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虽然现在还未进入深秋,但我市部分企业已明显感受到寒风扑面——贷款前所未有的艰难,令民企老板们如坐针毡。
长期以来,银企本是鱼与水般相互依存,但如今陷入了微妙僵局。还贷逾期,老板频玩“失联”,“一朝被蛇咬”过的银行仍处在后怕之中,在发放贷款时万分谨慎。
为化解这一僵局,10日,市工商联、劲牌公司主动邀请我市14家银行及13家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盼双方能敞开心扉交流,携手共渡时艰。
“十一”期间,一家银行三客户“失联”
“‘十一’期间接到3个‘失联’电话。”在当天座谈会现场,一直面色严峻的湖北银行黄石分行行长石云送无奈地称,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而无力还贷,导致银行背负很大的压力。
今年“跑路”的老板增多,让他备感压力。他称,最近最怕听到的是基层业务人员汇报企业还贷期到了,却找不到人。
交行黄石分行行长万圣君也感同身受。他称,他更难以接受“跑路”或“失联“的背后:在银行的几百万元贷款,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之下还隐藏着上千万的民间借贷。
而作为我市中小微企业坚强后盾的担保公司,受伤更重。黄石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董事长马克和称,去年以来不良贷款直线上升,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成立12年有着政府背景的这家担保公司来说,10年前的不良贷款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糟糕的态势可能会持续。马克和分析,从目前担保公司所掌握的情况看,预计在今年元旦至春节期间,还会出现几家企业老板“跑路”。
银行要完成贷款任务,又要控制风险,这让多家银行表示压力山大。几家银行称,几乎都感到上级审批贷款变得极为严格,屡屡被告之“暂缓”。
一笔贷款,有的要从春天等到秋天
“本来1周就可以从银行贷到款,但现在1个月还贷不出来,有的要从春天等到秋天。”大冶矿业商会会长曹洪俊焦灼地说,中小微企业贷不到款,无奈铤而走险向民间借贷,利息高得惊人,无疑又让企业背上沉重负担。
他认为,为社会创造超过大半税收和就业机会的民企不能垮,在此关头银行应该有所担当。“民企一般只贷几百万,不多,但是确实是雪中送炭。” 他言辞恳切地说。
最近听说银行对化工企业不再发放贷款,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再华心中惴惴不安。他认为,困难时期往往是行业的整合期,银行应深入调研,审慎判断和挑选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而非一刀切。
对于银行的审慎,有的企业家也表示理解。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文平称,钢铁行业经济下行后,的确暴露出一堆隐藏的风险。他认为,目前企业首先要做的是不要盲目扩张,增强信誉意识,合理规划资金,否则不仅害了企业自身,也连累了银行。如少数企业老板贷到款后买豪车、大肆挥霍,明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婚姻”中企业的种种表现,各家银行负责人五味陈杂。有银行指出,前些年银行贷款宽松,不少企业过度负债,盲目扩张,目前明显可见资金链短缺或断裂。这种现象在经济上行时不容易显山露水,但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显为易见。因此企业应摒弃浮躁,合理规划,适度发展,在必要时要有断臂求生的勇气。
还有银行抱怨少数企业的诚信度不乐观。如有的企业信息不透明,申请贷款时送的是假报表,银行不得不让中介机构对其进行核实。
还有银行指出,银行始终会记得“小心行得万年船”,对于没有抵押的担保贷款,银行按照上级银行要求压缩贷款额度以抵御风险,也在情理之中。反过来,银行并非要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对于没有能力还贷的企业,给其发放贷款是不负责任的。
银行呼吁,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在中国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如何化解银企这一僵局呢?
多家银行指出,迫切希望政府、银行及监管机构、企业和担保公司一齐直面和共同研究当前问题,共同抵御风险。他们还建议借此时机能在银行间建立互通机制,同时建议企业应更加诚信,信息更透明。
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将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再次召集各方座谈拿出方案。他希望银行能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同时企业应讲诚信到期还贷。
多家银行承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非常乐意为企业雪中送炭。其中农行黄石分行表示,目前该行为解民企贷款燃眉之急,已制定出了限时办结制度、会商制度等,让办贷提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