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日,本报纪念大冶撤县设市20周年暨园博会特刊《影响大冶》正式出版。《影响大冶》采用铜版纸以新闻画刊的形式,通过《发展篇——设市之源》、《改革篇——活市之基》、《产业篇——强市之路》、《生态篇——立市之本》4个篇章共112个版面的专题报道,呈现我市20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昨日,正值首届黄石(大冶)园博会开幕,精心策划数月,凝聚着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大冶分社全体采编人员心血、智慧和汗水的《影响大冶》特刊与读者正式见面,并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本报以《影响大冶》为题,以城市发展思路为纲,以各行各业千帆竞渡的态势为目,惟愿实事求是审视奋斗历史,梳理发展脉络,传承城市使命,激发进取动力,让美丽大冶早日呈现,让千年铜都再放异彩。
昨日在开幕式现场,很多读者拿着特刊爱不释手,细心一页页翻阅。“《影响大冶》特刊立意高远,既有大冶撤县设市20年的前瞻性,又有媒体高度使命感的对接,报道富有理性、建设性和创造性,非常不错!特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容翔实、编排新颖、图文并茂,是市民、读者了解大冶20年发展变化的生动教材。”很多市委、部门负责人都赞扬“这是《今日大冶》目前出版的最好的特刊,非常具有收藏价值,是历史的回顾和记录。”
市规划局局长成国胜对《影响大冶》特刊赞不绝口。他说,此次特刊出版,非常的迅速、及时、适宜。纵观整个版面,既大气又清新,极具收藏价值。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实属佳作,也期待本报在日后的出版中能精益求精,越做越好。
作为本报忠实读者,曹俊看完《影响大冶》特刊后,连称“刮目相看”。他说,此次厚厚一叠的《影响大冶》特刊无论纸张的质量还是版式的编排,给人的感觉更像一本杂志,内容详实,分类清晰,实属上乘佳作,并表示会专门将其保留收藏。
“20年了,大冶撤县设市,这就是最好的见证;20年了,大冶的发展,这里是最好的说明;20年了,我这才知道自己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城市里,我相信,大冶的明天会更美好!”大箕铺镇徐娅彬说,特刊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让一些长期生活在大冶的老大冶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今后会更加热爱这片红土地。
热心市民尹莹说,今年是大冶撤县设市20周年,《今日大冶》为此编辑了纪念特刊,是为大冶撤县设市20周年、喜迎国庆献上的一份厚礼。特刊通过发展、改革、产业、生态4个篇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年来大冶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果,呈现的是大冶历经20年蜕变后经济迅猛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的新大冶形象,为市民奉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吴刚对特刊的出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上班就被这份精美的特刊所吸引,高端大气上档次,非常不错。”
时代改变着历史,历史由人民创造。
因为撤县设市,大冶迎来了设市以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以稳打稳扎的务实精神,在全省县市方阵中一马当先;因为城市转型等众多的政策性机遇,大冶以居安思危的责任感、高瞻远瞩的为政眼光和一以贯之的战略传承,一路风雨,一路奋进,一路辉煌,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的重大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20年来,勤劳勇敢的大冶人民用汗水书写出了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大冶,已经从昔日的小城逐步发展为文化灿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以独特魅力和耀眼的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