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70|回复: 4

从烧树叶到用上天然气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10-12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烧树叶到用上天然气
(文/张才富)
    秋风起,树叶落满地,寒意来袭,在这深秋的季节,让我再次拾起儿时生活中那些记忆的残片,怀念着家乡那袅袅的炊烟。
    柴米油盐,柴是第一位,没有柴,火就烧不成。大集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就拿这烧柴来说,当地无山可砍柴,湖里的芦苇用作卖钱,烧不起。家户烧柴仅靠生产队分些农作物的桔梗,如麦草、谷草、棉梗,芝麻梗等。
    把分来的烧柴一捆捆地堆好,积攒多了,就用板车拉到窑厂去换砖瓦,一年攒一些,用来盖瓦房。平常灶膛里烧的只是些渣草,再就是捡来的柴禾。
    出门不弯腰,进门没柴烧。捡柴禾的范围之广,有铲草皮,扫树叶,割灌木,砍荆棘,就连地里的玉米、芝麻、高粱等作物割下后所剩下的桩子,也捡回家作为烧柴。
    家住汉江岸边,大风刮断防护林的枯枝,捡回家可作为硬柴,用于熬糖打豆腐之用。江堤上的草皮在冬天铲除后,第二年春天生长得一片嫩绿,草皮虽说是穰柴,烧起来的火力也旺。江堤的内滩防护林多栽柳树,外滩的压襟上栽有水杉和白杨树,秋风落叶时,都是扫树叶的地方,树叶中,以含油性的水杉枝叶最为熬火。
    那时没柴烧,家家户户扫树叶,每天早晨的出工前,大人小孩拿着扫把,争着地方扫树叶。常常是用扫把将地上落叶扫出界限,打成一圈,这块地就是自己的了,然后再一块块地扫起树叶,用大竹篓装好挑回。寒露霜降季节,落叶上附着薄霜,一担树叶看似轻,可上到肩上却非常沉重,一担树叶挑回家翻堤爬坡的,也不容易。
    树叶晒得越干越好烧,灶膛里的余火也很难熄灭。为节省烧柴,在锅里放适量的水,把中午吃的饭菜焐在锅里,以保持饭菜不会变凉。把陶罐放进灶膛里,用余温煨米饭,煨豌豆、煨鸡汤都行。
    锯板厂下来的锯末,粮食加工厂多余的谷壳,这些都是很好的烧柴。火要空心,烧这些渣屑少不了用带烟囱的炉齿灶,也叫省柴灶,昔日的村庄,袅袅炊烟,徐徐地回旋在屋顶,都不愿飘走。
    就说这锯末灶,找一个烂皮铁桶,靠底凿开一掏灰孔,装上炉齿,炉齿上的桶壁围一圈砖,填上稀泥,盖上铸铁的灶沿,就是一个锯末灶了。烧锯末灶省时又省力,不需往炉子里添锯末。生火前,在炉子中间放一短圆木棒或空酒瓶腾出空来,把其余部分填满锯末,压的越紧越好,然后抽出木棒后,用废纸或刨叶作引火柴,点燃锯末,炉子里暗火中带有明火,很耐烧。
    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条件稍有好转。随着那些烧柴草的小土窑的消失,人们都到烧煤炭的轮窑用现钱去买砖瓦。生火做饭用的烧柴多有余积,棉梗都烧不完,也就告别了烧草皮树叶,烧锯末谷壳的日子。
    湖乡没有煤炭资源,蜂窝煤在农村时兴也大约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乡下也有送煤的,随时可以买到。蜂窝煤只需加煤,而且隔夜也可以封炉子,如熄灭了可以夹一块没烧的蜂窝煤,到邻居家去过煤,免得生炉子烟熏火炝。乡下卖的蜂窝煤由于掺土太多,即使撒盐也跳不出蓝色的火焰,不耐烧,且价格又高,烧柴火还是主流。
    农民有了钱,盖起了楼房,厨房里用上了瓶装液化气打火灶,原来那些送煤的小贩改送煤气了。嫁姑娘也买二个液化气坛,电子打火灶做嫁妆。瓶装液化气随开随用,方便快捷,也干净。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少数村组开展沼气的综合利用,建起了沼气池。有了沼气才有了沼气灶,沼气灶烧水做饭比烧瓶装液化气省钱。沼气有利于生态村建设,但在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沼气始终难以推而广之。
    有了电真方便。农村电网的改造,灯泡更亮了。人们用电饭煲、电磁炉来做饭,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
    家乡将用上管道天然气,清洁的天然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造福家乡千万百姓的好事。安装了管道液化气,人们再也不会推着自行车,后面挂个空坛子去灌气了。用电交电钱,用气交气钱。一日三餐中因气坛子没气了而断炊的事,再也就不会发生了。有了管道天然气,分户取暖也将成为现实,冬天的居室,再不是屋里屋外一个样,让家充满温暖!
    从烧树叶到用上天然气,小小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家乡农村的变化。为了生活而奔波在外,思乡之情却在心头,如烟的岁月,记忆犹新的往事,依然还是那样的清晰。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奥林匹克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6

主题

4263

帖子

58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1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2 18: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锯末,烧谷壳都经历过。多数时候是烧靶子,我不知道这个字咋写。“久靶子”倒是童年最常见的。
小时候没羽绒服。没空调,没皮靴,但天气寒冷,河里面结冰可以站的住人。现在生活好了,倒很少见冰天雪地了。有时候反而怀念烧树兜,烧麻杆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7

160

主题

9100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199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10-13 00: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家里烧过锯末子,也老要帮屋地扎把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9

主题

1156

帖子

140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09

IP属地:江苏省南通市

发表于 江苏省南通市 2014-10-15 08: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開戶費太枯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7

410

主题

6122

帖子

8457

积分

东湖元老

沔阳州刺史特派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8457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10-15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在发生着巨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