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元辰

【秋同题竞赛】元辰之二:撵秋(中篇散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8

285

主题

1179

帖子

195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56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5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版好记性{:soso_e179:}
缓缓道来如涓涓清溪清澈、淌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0

主题

153

帖子

19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93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4-10-15 15: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用背篓背着孩子,后面跟着半大的孩子,画面充满着苦涩与艰辛,读起来令人心酸,唏嘘不止。。。美文,慢慢欣赏!
貌不足凭!才不足恃!爱不足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46

204

主题

2320

帖子

364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647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10-15 16: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不仔细地看了一遍,大家手笔!赞一个。有自传体的味道,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章节,在老的情节很真实,因为听到过别人讲。“会”可能是“回”之误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5 22: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瓌 发表于 2014-10-15 15:26
元版好记性
缓缓道来如涓涓清溪清澈、淌流……

多谢紫環。一些琐碎旧事,有劳法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5 2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落的莲子 发表于 2014-10-15 15:56
妈妈用背篓背着孩子,后面跟着半大的孩子,画面充满着苦涩与艰辛,读起来令人心酸,唏嘘不止。。。美文,慢 ...

多谢。是的,那就是我小时的情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5 22: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名元 发表于 2014-10-15 16:12
算是不仔细地看了一遍,大家手笔!赞一个。有自传体的味道,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章节,在老的情节很真实,因为 ...

