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乃食中珍味,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故有“一盘蟹,顶桌菜”的说法。吃蟹都要注意什么呢?不妨了解一下:
一,做到知彼
蟹的食疗作用:蟹性寒,味咸,有消食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蟹的营养作用: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二,做到知己
了解自己体质,下嘴不遭殃。蟹都不适合什么样的“馋嘴猫”呢?
1,脾胃虚寒者忌食。
2,风寒感冒(清鼻涕、清痰)未愈和一些皮肤疾病忌食。
3,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还是闻闻餐桌上蟹的味道就行了吧,只能看不能下嘴,属于忌食蟹。
三,怎么吃不“中毒”
蟹“中毒"在人体有什么表现呢?多见有:腹痛、腹泻、呕吐、荨麻疹等。那么说了半天胃口吊起来了,怎么吃才不”中毒“呢?
既然蟹为咸寒,那么用生姜末。大蒜汁来对付就行了,温其寒性,解其毒性。
另外要说的就是蟹的鳃,沙包,内脏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吃是一定要去掉。蟹应蒸熟煮透再吃,存放过久的熟蟹也不应食用。吃蟹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蟹肥时正是柿子熟的季节,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吃蟹不可饮用冷饮,否则更会导致腹泻。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吃不坏肚,营养和健康两者兼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