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822|回复: 7

[灌水杂淡] 大冶市市情简介!(中共大冶市委 大冶市人民政府,2014年9月)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4-9-10 1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14-09-10 11:28:33
来源
: 新华网湖北频道
关闭

中共大冶市委 大冶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

    大冶历史悠久,有着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大冶撤县建市。全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现辖10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冶已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和黄石市基层考评先进县市。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30种。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华夏祖先在这里采炼青铜,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境内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大冶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跨区域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建国后,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采掘金、铜、铁矿石,使大冶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

    大冶是中国保健酒生产基地。劲牌公司是大冶的一家本土企业,2013年销售额达到66.92亿元,上缴税收17.87亿元。中国劲酒是中国保健酒的第一品牌,2007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劲牌”商标被认定为全国果露酒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大冶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08年,大冶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从此,大冶的转型事业由原来“自发式的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城市转型”,即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机制转型为动力,全面带动生态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通过转型,大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品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集群。

    大冶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2010年5月,大冶被列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大冶按照“三化同步、一体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带动、镇村联动、创新驱动,充分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一体化建设新格局。2011年7月,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大冶召开,大冶城乡一体化“一主三动”的作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2013年,大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5.9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1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增长22.98%;财政总收入60.1亿元,增长1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53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76元,增长12%。

    今年元至8月份,预计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5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7.3亿元,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298.4亿元,增长23.8%;财政总收入38.53亿元,增长5.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4亿元,增长9.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4亿元,增长15.1%。

今年以来,大冶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后劲增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冶市深化转型,不断增强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新区,大冶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全省高效节能换热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十强”之一。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要求,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园,目前已建成11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同时,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链招商,4月20日,我市在武汉召开了大冶生态建设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29个,投资额达到136.4亿元。7月,与博天环境集团签署了包括环保产业园、水处理项目、区域环境综合服务、环保产业基金等4个项目,总投资30多亿元。去年12月,大冶再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位居94位,较去年前进3位。    大冶市推进统筹,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启动了《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支持各乡镇按照小城市标准修编镇区控制性详规,各乡镇镇区控规完成率达到60%,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90%。以陈贵被列为全省“四化同步”试点镇为契机,加大对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对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每年给予1000-2000万元的贷款贴息,80%以上的用地指标供给乡镇,激发了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2012年度湖北“百强”乡镇中,我市6个乡镇分别排名第1、3、5、6、14、29位,罗桥街办连续三年荣登榜首、金湖街办前进4位,保安镇前进29位。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打造2个百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0家,建成规模化种养殖基地87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4个,带动8万农户融入种养加产业链中。继续巩固“挖万塘”、“洁万家”活动成果,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深入走访群众,聚焦“四风”,查摆问题,加强整改, 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回应农民群众的期盼。    大冶市改善民生,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 “五项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9.9%,新农合参保率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重特大疾病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坚持生态立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五小企业”整治工作,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抢抓工矿地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实施国土整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11个,大冶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并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复核。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开展“三无一满意”活动,大冶信访工作经验被誉为“枫桥经验的湖北版”。大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市”。 在35家部门单位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群众流程“两个重构”,全市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减少26项,保留108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工作日天数,由原来的平均4.19天降为4.02天以下。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文明新村、创十星文明户“两创”活动,去年全省“两创”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两创”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大冶市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完成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了开发区发展活力。抢抓灵乡镇、还地桥镇获批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按照“放活发展权、放足财税权、适当下放干部人事权”的原则,赋予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了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新投融资机制,启动发行16亿元城投类企业债券,组建5家投融资公司,融资标的过百亿元。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投融资工作的意见》,目前,已组建11家乡镇融资平台,实现融资6.09亿元。组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5.5亿元,降低融资成本近3000万元。    大冶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以争创“全国基层党建示范市”为目标,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促进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推进“四级四线”服务体系建设,对1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规范。大力开展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9个,调整选派党建指导员256名,成立了4个乡镇园区党委。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重用了一批思想解放、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干部,对部分市直部门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选派了14名金融副乡镇长,重点做好资金协调和金融服务工作。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了3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培养人选。实施了“百名人才引进工程”,从全国各地共引进5名政府高级雇员、20名副科级专业技术干部和181名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程序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坚持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目前,大冶市正在“百强”再进位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努力建设美丽大冶,力争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力争绿色发展走在前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规划公示制和管理“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一律不引进、环评不过关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排污不达标或偷排的企业一律关停整顿。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查处环境监管失职渎职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四大工程”,努力争创“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二是坚持产业强市,力争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坚持不懈做强工业,实施“亿元企业提升”、“小微企业进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程,推进园区生态化、产业集群化、技术高新化、生产清洁化、区域协调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着力打造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农产品品牌。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工旅结合”、“农旅结合”、“城旅结合”、“文旅结合”、“休旅结合”的思路,做大做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争大冶进入全国“百强”90名以内,努力实现镇域经济、市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三是坚持改革活市,力争创新发展走在前列。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联系大冶实际,着力在农村产权、金融财税、自然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社会治理、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环保与信贷挂钩的支持制约机制,整合资源枯竭转型试点项目资金,增强生态财政投入预算保障能力。对生态功能区内的矿山停止延期扩建,实行逐步退出机制。建立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办法,对限制开发乡镇提高生态环保考核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构建市、镇、村(社区)、组四级服务网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乡镇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乡镇和基层管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四是建设美丽大冶,力争和谐发展走在前列。以承办黄石首届园艺博览会为契机,重点建设“三带三美四园四湖”,着力美化自然环境;继续实行“五个零”制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和“最美大冶人”评选等活动,着力提升人文环境;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服务体系,着力维护社会环境;实施“百村示范、千湾整治”工程和“六边三化”清洁行动,着力改善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4-9-10 14: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大冶市委 大冶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

