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9-15 2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相公大战其外甥 不知什么时候,曹坪来了一位曹大相公,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济困扶贫,深得乡民拥戴。
这一年,曹坪一带天旱接着水涝,方圆百里五谷无收,饿殍遍野,百姓吃野菜、树皮充饥。曹相公散尽家财救济灾民,又在家里用大酒甑蒸饭,大缸装茶,招待过往饥民,分文不收。穷人很感激他,四乡的人都去投靠他,不几年门下聚集了十几万人。
曹相公的义举惹恼了当地屯积居奇的土豪劣绅,联名上告他来历不明,趁着饥荒收买人心,居心叵测。地方官将他押进了牢房。曹相公手下的人一听,火冒三丈,一齐涌到衙门,打开牢房,将他救了出来。地方官即上奏朝廷说曹相公招兵买马,意图谋反。朝廷闻报大惊,派陈敬暄之侄陈岳飞率官兵前来捉拿。
陈岳飞本是曹相公的外甥,使一枝方天画戟,骁勇善战。曹相公见外甥统兵前来,便将开仓济贫实情相告,请他上奏圣上。陈岳飞早已受叔父密令,一定要置曹相公于死地,于是对舅舅施礼道:“外甥奉朝廷令缉捕舅舅,不敢徇私。”喝令手下拿下曹相公。百姓一齐涌进抢出曹相公,愤而言道:“朝廷奸臣当道,横竖是死,不如反了!”拥戴曹相公称了曹王。曹相公被逼上梁山,进兵与陈岳飞大战,尽管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但一群乌合之众,终究难敌训练有素的官兵。曹相公挺矛向前与陈岳飞厮杀,战了一百多个回合,招架不住,拖枪败走。陈岳飞穷追不舍,由曹坪追到金海,又由金海追到龙港。曹相公且战且走,退到龙港山下,前面横着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十八节的木桥,这时,天上乌云翻滚,一阵瓢泼大雨下起来。曹相公催促人马抢过河后,令人把桥拆了,依后脑山筑城拒敌。
陈岳飞追到河边,下令士兵搭桥抢渡。这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一丈,将树木都冲走了。桥搭不起来,陈岳飞只好命人马暂在山下扎营,自己骑着嘶风赤兔马,四处转了一圈后,想出一条计策,下令把几百面战旗,全部沿着河边插起来,诈称扎营,不再追曹相公了,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河叫“扬旗港”。
陈岳飞暗地里派出一支人马,绕道插进赤苍垅南面,截断曹相公登后脑山的道路。
曹相公连日与陈岳飞作战,士卒伤亡很大,他想先占住后脑山,再设法摆脱敌人。这天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曹相公刚刚走过畈头铺,远远听见前面有马在嘶叫。打探的人回来说:“只有许多马系在那里,却没有追兵。”
曹相公知道这是陈岳飞的诱敌之计,怕中了埋伏,只好又急忙撤兵回去。那战马嘶叫的地方后来叫“马鸣山”。
两天后,陈岳飞在扬旗港成功搭起几座木桥,全部人马过了河。曹相公抵挡不住,退到曹坪畈中间,前后都是追兵。这时,忽听十万人马一齐呐喊,各捧起一把土,转眼筑成一座土城来。陈岳飞下令将土城围个水泄不通。激战一日,这座土城终于被打开。为免一方生灵涂炭,曹相公在求得赦免无辜百姓之后,投井自尽。这口井因此称为“曹井”。
曹王殿的历史沉浮
曹相公死后,阴魂不散,化成一段樟木漂在朝阳河上。这时,小溪刘家有一位年轻媳妇正在河边洗衣,望见河水往下流,这段木头却向上游,游到了她面前,她用棒槌将木头往外一推,但一转眼又拢来了。她又往外一推,转眼还是拢来了。年轻媳妇感到奇怪,便对樟木说:“樟木,樟木,你如果有灵的话,就让我竹篮提水不漏,我就请人将你雕成神像供起来。”
话音刚落,只见樟木随着流水抖动了几下,仿佛是人点头一样。媳妇当真打了一竹篮水提起来,一滴不漏,这就是“竹篮提水”故事的由来。她立即回家将这事告诉丈夫,丈夫连忙赶到河边,将这段樟木抱回来。
到了夜里,樟木又托梦给夫妻俩,说自己是曹相公魂魄所化,请为自己修个庙,坐镇朝阳。夫妻俩醒来各自将梦一说,原来一模一样,这事便传开了。远近姓刘的人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在朝阳河畔上修起一座简易的庙宇,把这段樟木雕成曹相公的神像,作为刘家义祖,供奉在庙里,这座庙取名曹公庙。
明嘉靖年间,刘巨容二十八世孙、南昌府同知刘寿峤因奸相严嵩当道,朝廷昏庸,愤然辞官归田。见曹公庙已破旧不堪,他有感于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像曹公这样的侠义之人已难觅踪迹。为教化后人,他倡议族人捐资重建曹公庙。族人纷纷响应,在原址株林水口扩建起占地1500平方米的三重大殿,历时一年精心构筑,金碧辉煌大殿告竣。
大殿复建后,刘氏族人每年重九要唱十昼十夜大戏,以戏娱乐,以戏教化,以戏酬神。刘寿峤将曹公事迹上奏当朝,明世宗于嘉靖庚申年(1560年)追封曹全晸为曹宣王,永镇朝阳,故曹公庙改称为曹王殿。
清道光年间,兴国州知州高木龙来龙港办案,路过曹王殿,见殿宇庄严肃穆,不由自语道:“我乃一州之主不能称殿,一方之神岂可称殿?”不拜而去。轿马行不出半里,忽然腹痛钻心,高知州沉思:莫非刚才自语冒犯了神灵而招惩?于是又自语道:“曹王如有灵,即时止我腹痛,高某则即转敬香。”
言罢疼痛果止!于是高木龙赶紧回殿敬香,并赐匾,书“果然灵”三个大字悬于正厅。
曹王殿延至现代,历数百年。由于晚清的积贫积弱,民国的腐败统治,鱼米之乡的朝阳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附录
1925年,中共阳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林上村南山垅成立后,共产党员刘南川、刘杰山、蔡略贵等曾以曹王殿为秘密据点,发动工农点燃了朝阳、茶寮、黄桥三乡大暴动的烈火。
1929—1931年,何长工、李灿和彭德怀先后率领红五军四、五纵队和主力部队进驻龙港,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曾把曹王殿作过临时指挥所。
1939年,日寇铁蹄践踏苏区,堪为古迹的曹王殿被毁之一炬。抗战胜利后,刘氏族人捐资复修,孰料在“文革”时期被视为“四旧”拆毁,曹王殿再次沦为荒丘。
改革开放,百废俱兴。刘氏族人于1995年第三次捐款在原址上重塑神像,仿建殿宇。
来源:东楚晚报( 作者 汪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