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嫁到大冶都10多年了,还从没碰到过一个跟我同姓的。”昨日,记者来到新华路15号和娟的家。跟她聊起“和”姓来,温柔漂亮的她顿时侃侃而谈。
“我不是汉族人,我是云南丽江纳西族人。”31岁的和娟说,在她印象中,和姓都聚集在云南丽江,我国其他地方很少。“正因为这个姓少见,我每次办事时,‘和娟’百分之百都被写成了‘何娟’。我会立马帮他们纠正过来,我的姓是‘和平’的‘和’。”那位写错的人会立马不好意思地笑笑,“原来你是和珅的‘和’啊,那你跟和珅是什么关系?”“我和姓跟和珅没关系。”和娟调侃道,和珅并不姓和,他姓善名保,清朝历史上的豪商,因贪污过巨,被中国人视为巨贪,“我可不想跟他扯上什么关系”。
和娟小时候,经常搀着奶奶跟她讲和姓来源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祖先是姓木的,在木府做仆人。他做事勤勤恳恳又实实在在,木府老爷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他非常好。木府老爷在临终前,就送他一顶帽子帮他戴在头上,还将一个口袋斜背在他身上,让他去自谋生路。“祖先深刻地领会了木府老爷的意思:‘木’字头上一顶帽子不就是一撇,再将一个‘口’袋子斜背有身上,组合起来那不就是一个‘和’字?于是祖先当即改成姓‘和’了,希望将来的后代都能过上和和美美的生活”。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有340多年的历史。和娟自豪地说,“今天的木府既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招揽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他们在游览古城风貌时,信步跨入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又是我们纳西人为自己的祖先自豪骄傲的象征。”
与和娟聊起她的情感故事,她一脸的幸福,说,“我老公是我2001年在当地的丽江古城四方街打跳(打跳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流传于丽江、永胜、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傈僳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来的。”
“当年,老公在我们丽江打工。那天,一大群年轻男女都聚集在一起打跳,当时我就跟他一见钟情。”如今,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大冶话的和娟说,她们经过3年的相爱,两人终修成正果,她嫁到这里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