    大冶历史悠久,有着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大冶撤县建市。全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现辖10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冶已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县市和黄石市基层考评先进县市。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30种。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华夏祖先在这里采炼青铜,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境内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大冶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跨区域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建国后,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采掘金、铜、铁矿石,使大冶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

    大冶是中国保健酒生产基地。劲牌公司是大冶的一家本土企业,2013年销售额达到66.92亿元,上缴税收17.87亿元。中国劲酒是中国保健酒的第一品牌,2007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劲牌”商标被认定为全国果露酒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大冶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08年,大冶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从此,大冶的转型事业由原来“自发式的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城市转型”,即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机制转型为动力,全面带动生态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通过转型,大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品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集群。

    大冶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2010年5月,大冶被列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大冶按照“三化同步、一体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带动、镇村联动、创新驱动,充分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一体化建设新格局。2011年7月,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大冶召开,大冶城乡一体化“一主三动”的作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2013年,大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5.9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1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增长22.98%;财政总收入60.1亿元,增长1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53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76元,增长12%。

    今年元至8月份,预计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5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7.3亿元,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298.4亿元,增长23.8%;财政总收入38.53亿元,增长5.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4亿元,增长9.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4亿元,增长15.1%。

今年以来,大冶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后劲增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4-9-10 14: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冶市深化转型,不断增强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新区,大冶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全省高效节能换热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十强”之一。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要求,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园,目前已建成11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同时,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链招商,4月20日,我市在武汉召开了大冶生态建设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29个,投资额达到136.4亿元。7月,与博天环境集团签署了包括环保产业园、水处理项目、区域环境综合服务、环保产业基金等4个项目,总投资30多亿元。去年12月,大冶再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位居94位,较去年前进3位。    大冶市推进统筹,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启动了《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支持各乡镇按照小城市标准修编镇区控制性详规,各乡镇镇区控规完成率达到60%,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90%。以陈贵被列为全省“四化同步”试点镇为契机,加大对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对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每年给予1000-2000万元的贷款贴息,80%以上的用地指标供给乡镇,激发了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在2012年度湖北“百强”乡镇中,我市6个乡镇分别排名第1、3、5、6、14、29位,罗桥街办连续三年荣登榜首、金湖街办前进4位,保安镇前进29位。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打造2个百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0家,建成规模化种养殖基地87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4个,带动8万农户融入种养加产业链中。继续巩固“挖万塘”、“洁万家”活动成果,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深入走访群众,聚焦“四风”,查摆问题,加强整改, 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回应农民群众的期盼。    大冶市改善民生,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 “五项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9.9%,新农合参保率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重特大疾病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坚持生态立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五小企业”整治工作,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抢抓工矿地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实施国土整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11个,大冶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并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复核。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开展“三无一满意”活动,大冶信访工作经验被誉为“枫桥经验的湖北版”。大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市”。 