手笔谈不上啊,记录一些旧事和飞速老去的感觉,为《七十自述》做准备。
错别字不少,因为改动就要重审,审掉补发很麻烦,不敢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5 22: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年磋磨
     1892年的最后一天,我到宜昌县委宣传部秘书科上班。秘书科三个人,科长孟干、秘书吴庆玉和我。1983年初,副部长郭大金交给我的第一个材料是起草宣传部长黄万胜的关于在全县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讲话,我当时感冒,在爱人单位百纺公司的宿舍刚换尚未收拾,我便以在家赶材料的名义,白天收拾房子,晚上连夜赶材料。把材料交给郭部长审阅,他作了少许改动,说行,就交给了黄部长。黄部长讲话后,长说小元的材料写得不错啊。他两是文革前毕业的大学中系高材生,没少写材料,而我的学历是高中,不免诧异。我说,可惜感冒了,白天不收房子坐不下来,赶得急了。黄部长惊奇地问,是说感冒和收房子写得还要好?我说是。在场的许多人哈哈大笑。他们第一次见黄部长表扬人材料写得好。接着全县组织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部长决定抽我去材料组换科长孟干回来。组长张桢静是位老同志,时任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很不满意地说,怎么换个不熟悉情况的新手来?我没吭声。后来我跟黄部长说,张主任不满宣传部给她派一位刚转业的新手。黄部长说,不就是办简报写材料嘛,你放手干,别理她。张责任性很强。随着工作的进展,我对所有让我过目的稿件,包括张本人的,都认真修改,并仔细讲为什么要这样改。宣传简报多次得到生育宣传月领导小组组长、副县长高秉琔的表扬。她就乐得其成地放手让我干。政府办公主任彭明吉看了简报和为副县长高秉琔起草的讲话、工作总结,也高兴地告诉我,你写的材料不错。
     下半年选为组织部任命我为宣传部秘书可副科长,负责文字工作。部里筹备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我负责部长的工作报告、县委书记胡开梓的讲话,老孟负责典型发言材料。1983年底抽调参加太平溪、邓村两个区领导班子的干部考核。日子过得平淡无奇。1984年“严打”,我随部长、县委书记下乡,负责部长和县委书记的讲话材料。那时稿子全是手写,有时写好来不及抄,领导也就照草稿讲,最担心字迹潦草领导认识,结果领导都认得,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1984年4月,组织部动员36岁以下的干部进大学脱产学习,我也报了名。头一年部长不同意,说你刚回来,用不着去学习。这次汇报时,黄部长正打电话,可能没听清就说行。到集中复习时,他说我怎么不知道,我说是那天你打电话时同意的。他说,你不需要学习,马上准备提你当科长。我说,进大学我等了18年,你就给我这个机会吧。他才松口。高考时,我以四门课361分、总成绩第一名考进话是中文干部专修科。1984年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进桂子山。进校后才知道,我虽然总分第一,因为把复习精力放在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上,语文成绩并不突出。有同学就说,哈哈,别看他总分第一,语文成绩不高啊,出去的时候不会还是第一。老师也公开地说,你们这批干部主要是来混文凭的,可大学文凭不那么好混,你们非得努力不可。这话深深刺激了我,暗想毕业时非拿个第一不可。但我不会死盯住考试,我懂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差什么不差什么。因此,在17门必考科目中,我主要是把已自学过的勾连贯通,使之系统,同时以图书馆、学术讲座为第二课堂,恶补西方哲学、心理学、比较文学等文学批评专业必须的空缺,还参加中文系学生会组织的书法、写作等活动。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坚持做笔记,重点学习老师治学的方法。复习的时候,老师指定的重点我读能被下,老师没指定、我以为是重点的,也经过认真准备,背得滚瓜烂熟,甚至选一个自己认为最有可能考的作文题写出3000字文章,然后背下来。写论文时,我在复述老师观点之后,总要另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便老师不满意也无法给低分,因为我的出新是在掌握了老师观点之后添加的内容,不是撇开老师的观点胡来。一次两个小时的开卷作文评析《牡丹亭》“游园惊梦”一节,我写了3000字的《青春的觉醒 内美的展示》,引用文学史上的人性觉醒、青春期苦闷、两性相悦中的心灵美等理论作为分析的依据。获得科任老师的大加赞扬,认为这种评析远远超过本科生,说明你们不是来混文凭的,是来获得真才实学的。短短两年时间,我如饥似渴地恶补欠缺的知识,努力开阔眼界,厘清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专业领地,不仅毕业考试总分仍为全班第一,而且书法获得全校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写作获得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本来三年的大专学习,压缩为两年。