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72|回复: 5

[周边动态] 河北四川等四省10余万人因“吃空饷”被清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9-25 1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四川等四省10余万人因“吃空饷”被清理
发布时间: 2014-09-25 03:36:15  |  来源: 京华时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李云鹏



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虽经几轮清退,数字仍然触目,“官仓鼠”顽症曝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
空吃乱象挂名饷死人饷五花八门
编制,这个被定额化的稀缺资源,对不少人而言,是梦寐难求之事。然而,在一些“掌权者”手中,却异化为谋私的儿戏。从本人“空吃”,到利用职务便利让亲属子女“吃空饷”,都是本轮整治的重点。
根据审计、纪检等部门查处的情况,“吃空饷”者往往脸谱各异,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如: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未按规定核减或核销待遇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权力安插进编领钱的“挂名饷”等。其中,一些案例的荒谬程度更是让人瞠目。
判刑已7年,工资福利待遇“照旧”。
鹤岗市公安局原局长林胜先早在2007年4月就因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然而7年间,鹤岗市相关部门却以未收到判决书为由,一直保留其级别、工资待遇,导致其多得工资34.9万元。
“学生娃”挂名吃“皇粮”,福利“世袭”提前占位。
一些干部利用职权安插还在上学的子女到自己单位“占位子、拿票子”,如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上学时就端上“铁饭碗”;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富平县任副县长期间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工资关系;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财政局副局长罗世群的儿子高中毕业后违规招工进入区财政局二级单位,而后上大学。
隐瞒职工离职、调出、死亡等情况套取工资待遇。
河北邯郸市磁县去年6月专项治理“吃空饷”后,3个月时间便清理出“吃空饷”人员188人,其中死亡人员147人,工作关系调出41人。
>>案例
财政黑洞 违规违纪金额动辄过亿
“吃空饷”现象频现,已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2013年河南治理“吃空饷”,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9亿元。河北今年加大“吃空饷”资金追缴力度,截至7月底,共追缴回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
早在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2006年,当时的人事部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2007年,中编办、监察部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但时至今日,‘吃空饷’仍如同顽症,很难根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吃空饷在基层县、乡镇一级较为多见,不仅禁而不止,甚至有不少退居二线的干部“在编不在岗”,还成为升级版的“吃空饷”。
“倍增”的数字背后,是谁让“吃空饷”者有机可乘?
“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一个单位的编制人数、出勤状况、工资发放情况都有账可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单位相关领导,难道不知情?”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认为,“吃空饷”问题频出的背后是“权力包养”在作祟。
现实的案例也一再暴露出,一些“吃空饷”者虽不是相关领导直接权力安插,却是一些甘当“睁眼瞎”的权力庇护结果。曾经有“吃空饷者”被查出15年在编不在岗,其工资卡更是10次变动,工资及津贴涨了一倍。
更有甚者,一些“官二代”被安插进编制“吃空饷”,“发饷”单位领导“默契配合”。黑龙江前不久公布的案例显示,依兰县人社局违规将交通局原局长之女录用为交通局事业编制干部,且截至调查时一直未上班,现任交通局长到职后对此未作任何处理;2011年,时任山西忻州市静乐县县委书记女儿被指从入读大学开始在省疾控中心“吃空饷”5年,疾控中心负责人竟称“脱产学习”。
治理追责 司法部门应介入惩处
从全国部分地方公布的清查情况看,“吃空饷”人数并非小数。从个案的小概率现象到现在一查一大片,“吃空饷”缘何愈演愈烈?
“权力监管失范、查处不力、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从以往情况看,对“吃空饷”行为查处重视不够,处理也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所谓严厉惩处不过是党内处分、收缴所得等,这种“保护性”问责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容易导致屡禁不止、屡治屡冒。治理“吃空饷”,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应把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
辛鸣认为,治理“吃空
饷”从源头禁止“发空饷”更为重要。对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不力、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加大问责力度。
法律专家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此类“吃空饷”行为,已涉嫌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贪污罪。治理“吃空饷”的关键,司法部门应介入惩处,让“操盘手”现形。
据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9-25 19: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滥权养大“财政毒瘤”

“吃空饷”现象频现,已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饷”,清理出2.2万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9亿元。河北省今年加大“吃空饷”资金追缴力度,截至7月底,共追缴回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

“倍增”的数字背后,是谁让“吃空饷”者有机可乘,让这颗“财政毒瘤”越长越大?