在35家部门单位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群众流程“两个重构”,全市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减少26项,保留108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工作日天数,由原来的平均4.19天降为4.02天以下。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文明新村、创十星文明户“两创”活动,去年全省“两创”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两创”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大冶市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完成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了开发区发展活力。抢抓灵乡镇、还地桥镇获批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按照“放活发展权、放足财税权、适当下放干部人事权”的原则,赋予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了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新投融资机制,启动发行16亿元城投类企业债券,组建5家投融资公司,融资标的过百亿元。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投融资工作的意见》,目前,已组建11家乡镇融资平台,实现融资6.09亿元。组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融资5.5亿元,降低融资成本近3000万元。    大冶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以争创“全国基层党建示范市”为目标,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促进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推进“四级四线”服务体系建设,对1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规范。大力开展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9个,调整选派党建指导员256名,成立了4个乡镇园区党委。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重用了一批思想解放、能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干部,对部分市直部门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选派了14名金融副乡镇长,重点做好资金协调和金融服务工作。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集中选拔了3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培养人选。实施了“百名人才引进工程”,从全国各地共引进5名政府高级雇员、20名副科级专业技术干部和181名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程序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坚持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目前,大冶市正在“百强”再进位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努力建设美丽大冶,力争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力争绿色发展走在前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规划公示制和管理“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一律不引进、环评不过关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排污不达标或偷排的企业一律关停整顿。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查处环境监管失职渎职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四大工程”,努力争创“湖北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二是坚持产业强市,力争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坚持不懈做强工业,实施“亿元企业提升”、“小微企业进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程,推进园区生态化、产业集群化、技术高新化、生产清洁化、区域协调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着力打造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农产品品牌。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工旅结合”、“农旅结合”、“城旅结合”、“文旅结合”、“休旅结合”的思路,做大做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争大冶进入全国“百强”90名以内,努力实现镇域经济、市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    三是坚持改革活市,力争创新发展走在前列。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联系大冶实际,着力在农村产权、金融财税、自然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社会治理、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环保与信贷挂钩的支持制约机制,整合资源枯竭转型试点项目资金,增强生态财政投入预算保障能力。对生态功能区内的矿山停止延期扩建,实行逐步退出机制。建立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办法,对限制开发乡镇提高生态环保考核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构建市、镇、村(社区)、组四级服务网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乡镇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乡镇和基层管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四是建设美丽大冶,力争和谐发展走在前列。以承办黄石首届园艺博览会为契机,重点建设“三带三美四园四湖”,着力美化自然环境;继续实行“五个零”制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和“最美大冶人”评选等活动,着力提升人文环境;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服务体系,着力维护社会环境;实施“百村示范、千湾整治”工程和“六边三化”清洁行动,着力改善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0

13

主题

8040

帖子

808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8086

IP属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发表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4-9-10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0

主题

1778

帖子

223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3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9-10 16: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熟悉的地名介绍,上了新华网湖北频道,这对于大冶来说是一次宣传壮大自己的良好契机。
《庄子*大宗师》有云: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9-10 16: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k63025092 发表于 2014-9-10 16:07
一段熟悉的地名介绍,上了新华网湖北频道,这对于大冶来说是一次宣传壮大自己的良好契机。 ...

借中国乡村园博会之机,宣传大冶。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9-10 16: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食帖 发表于 2014-9-10 15:14
为大冶点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

你好猛!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0

13

主题

8040

帖子

808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8086

IP属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发表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4-9-10 2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