当时湖北全省县级单设政策研究室,县委书记高秉琔在县委常委讨论人员安排时,提议我任县委政研室副主任。报到后,政研室机构的编制文件文件尚未下达,人员暂由县委办代管。等候宣布的一个多月里,县委办主任郭大金根据高书记意见,安排我与办公室秘书罗有成徒步下乡,调查农村多种经济经营状况与干部群众意见。罗有成从农业局调县委办不久,担心下乡无人带路,食宿难以安排。我说不难,到乡镇先找分管领导,出示证明,说明来意,提出介绍情况、确定调查单位的要求,乡镇一定会安排。一个多月里,我们走访调查了四五个乡镇的几十个村组茶厂、柑橘场、林果场、药材场,深感多种经济分散承包到户后,经营状况远不如集体经营体制下的种管联产承包,只有组织起来,才能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把一家一户办不到的事情办好。调查后整理出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有综述分析、典型对比、效益对照,高书记听取汇报后,把来不及誊正的草稿要去,继续琢磨研究,逐步形成了像办工业企业一样开发权全县山地兴办农业企业,把多种经济培育成新型支柱产业的思路。1987年《求是》杂志发表高秉琔署名的文章《大力开发荒山,兴办农业企业》。这年秋天,县委发布正式文件,召开工作会议,拉开全县大规模开发山地、兴办农业企业、促进多种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序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山地开发和矿产开发成为县委政研室调查研究、课题组织、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的两大方向。为持续深化“双开发”,1989年秋在樟村坪镇召开全县“双开发”工作会议,并提出“村村三通(公路、电、广播)”和“边远山区进城办厂”两大配套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方向一直坚持到现在,为农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系统经验。
政研室宣布机构成立一个月之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赵宗荣出任政研室主任。满编时达到15人。初期赵主任主管全面,我分管调查研究、文稿起草、机关事务。增加易斌、刘建农、颜真梅三位副主任后,我协管全面,分管文稿起草和刊物编辑。1987年秋,我提议创办县委县政府机关刊物《西陵通讯》,为全省县级第一家彩印内刊。最初由我兼任责任编辑,一边跟书记下乡,写报告,一边约稿、编辑、划版、送审、跑印刷厂、跑财政要经费。当时宜昌只有一家彩印厂,四封在这彩印,内页在宜昌日报社手工拣字铅印。一年四期,忙得不亦乐呼。后来才安排一名副科级政研员任责任编辑,我任执行主编。1993年10月担任了县委政研室主任才任主编。至1996年11月调任县劳动局长,实际主编刊物十年。该刊最大的贡献,是培养和影响了全县办公室系统的干部,提高了分析问题和执笔写作的能力。
在政研室的11年间,个人系统学习和充实了社会调查、决策咨询、区域经济发展、中观经济管理、城镇建设与管理等学科知识,熟悉了基层社会结构、一二三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律、各行业管理基本规律,养成了关注新兴产业的习惯,为退修后业余从事创意策划尤其是项目策划奠定了基础。个人每年完成撰稿、编审、发表文字工作量,也是全室最高的。牵头完成了三届党代会报告、十年发展纲要,起草了若干县委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汇报材料和省、地重要会议典型发言材料。加班加点熬通宵是家常便饭的事。记得效率最高的一次,是我和科长宋俊雄合作,一个星期完成7篇调研论文,两篇由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省、地委政研室各采用一篇,地区科协研讨会采用三篇。11年间,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试论政研室主任领导能力的构成》《谈谈政研室情报信息的收集》《试论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试论乡镇企业精神的塑造》《农村科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城镇建设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识》《通过算账对比搞好农村基本路线教育》《科学推进农村多种经营产业化发展》等文,在兰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刊物和《乡镇企业报》全国乡镇企业思想工作研讨会、《科技日报》全国首届科技兴县研讨会、《南风窗》、《湖北宣传》、《湖北日报》发表和获奖。被省委、省政府采用的稿件,省、地委政研室采用和评奖的稿件,以领导名义发表的稿件,多得难以计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111

