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41|回复: 1

虎尘:对《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批判性认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10 0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批判性认识
——虎尘文化随笔之六


做别人的枪手,比做自己的枪手更过瘾。枪手,在我个人看来:就是用自己的想象,构思别人的经历和阅历的一种替代写作性的方法。它不用看所谓“公开发表”和脸和面,只对“靶子”(即被写作对象)负责。不但银子高出了国稿酬标的,而且不用操心出版途中的“卡挤压”。

中国新的稿酬制度《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从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各种基本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都详细地标明了(当然也有更多的可能性,或或然性的“标准”占居其中)。其实,虽然有了新办法和新规矩的即将付出实践中,但是,仍然会出现稿酬支付标准的南辕北辙的反新办法和新规矩的问题和现象的出现。

文化,本质上是个抽象的东西。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工具,它的可塑性和橡皮性,在一定的质量程度上,是无法以度量衡来计量的。它不象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那样,可论斤斤计较,两两计量。因它的这一属性,就可能导致同一个文字类的作品,在不同报刊发表所付出的稿酬不一样。

名牌报刊之间有的居高,有的居低,有的居中,甚至不及于非名牌报刊。非名牌报刊之间有的居高,有的居低,有的居中,甚至不支付一个铜板。有的名牌报刊和非名牌报刊,有的名牌出版社和非名牌出版社,都有一个潜规则:能最大限度地对要出版的作品和未来要出版的作品能挑出毛病和找出刺来最好。挑出毛病和找出刺就是最大值地压低和降低稿酬。

它们最大的共同愿望是:作者不要稿酬最好(白用),或者给丁点儿是个意思。言中之意是:帮你出版了就不错了,上述是对一般所谓非名人而言。而对所谓名人而言,又是一副嘴脸。名人,对于中国的各报刊而言:是他们的父母,甚至于还要在父母辈上翻上几辈。把所谓名人当作他们的“祖宗”供着,这是中国出版文化中的特色文化。

文化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名人的文字作品,也就只有那么几篇,几部,几组,几章,几段,几句而已,要说其全部皆字字珠玑,就无异于放屁了。然而,即便是有人骂其“放屁”,而中国的各报刊,仍然会跟在“名人”的后面舐腚。有人会问:何以见得?答曰:同等质量的文字作品,在所谓名人和非名人之间的稿酬支付上,有天地之别。

譬如:名人每千字稿酬可得500至1000元以上,非名人每千字稿酬本可得80至300元标的的,可是到手的稿酬却降到30至50,最高也未达到稿酬标的的300元底线,更甭提未名和末名之辈了。如此类似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包括以前的报酬办法),在实践过程中总被异化:各自为阵,有章不循,有规不蹈,加之“文化”的“软弱性”的“橡皮筋”的特点,致使文字性作品无法诉诸于“衡量”的标准。

至于出现“剽窃”和“盗版”的种种现象和现实,与无法诉诸于“衡量”的标准的事实不无相干。好在科技时代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印刷为文字载体的文化产品,不再以传统的霸主形象主导文化了:多媒体时代给了文字表达和表现的无限空间。它不再以“奴隶”和“下人”的形象,专门饲候所谓文化名人了。

文字载体的转变和变革,是对传统性文化和传统性名人,以及文化性质的反动和重建。目下中国报刊之“肾虚”现象,目下中国出版之“肾虚”现象,实在与其稿酬的支付异化问题,有重大因果关系。那种既想立牌坊,又欲当婊子的恶心作态,是该到了反思和反省的时刻了。但愿那些从事所谓“高尚职业”的“文化人”,看到鄙人此文,有所醒悟和收敛。

0:15 2014-10-10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173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5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0-12 2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都是泪,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