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92|回复: 0

创新为魂 民生为本—— 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实践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872

主题

1118

帖子

158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89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天门市 2014-9-10 07: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本无形,落地才有力。“文化之乡”天门,让市民乐享一道道文化大餐,让文脉在群众中薪火传承……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我市已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近期,省政府申报我市为全国文化先进市。

  市委书记柯俊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天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始终高举服务惠民、改革创新两面旗帜,凝聚民心、激发活力,助推天门经济社会内涵式发展。”

  农民看戏,政府买单

  文化搭台、百姓唱戏,别样精彩。

  七月,陆羽广场流光溢彩,成为市民的欢乐海洋。

  持续整整一个月的第十四届陆羽广场文化月活动,以“亲民、爱民、乐民”为主题,被市民赞为史上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好评最多的“文化盛宴”。

  坚持举办了十四届的陆羽广场文化月活动,成为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响亮品牌。

  今年的陆羽广场文化月活动,17场演出,13场电影,5000多名演职人员,20多万人(次)现场观众,创造了多项全省之最。

  令人惊喜的是,活动中,不论是花鼓戏、折子戏、皮影戏,还是民歌、渔鼓、快板、大鼓或方言小品,都根植于群众创造;无论广场舞大赛、少儿歌舞还是电影专场,都有众多群众参与;“群众路线教育”专场,文明天门征文摄影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都是对民意的倾听,对民智的珍视,对民俗的传承,其间传递的深意正是“亲民、爱民、乐民”。

  农民看戏,政府买单,虽然财力并不雄厚,但市委市政府在文化惠民上舍得大投入。

  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中心地段,建设了东湖公园、陆羽广场、体育中心、陆羽故园、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全市将最好的地段留给了文化场所。

  在乡镇,有乡镇文化站,有乡镇文化广场,还有一大批活跃的文艺骨干,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舞台、有人带。

  在农村,在全市800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启动了农村智能小广播工程,投入500万元,2年内实现“村村响”,宣传的声音传到田间地头。

  为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每年坚持送戏下乡不少于200场,每年送电影下乡不少于10000场。农民看戏、看电影,均由政府买单。

  近三年来,全市在文化惠民上的投入达到5亿元。而去年,我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5亿元。

  全媒体问政,好声音不断

  点开天门网,开办3年多的“市委书记专属板”,在市民、网民中名气不小。

  “以前,遇到问题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发个帖子,问题就解决了。”不久前,网友“天门老乡”急需了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于是到“专属板”发了一帖,没想到市人社局和民政局第二天就分别给出了详尽的答复。

  “‘市委书记专属板’,给力!”网友“天门老乡”称赞。

  作为天门网络问政的第一平台,“市委书记专属板”成为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书记”,截至今年8月底,共收到网友留言19000多条,按时回复率100%。

  依托“市委书记专属板”,天门网还开办“在线访谈”栏目,30个紧密关系民生的服务部门,在网上与网民定期互动,网下对网民的建议跟进行动,建立网络问政长效机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而开办15年的市广电台《行风热线》栏目,每天一期。15年来,共接听社会各界电话近20000个,90%以上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近年来,《天门日报》还推出“网事”专版,天门电视台推出“网眼看天门”,通过关注网上热点和网民呼声,构建起报网台互动模式。

  如今,在天门,无论是通过网络、论坛、热线,群众的咨询、诉求和建议都能通达各个乡镇和党政部门,直至市委主要领导。

  报网台互动,全媒体问政,让群众有了说话、提意见的地方。心情舒畅了,好声音自然不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3年舆情白皮书显示,2013年全省出现重大舆情472起,天门仅占2起,在17个市州和直管市中占比最小。

  改革先行,开启活力之源

  天门文化底蕴丰厚,侨乡、棉乡、文化之乡、状元之乡、茶圣陆羽故里……在全国都响当当。

  但前些年,以文化为业的部分单位,几乎徘徊在生死边缘。

  数年前,花鼓剧团一些工作人员为了生存,甚至参加红白喜事唱戏献歌以赚取微薄的酬劳,职工的“两保”没有着落,更谈不上花鼓戏事业的发展。

  生存的压力,市场的变化,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盼,倒逼天门文化战线在全省率先改革。

  在花鼓剧团,2011年开始,种种变革如春雷炸响晴空——实现整体划转,成立了天门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率先实行团领导和中层干部民选,裁减冗员、全员聘用、以钱养事、有剧目有演出才能获得政府补贴。

  通过改革,市花鼓剧团甩掉了包袱、精干了队伍、提高了艺术生产力。2005年以来,送戏下乡1800余场,服务观众100万余人次,创收近200万元,被中宣部评为“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我市也由此被评为“全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突出贡献地区”。

  天门花鼓剧团“华丽转身”,天门花鼓戏也重整昔日雄风:参加第七、八、九届“牡丹花”奖评选,有6人荣获“牡丹花”奖;参加全省地方戏曲艺术节,有4人获奖;大型花鼓戏《茶缘》参加各类比赛,获得全省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体制改革中,我市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天门日报社成立了广告公司、印务公司和网络公司,市广电台将二级单位及机构整合调整为“一室四中心”(总编室、行政管理中心、新闻中心、技术中心、广告演艺中心),打破“大锅饭”,实行全员聘任,绩效挂钩。市电影公司、天门剧院、群艺馆等一批文化事业单位也纷纷转变作风,搞活内部管理,服务群众的质量因此得到提高。

  巧借外力,擦亮文化品牌

  宝岛列珍馐,天门开盛宴。2013年11月的湖北(天门)台湾美食文化周,天门蒸菜携手台湾美食,为客商和市民献上一场饮食文化盛宴。

  我市是中国蒸菜之乡,有着“天门九蒸”之说,但过去,把一道蒸菜做进全国餐馆的却不是天门。

  如何打响天门蒸菜的品牌?近年来,我市巧借外力,连续三年举办蒸菜美食节之后,今年通过积极争取,天门蒸菜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2》,进入国务院礼宾菜单。

  走进天门蒸菜美食街,慕名而来的外地食客不少。美食文化的魅力,在口口相传中不断被扩散。

  传千年茶韵,扬陆子遗风。2013年12月13日,来自海内外的近400位茶人茶商汇集茶圣故里,共同谒拜茶圣陆羽,纪念茶圣陆羽诞辰1280年。

  宣传陆羽文化,我市下足了功夫,从武汉迎回了全省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了茶产业办,建设了茶园,打造以陆羽故园为核心的陆羽文化产业园。有关陆羽的纪录片、宣传片、画册、论文集、专版,也一样不少。

  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从哪里提升?陆羽茶文化、蒸菜美食文化、曲艺文化,一张张文化名片,被陆续擦亮。

  年初,市委宣传部还成立了“天宣策”宣传策划小组,到目前为止,共召开9次策划会,对重点宣传工作进行策划安排,明确各季度的外宣重点,大打文化外宣牌,让上级媒体更多地关注天门、宣传天门。今年11月,我市将借助举办天商大会的契机,在省级媒体、中央媒体、境外媒体集中展示天门的形象。

  重振文化之乡雄风,任重道远,但思路已明:创新为魂,民生为本,擦亮品牌,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