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程正林 通讯员 卢正利)白米粑、高粱粑、千叶粑、苦荞粑充盈展台,琳琅满目;仙桃、石榴、鸡、鱼、龙、凤粑模图案,栩栩如生……9月26日上午,大冶市园博会陈贵镇展销点,一群来自武汉的客人将殷祖文霞印子粑摊位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边品尝着印子粑一边赞叹:“真不错!这些粑不仅造型新颖,而且晶莹透亮、入口黏而不腻、香而柔软,不愧为大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印子粑是殷祖镇山区农民历史上用来供奉“土主”菩萨的供品,后来演化成为一种民间文化工艺,成为当地群众馈赠亲朋好友的“土特产”。
“过去只是在报纸、电视里简单地了解到殷祖文霞印子粑,今天终于在现场看到了它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一位操江西口音的女士带着孩子边欣赏各种富有历史内涵的印子粑图案边打包购买。 当天,殷祖文霞印子粑食品工艺厂投放的100箱印子粑展品,被前来观展的游客“哄抢”一空,并签下2个意向销售协议。
作为殷祖镇唯一一家农副产品参展单位,殷祖文霞印子粑食品工艺厂负责人孙文霞表示:感谢大冶市政府提供了一个产品展销的平台,让他们结识了新的合作伙伴。下一步,殷祖文霞印子粑食品工艺厂将以诚信、质量、服务、信誉、共赢的使命为理念,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为大冶“生态立市、产业强市”锦上添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