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上士

- 积分
- 593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
五 月 的 夜 空
徐 斌
五月的夜空是漫天的繁星,五月的夜空是诗情的散文,五月的夜空是情人的眼睛,五月的夜空是排比句般的大武汉。在武汉五月的夜空,我在自家的阳台上忧郁和深情地聆听,望着星空,那一刻,你便化成我的永恒。
准确地说,我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清泉弦音》的创作时间是1984年4月,那时我在湖大读大四,因为生病,我在湖医附一住院,住院治疗三个月。这期间,我的很多同学到医院看望我,我母亲也从长阳县城到武汉,专程去医院探视。每天除了药物治疗,就是医生开导,自己有个好的心态,争取早点康复出院,回学校。三个月后,我出院了,把一些简单的行李,一口皮箱,书籍和学习资料,还有被子和几套换洗的衣服收了一个提包,放在中文系办公室,也就是原湖大中文楼二楼的最靠边的办公室里。我回老家休学半年,到1985年3月,我在女同学陪同下,回学校。其实我当时病情也没有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只是求学和生活中遇见了一些靠自己无法解决的挫折和打击,更主要的是从小到大一直是顺境,完全没有自我防卫能力和抗挫抗打击的能力,所以生病,靠药物才能维持睡眠,每天处于神思恍惚和精力注意力不集中状态。休学以后,我也很少看书,就想把这段经历写成小说,就是回学校后,我的实习,论文答辩都过了,成绩是优良,我不得不感谢辅导员和系领导,他们对我一是特别关照,二是给了很好的环境。我只是等着拿毕业文凭,那时的说法是组织分配。分配决定命运,拿毕业文凭是没问题的,可毕业分配我心里就没底了。
到了5月,年级辅导员许老师找我单独谈话,有关毕业分配,她没有转弯而是直接问我:“留校,留武汉,你自己选。”我也不加考虑地说:“回宜昌,谢谢许老师好意,对我的关心。我谈了女朋友,在长阳公安局。”
就这一句话,就是这样简单,我学会了放弃,放弃当时很多应届毕业生羡慕的留校任教和在武汉工作的机会,回宜昌二次分配。
1985年7月,我参加工作,被宜昌地委教育局分配在宜昌教育学院。以后每年年终填写干部履历表和考核表,我都工工整整地填写:毕业院校:湖北大学中文系。学历:大学本科。学位:文学学士。专业:汉语言文学。参加工作时间:1985年7月。参加工作后分配单位:宜昌教育学院,任教专科班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大学助教,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函授年级主任,辅导员。1989年回长阳,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至今,一晃三十年。
我回想这三十年的简历时,觉得时间好快,什么也没做。每当我和家人朋友讲起来,他们就熟悉了,知道我想表述什么。父亲说:你的同学,高中的,大学的,一个班一个寝室的,还有和你上下铺的,现在都是厅级干部,是省直机关专工委主任和秘书长,机关大起点不一样,不要和同学攀比。妻子说,是你自己要回长阳的,长阳没有你的发展空间,你自己在县城里受了局限。她说这话多少带点委屈和无辜。女儿笑着调侃:你不回老家早是大学教授了,也不会在老家县城工作一辈子。现在说这些毫无意义,是学祥林嫂,嘴里就会说阿毛,我那可怜的阿毛哦。呵呵。
我终于找到可以反驳的机会,所以让你考事业编制回长阳当老师,你就考过了也不会来,就在武汉,在私立学校打工。
女儿说:我做艺术高考,学生都很尊敬我,我做三个月的工资待遇相当回长阳当一名乡村教师全年的收入,我为什么要回来。
我只剩下最后一张牌了,看来我和她妈妈在她大学毕业那年在武汉给她买一套房子是对的,女儿选择定居武汉,以后男朋友买房和结婚,不会离开武汉了。
再过三五年,我们安定下来,你们也就定局了。女儿说,这句话是真诚的。
不要五年,三年就够了。而我心里念的还是这一句:一晃三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