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509
IP属地:湖北省
|
本帖最后由 流水无情09 于 2014-8-31 18:11 编辑
现在只要打开网站,头条新闻就是哪个老虎又被打了。这样的新闻看多了,好象也没有什么感觉了,毕竟那些大老虎和我们的生活相距太过遥远,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影响有限。虽然也知道,打一个老虎胜过打无数苍蝇。但对我们这些基层老百姓来说,那些苍蝇才是最讨厌的,他们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直再想,腐败为何这样严重,为何苍蝇这样多?以前社会经历少,想不明白。经过多年社会磨炼,才想明白。这和我们的千百来的文化 有关。
我们这个社会盛行腐败文化。从小被大人灌输的观点就是,“娃子你好好读书,长大了好升官发财!”
从上幼儿园开始,大人为了让小孩上一个好的幼儿园,不得不拉关系走后门。等把孩子终于好不容易弄进一个象样的幼儿园后,平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让老师多关照一下,逢年过节不得不给老师有所表示。如果不给那些老师有所表示,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有可能被老师有意无意的忽视,这也是大人最担心的。很多大人也不想给老师送礼,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得到照顾,也只得违心的随波逐流。按道理,我交了钱你教育好我的孩子天经地义,但现在事情颠倒过来了,孩子成了一些无良老师生财的工具。比如为了多挣补课费。很多讲课内容在课堂上不讲,只有小孩参加了自己开设的补课班才讲。以致只有上了补课班的同学才能考出好成绩,这样的缺德老师在我们许多学校有不少吧。试想,我们小孩在这样腐败文化氛围中长大,能变好吗?文化都是潜移默化的,你给他种什么因,到时就会结什么果。
我们的家长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比如是当公务员的,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就得拼命巴结领导。平时象个狗一样俯首帖耳之外,逢年过节也要象孙子一样送几千上万的红包去孝敬上级。做的更极端的,有的会把家里有点姿色的老婆孝敬给上级领导享受。这样的新闻曾经报道过,网上都能查到。试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学好吗?他长大后如果当官不成腐败分子都难。
我也相信这社会也有许多人很正直,不喜欢低三下四,不喜欢溜须拍马。但这种人永远不要指望能升官,没有哪个领导会提拔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当自己的下级。提拔一个奴才多好,没钱花了,自然有人送上,想玩女人了,奴才也会去安排。正直的人在职场和官场永远是受排斥的人,人家都去贪污腐败,就你洁身自好,屁股不干净的领导对这样的人对你能放心吗?万一哪一天你去打小报告,他的丑事不就曝光了。
现在为什么盛行跑官卖官,那都是因为许多官员为了升官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不但付出了金钱,尊严,有的甚至把老婆搭进去了。你说他当官以后不卖官,不贪污受贿就不正常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了小官想当大官,贪污了百万就想贪千万,。因为他只有这样才会把以前损失的金钱还有尊严找回来。
一个社会盛行腐败文化是很可怕的,人人都想去以权谋私,人人都想贪污腐败。而腐败的后果都是我们所有人买单,凡是腐败严重的国家最终都会亡国。
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可以说数不胜数。
我们就从北宋说起,因为北宋王朝的腐败,才导致北宋灭亡,才有后来的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北宋1127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的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及灾难。事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据史载,有一万多北宋女人,其中包括皇妃和公主三千多人被金兵掳去军营当军妓。
明朝的腐败不但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也导致了后来的嘉定三屠。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因为有了清王朝的腐败 ,才有了我们现在还在纪念的中日甲午战争。因为有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才会发生1937年被日本人杀了三十万人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日语:南京虐杀事件、南京大虐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2014年6月10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请不要说腐败和你无关的混帐话了。腐败会导致亡国,亡国后普通老百姓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