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号起,天门南站就要开行到武汉站的折返列车了,而且时间非常的理想。从武汉回天门,起个早床,八点多就可到天门过早,吃上一碗黄潭米粉、一个锅盔包油条,陪家人聊聊天,当天就可打转;天门来武汉就更好了,吃完早餐上车,十点钟就到了武汉,中午请别人吃个饭,办完事下午就可回家。安全、舒适、准点,不怕大雾弥漫,不怕大雪封山,省下多少油费、房费和精力。多好的事情啊!
抚今追昔,假如当初汉宜线不过境天门,天门的交通将会很不堪,更何谈开行这趟列车。个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与深思,这些经验教训不仅适用于交通建设领域,在其他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一、 发现机遇,有备而来
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由于长荆铁路积累的经验、信息渠道,使得天门对铁路的敏感性、迫切性很高。汉宜铁路酝酿之初,天门就关注事态的进展,在可能过境的几个地方中,较早地递交了申请报告,同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等基础工作,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这场事关天门发展大局的铁路竞争中,天门先声夺人,站住了先机。
二、 充满信心,敢于挑战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听说在方案研究阶段,设计院拿着几个方案来天门征求意见,市里安排徐姓同学接待,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了一句:“不会吧,哪能搞得赢别人?”搞得设计院的人无话可说。听说这个人后来又回学校去了。
之后,别同学及时调整了人马。安排了两个能力超强的本土大佬主抓铁路,又从各相关部门抽出最强的人马组成了铁路专班。东湖社区经常有人提起的铁办陈主任,就是一个头脑活络、豪气、重情义的狠角色。这些人不怕困难、敢于维护天门利益。听说有一次在北京开方案研讨会,天门两位大佬逼到第三方咨询专家的门口,警告专家: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们接受别人请客的铁证,如果今天你们不站在公正的角度评判,我们就要让你下不了台。把那几个书呆子吓得直哆嗦。
三、 求真务实,广结善缘
天门南站开通以来,喜讯不断。除了科学的设计、合理的站位等因素之外,也与天门对南站的热情爱护、务实地完善配套分不开。
天门南站来之不易,理应珍惜爱护。天门因长荆、汉宜、武天与铁路部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做一锤子买卖,对铁路部门非常尊重,沟通来往也很多。因此也获得了铁路部门的理解支持,做到了双赢。这种良性循环的局面,盼能促进武天城际尽快实施。
天门南站开通折返列车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天门能干好每一件事情,甚至可比别人做的更好。因此要鼓起信心,去争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