581

主题

1262

帖子

319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196

IP属地:福建省福州市

发表于 福建省福州市 2014-10-16 1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6 2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10-16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峰夕照
      1996年深秋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县委书记李德炳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坐在对面,说,你政研室工作了这多年,县委打算把你的工作调整一下,提拔却有困难,市委田震亚明确答复过了45岁他也没办法,只能平调,你看到那个单位好。我想了一下,说文联、残联就可以。李书记说,那不行,县委今后还要人写材料啊。我又说,党校也行。他又说,那里七八个当过乡镇书记的副校长,不好搞,建议你不要去。李是华师中文干部专修科高我两届的同学,毕业后任地委政研室副主任、地委副秘书长,又任秭归县委副书记六年多,1994年才来宜昌县任书记。我知道他心中早有安排,不好再提要求,就说,你看我到哪个单位适合。他说,劳动局人不多,局长在那里工作时间太长,准备安排到政府办当主任,你去那里比较适合。单位不大,却很重要。你是搞政策研究的,去那里我们比较放心。我说,听从组织安排。他说,你同意,就提交明天的会讨论,通气的情况先不要说,等文件下了在交接。
      星期一,县长陈华远代表县委和我正式谈话。他说,人都要老的,现在我代表县委安排你,你去那里还可以搞两届;不知道明天谁代表组织来安排我。劳动局不错,干部职工的素质比较高,单位基础比较好,去了和班子成员搞好团结,好好工作,有困难可以随时找我们。我说,感谢县委的安排,努力把工作做好,保证不捅漏子。
      提拔不提拔的事情我早已看淡。虽然1987年被列入第三梯队,先后参加过地委党校中青班、中央党委整顿提高班、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县级农业干部班等多次后备培训,但我前面等待提拔的人一大排,轮到我早过了45岁。尽管县委曾经争取,年龄限制在那里摆着,我压根不指望。不过,想到人老了,组织在为自己找退休单位了,心里不免一阵酸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个媚眼一杯酒,来不及大笑一声,就到终点站了。这种心绪,同1995年秋送儿子上大学时一样,想到儿子长大了,大学毕业就完全独立了,今后只是赡养与被赡养的关系,心就一下子被掏空。送儿子进大学后就发高烧了,去省委政研室报参加到工作会议时,赶紧找医院拿药,吃了药躺在宾馆的房间里天晕地转。
      一到劳动局,就赶上全国性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下岗。安置失业下岗职工,保障职工待遇,协调尖锐激烈的矛盾,成为全局上下的主要工作。只是方方面面的思想认识冲突太大,企业没钱为职工缴纳拖欠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认为劳动局不给企业减负;职工认为劳动局跟企业和政府穿一条裤子,把他们逼上绝路;领导认为老动局管得宽,定的补偿标准高;企业主管部门认为劳动局收的社会保险金多、安置职工的补尝金少。有时不得不跟职工拍桌子,乱闹不能解决问题,不跟劳动局谈,围得领导不能办公,最终还是要过劳动局这一关;跟部门拍桌子,是你主管的企业要改制,不是劳动局要改制,不补齐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险金改制就搞不成;甚至跟个别领导拍桌子,你说乡镇企业职工可以不交养老金,那么劳动局把已退休领取养老金的职工交给你,你看财政能不能给他们发养老金。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劳动局长是个软蛋,政策上不能把关,不能坚持管辖内企业一个标准,企业和职工就会永无宁日“翻烧饼”,破产、改制就会搁浅。以至市劳动局在派人到县劳动督办工作时,领导特意交待要派老同志去,宜昌县的局长政策熟经验多又有主见,非得要同样有经验的人才谈得拢。但我是出于公心,坚持原则,应用好国家政策,保持职工待遇政策的严谨性和连贯性,尽可能为职工争取利益。为此未少给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值得欣慰的是,当我把道理讲透之后,领导还是非常支持。比如,当时企业一困难,就找领导批条子要劳动局借保险金给他。我拿着领导的条子找到领导,问您觉得这笔钱借出去这个企业是不是就翻身了,再不会困难了?如果是,我不怕和领导一起犯错误,把钱借给他。如果不是,我建议不借。领导想一想,收回了条子。有个主持企业改制的企业领导班子,也同职工一样,集体到劳动局闹待遇。我说,改制企业如不经国务院批准,不可能享受国务院规定的破产优惠政策。你们如果认为可以,就把国务院批文办下来。办不下来,就只能从两种办法中选一种:或者按严重困难企业裁员补偿办法,领取最多不超过10个月的补偿金和24个月的失业救济金,最多可以拿9000多元;或者自愿自谋职业安置,按实际工龄领取每年一个月的补偿金,最多可以拿近两万元,不享受失业金。一个厂只能选一个办法。你们想一想,班子成员一般有三十年以上工龄,可以拿一万八九。虽然少,可比第一种办法多一倍。想通了带头签字。这个厂老职工多,新职工少,领导一签字,老职工跟着签,少数新职工也闹不起劲了。还有一个难题,是移民职工招工最长工龄五六年,按工龄每年一个月补偿,只有两三千元,显然不行。因而决定由企业将当初按每招工一人一万元的安置经费退还给本人,作自谋职业安置,比未招工就自谋职业的多2000元,不再领取每年一个月的补尝金。移民职工要求既领取补偿金有退还安置费,闹得不可开交。好在国家移民局的答复也是领取招工安置经费的不再领取每年一个月的补偿金,劳动局、移民局一起做工作,才形成惯例。
      更艰难的是一年到头为劳动局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着急。面对电信局、供电局、自来水公司咄咄逼人的费用催缴单,一筹莫展。不满意也得筹钱,如果真停电断水,工作停摆,乱象会更加严重。当时的财政供给体制是局机关纳入财政预算,按人头经费与办公经费两项核准财政拨款预算额度,行政收费按省物价局标准减半收取并上交10%给财政,剩余的由财政按项目用途拨付;保险局按上年基金收缴额度的1.5%提取人员和事业费用;就业局按上年收缴失业金额度的1.5% 提取人员和事业费用,事业收费按省物价局标准减半收取,上交财政10%后按项目用途拨款。财政每年压缩行政和事业办公经费10%,行政和事业收费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逐年锐减,省市劳动局还收回了一批原下放给县级劳动部门办理的收费项目,县劳动局必须交钱才能办妥企业和职工要办的事项。三峡工程移民、县内正常征地农民培训就业安置工作经费因移民、土管经费压缩不再拨付。这样,财政拨付经费年年减少,行政和事业收费项目严重萎缩,而工作量越来越大,收费项目的办事成本越来越高,局级机关和就业局可用经费严重不足,社会养老保险局提取的经费虽然充足,财政允许开支的额度却很小,而且社会保险工作离不开局机关,但局机关的工作经费却不能从社会保险管理费中列支。最困难的年度,劳动局26人,财政全额绝算支出经费仅55、58万元,人平2万多,是全县局级机关最低的。除去工资福利,水电、通讯、车辆、会议、差旅、办公、接待、修缮等微乎其微。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周勇带队了解机关廉政情况后,在领导班子交心会上说,没想到劳动局这么清苦,领导班子成员是廉洁的,也没条件搞腐败。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你们要加强青年干部艰苦奋斗的教育,咬紧牙关,共度难关。我们回去也把情况向领导汇报,尽量为你们争取一些支持。县长曾宪荣也在全县劳动工作会上说,劳动局过去是人人羡慕的单位,现在由于改制和经济不景气,非常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泄气,工作更加努力。大家要重视、支持、理解劳动工作,与劳动局配合,全面完成劳动工作任务。
      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保社会稳定,促事业发展,一直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两大重点。保稳定的重点是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扩大社会保险,促进社会就业,缓和社会矛盾;促发展的重点是开辟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程序,改善服务条件,完善失业下岗职工安置政策、加大待遇落实、培训安置就业和扶持力度。一方面大力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收、管理、发放;参与企业改制,逐人落实职工待遇,协调社会矛盾,顺畅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职工档案结转;加大劳动力市场秩序管理、拓宽记就业渠道、组织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并跟踪服务、开展培训提高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争取上级扶持,筹措资金新建了劳动就业学校、计算机培训中心,修建了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和就业培训中心。在我任职的五年中,尽管形势艰巨困难,全县劳动保障事业并未停滞不前,反而一直走在全省现实前列,县政府和劳动局年年受省市政府和劳动部门表彰。据说,我担任局长后的第四五年,到组织部报名要求安置到劳动局当局长的就有20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