家族历史中没有河南或者是你认为的胡人基因  连李世民都有五胡血缘 在这后来的迁徙中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都掺杂了你们认为低下的血  况且 汉族虽然南迁 但更多时期是把胡人抵御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带  而且襄阳也做出了抵御外族的贡献  而你引以自豪的先祖 只顾逃命了吧  又有何资格侮辱襄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2207

帖子

228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26 21:58
大冶猴子也抱唐宋时期的中原大腿了。呵

从八王之乱和永嘉之殤后,至五胡乱华。大量胡人融入中原。典型如鲜 ...

你这侉子倒是说说你老家老母和哪个北方游牧杂交了生出了你?
移民来源
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98

帖子

10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6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4-8-26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襄子弟 发表于 2014-8-26 21:48
大冶猴子,你到底读过书没?还是连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

衣冠南渡,最早指的是中原人南渡到江淮。也就江 ...

南徐州、南衮州、南豫州、南雍州、南兰陵郡、南东海郡、南琅邪郡,都是在汉水,淮河流域以及苏南地区。和江西没一点关系。正式因为中原人先到的这些地方,所以和这一地区的楚国遗民联合起来杀蛮,主要都是驱赶到了湖南以及江西以南的地区。先秦楚民,到了汉朝魏晋唐宋时期是为汉人,而不是蛮夷,请某些人搞清楚这一点。

刘宋元嘉庆二年(公元425年),“五溪蛮”起义,刘宋王朝派将军沈庆之进剿,将俘劣人口强行“迁于建唐以为营户。(28)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封建王朝对五溪地区苛勒重赋,规定每户“输谷数斛”。次年,荆州刺史沈庆之复“以讨蛮为名,大发兵力……,赕罚群蛮太甚,又禁断五溪鱼盐,群蛮怒叛(29)。如果你说的蛮族是楚国先民,那么荆州刺史沈庆之还会整天以杀蛮人为乐,最后官至车骑将军 ?

我们再看曹虎, 曹景宗不到二十岁时,父亲曹欣之因公事要出州,只带上曹景宗和几个随从,不料半路遇上了几百个蛮人,将他们层层包围。时曹景宗带百余箭,驰马四射,每箭杀一蛮人,蛮人大惊,遂逃散。从此,曹景宗以胆勇而闻名。曹景宗还颇爱读史书,每当读《穰苴》、《乐毅传》时,总是放卷叹息道:“丈夫当如是”(《梁书·曹景宗列传》)!

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溪州蛮”覃行璋率众反,朝迁的宦官杨思勖为黔中招讨使,“率兵六万往,执行璋,轩首三万级”(30)。

某些人自己甘做畲瑶苗人后裔,请不要把全体湖北人都带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9

主题

1508

帖子

163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38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4-8-26 22: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冶心 发表于 2014-8-26 21:59
孩子啊,南方官话,俗称西南官话,不比你北方官话差。自卑到极点不正是你们这些讲现在讲中原官话区的人吗 ...

襄阳也是西南官话  虽然我不太懂语言划分  但我能听出襄阳方言与河南话区别   最明显就是河南很多第四声开头的话 襄阳是以第一 二声开头   而且襄阳很多方言跟江汉地区一样 只是 声调比较轻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25

主题

2248

帖子

24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6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8-26 22:1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古代中原人都听不懂的赣语。还扯什么中原人后代?

东南亚华人和大量马来人结婚。有大量混血儿。这些混血儿说华语就是正宗华裔?

古代中原人和大量山越人结婚。有大量混血儿,这些混血儿说赣语就是正宗古中原后裔?

江西人核心风俗今天和东南亚人一样!
如:洗骨葬(二次葬)
二次葬就是祖辈过世了,等尸体腐烂后,把尸体刨出来,把骨头洗干净,从新下葬。
此风俗在中国汉族历史上和东亚华夏文化圈的日本,韩国,甚至蒙古都没有。
而江西人的二次葬却同东南亚人种的,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文化圈。

可见江西人的东南亚血统有多深。

汉族女人自古有裹小脚的陋习。而古代江西人除了城市少量中原移民有裹脚外。江西人几乎没有裹小脚习俗,显然这是古代山越习惯。

综上所述,江西人也就是少量汉人和大量山越人的混血后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2207

帖子

228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28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8-26 2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正统 发表于 2014-8-26 22:16
南徐州、南衮州、南豫州、南雍州、南兰陵郡、南东海郡、南琅邪郡,都是在汉水,淮河流域以及苏南地区。和 ...

孩子,我一直说古时荆楚国民是由三苗人所构成,和我们今天的湖北人没关系,而今天湖北人的主体是由古江西移民所构成。是你这孩子理解错误吧!  
移民来源
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