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曹茂海
陈绪海已经不记得这次是第多少次家访了。茗山这个70平方公里的山区乡镇,有二十九个村,十几年来,陈绪海走遍了每一个村庄。
天空湛蓝,清风和煦。站在洋桥水库堤坝上的他,望着碧波粼粼的湖面,仍清风吹拂。他双手捧起几口湖水,慢慢地吞进肚里,然后回到堤坝,坐在草坪上。
昨天,他去学校餐厅组织学生吃晚饭,然后送学生回教室自习。安顿好学生,他才回宿舍吃饭。再次回办公室时,他感到头晕目眩,双脚瘫软。他努力地撑住栏杆,鼓励自己要挺住……但还是倒下了,口中的鲜血喷到栏杆上……
师生闻讯赶来,手忙脚乱地将他送往医院。
到医院看望他的同学们说,闵兰马上要去南方打工了。陈老师逃出医院,带着同学们写给闵兰的信,第八次踏上了去章洪闵湾的路。
闵兰坐在板凳上,把信一封一封地拆开,先是默默地看,然后小声念,最后感极而泣……她一下子跪在妈妈的面前,大声哭喊:“妈妈,我要回到学校去,我要读书!”
衣着朴素的妈妈热泪涌出,她牵起女儿,对着陈绪海说:“老师,我再跟他爸商量商量,一定要送她回学校!”
陈绪海老师对她的承诺并不抱着十足的信心,因为闵兰去了又回,回了又去。这已经是第七次了。
“孩子还小,还没有到外出打工的年龄。你一定要让她回到学校!”离开章洪闵村时,陈绪海对家长说。
陈绪海随手捡起一块片石,弯着身朝银光闪闪的湖面扔去。十八年前,他还是个小伙子,随便一扔可以打十几个水漂,阳光下溅起的水珠形成一个接一个的转瞬即逝的虹,他很得意。这一次只打了闷响,他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他觉得有点饿了。
沿着山路,他开始往回走。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叫陈玲丽的同学。
他非常喜欢这个个头矮小的女孩。她懂事,沉稳,节险。每到周末,她带着弟弟和妹妹去鞭炮厂插炮引,然后拿回工钱做去学校的生活费。如果下雨了,没活干了,就带着一周的咸菜去学校。后来,妈妈生病了,陈玲丽辍学了……陈绪海去陈冠英湾家访,他对孩子的妈妈说:“陈玲丽的生活费我来想办法,你一定要让她上学。”
那是发生在十六年前的事情。刚分配到茗山中学时,因为财政拨款没有到位,陈老师两年没有拿一分的工资。跟他同来的两位同事,早开溜了。
陈玲丽复学,是陈绪海幸福了很多年的事情。“这次让闵兰复学,我必须坚持到底。”陈绪海对自己说。
大茗山,茗山人称之为母亲山。走在大茗山下,陈绪海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他是茗山人,生在茗山,长在茗山,扎根在茗山……他深爱着大茗山孕育的每一个孩子。
路过一棵古樟树,实在是有些乏了,他坐下来歇歇脚。十六年前,树前是三间低矮的瓦房,现在变成了钢混结构的小洋楼了。那次家访,他在那个低矮的瓦房中吃过饭,最好的饭菜,最清纯的美酒,他都品尝过。那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家长曾跪在孩子面前哀求:“儿老子哟,你就听听老师的话,让我省省心呀!”
一学期过后,那个孩子成长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干部……后来成为一个著名企业的高管。
想到这里,他着实有点饿了。从洋桥水库到茗山中学,有一条浅浅的河,清澈的湖水在缓缓地流着……陈绪海沿着堤岸慢慢地向学校走去。
明天是星期天,他决定带几个学生去章洪闵村,把闵兰连同她的行李一同接回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