“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一个单位的编制人数、出勤状况、工资发放情况都有账可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还是单位相关领导,难道不知情?”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认为,“吃空饷”问题频出的背后是“权力包养”在作祟。

“权力监管失范、查处不力、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从以往情况看,对“吃空饷”行为查处重视不够,处理也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所谓严厉惩处不过是党内处分、收缴所得等,这种“保护性”问责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容易导致“屡禁不止、屡治屡冒”。

问责应让“操盘手”现形

治理“吃空饷”,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应把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说,要从严追究“以权为亲属熟人谋私者”责任,决不能让问责成为“橡皮筋”。

辛鸣认为,治理“吃空饷”从源头禁止“发空饷”更为重要。对于人事、财务等监督管理不力、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加大问责力度。

法律专家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此类“吃空饷”行为,已涉嫌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贪污罪。治理“吃空饷”的关键,司法部门应介入惩处,让“操盘手”现形。

据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99

主题

953

帖子

1041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4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9-26 09:2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空饷的现象到处都是的,查起来黑人,应该查一个,处分一个,冒領钱款退还,然后按当时银行贷款算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0

1万

主题

1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50037

IP属地:浙江省

发表于 浙江省 2014-9-26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空饷就是诈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9-26 17: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董碧辉:给吃空饷者安个诈骗罪如何
  • 正文
  • 我来说两句(212人参与)


[url=]扫描到手机[/url]


2014-09-26 07:52:34
来源:综合 作者:钱江晚报 董碧辉

  • 手机看新闻
  • [url=]保存到博客[/url]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的这两句诗是对世相的很好注解。湖南永州干部陈景云应该对此感同身受,他曾经吃空饷7年,不上班领了20多万元工资,一直安然无事。等到他良心发现,在网上发布了忏悔书,自称诈骗国家20多万元后,事情就来了,他的工资被停发,而单位30多个吃过空饷的人,有的吃了10多年,没有任何人停发工资。
  显然,陈景云的遭遇不是对吃空饷的惩罚,而是对举报吃空饷的报复。这种报复来自于何方不问可知,一个单位有30多吃空饷者,这些人在一起显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可是相对于浩浩荡荡的吃空饷队伍而言,30这个数字显然只是冰山一角。据9月25日《新京报》报道,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
  10万余,这不折不扣是一股大军。而这还只是四省的数据,全国呢?只会更多。吃空饷这一说法原来是从军队流传出来的,饷者,指军粮及军队的俸给。军队吃空饷的历朝历代都有,几乎无法杜绝,但是从不停曝出的吃空饷的丑闻来看,如今在官场真正吃出了水平吃出了规模。有长期旷工但工资照领的“旷工饷”,长期请假却依然拿钱的“病假饷”,伪造人员虚报多领的“冒名饷”,瞒报去世继续代领的“死人饷”,一人领取两份以上工资的“多头饷”,等等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规模越来越大,屡查不灭,屡禁难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因何在?
  杜绝吃空饷显然不能依赖于陈景云式的自我忏悔,自己从那个队伍里跳出来。首先,吃空饷吃惯了,敢于放弃这么一块肥肉,自绝于蛀虫队伍的不要说绝无仅有,也纯属个别现象。再次,哪怕你在敌营卧底了7、8年,想反正对这些蛀虫反戈一击,事实证明效果是基本没有的。敌营铁板一块,岿然不动,可是你自己反倒伤痕累累。出来举报的陈景云说,“他们力量太强大了,现在已经不想举报了,我甚至有些要妥协,想过一点实在的日子。”倘若举报没有效果,举报者反而成了受害者,还有人会出头举报吗?
  从一些地方公务员吃空饷的数目来看,显然是令人震惊的。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一股既得利益者,不是一小撮,而是一大群。对于吃空饷的治理,一般也就是把侵吞的饷银吐出来,给个违规违纪的处分,棒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最后的结果就是治理吃空饷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吃的人多了,大家也都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底气。可假如罪不可绾,犯法的人再多再众也不应逃脱,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妨试试给吃空饷者以刑罚处分,在诈骗罪或者其他罪名面前,治理吃空饷的效果想必会好得多。


(责任编辑:UN639)原标题:给吃空饷者安个诈骗罪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9-28 16: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蒋随想:怎么吃进去的,再怎么吐出来,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处理吃空饷的惯常方式。除了追缴“白吃”的公帑,再无别的处罚,让一些人觉得没啥大不了,先肆无忌惮地“白吃”再说。本质上,吃空饷就是贪污,坊间早已呼吁吃空饷应以腐败犯罪论处,法律修改与实施却一直无动作。这究竟是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掣肘,还是立法者并未“高度重视”吃空饷腐败,很值得揣摩。高层提出,反腐败要苍蝇老虎一起打。显然,周永康、徐才厚之流可以归入“老虎级”,而数以万计的吃空饷者起码属于“苍蝇”范畴。苍蝇是要打的,是要被问罪的。否则,光是轻轻赶一下,蝇群还会有恃无恐地飞回来。这也是吃空饷屡查不绝、屡查屡犯的原因。
                                               (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