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89|回复: 0

[时事评论] 郑成林:甘当群众的“经理人”

[复制链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发表于 广西河池市 2014-10-16 10: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向征 殷珂 通讯员 卫学平)一栋栋依山傍水的小别墅,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空气中时不时飘来沁人心脾的谷酒之香……13日,灵乡镇曹铺村青山绿水的乡村景色让记者眼前一亮。
   多年以前,村民大多住土巴房,饮用山泉水,许多年轻的曹铺人为谋生计成群结队外出打拼,而郑成林也是其中一员。20岁出头就开始经商的他不仅当了几年米店老板,更是在积累一定积蓄以后搞起出租车营运,年收入近20万元。
   2007年,劲牌有限公司毛铺酒厂三分厂落户曹铺村,这让郑成林看到了商机,他回乡组织部分年轻力壮的村民,成立了劳务公司,为酒厂提供顶替班业务,工人每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郑成林的成功致富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在村民们的强烈要求下,郑成林参加了村干部竞选,并且以压倒性优势参选成功,成了曹铺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当家作主当知柴米油盐贵。面对一个“空壳村”,郑成林毅然做出决定,将自己的劳务公司转给村里集体经营,并拓展了酒糟业务。从此,郑成林一肩挑着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着村集体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随着郑成林的劳务公司转入后,曹铺村年集体收入一下从负债6000元变成净收入过5万元,让该村在毛铺山区第一个从“贫困”的阴影中走出来。
   58岁的郑霞云是村劳务公司一名工人,“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资,村里还为我交了保险,没想到快60岁居然成了吃‘公家饭’的工人。”
   而今,7个年头过去了,村里的劳务公司已经发展为80多人的队伍,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80万元。
   在郑成林的眼中,群众是一切的根基,村干部要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在得知85岁的村民孟宪宝由于大儿子去世,小儿子瘫痪,一直靠低保为生后,郑成林安排村干部定期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质;在听闻村民陈国安不幸患病后,郑成林带领党员干部为他筹集资金18000元……这些年,村里将所有的贫困户列为帮扶对象,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天灾人祸相互帮忙。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里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面貌;投资新建了组组通水泥路,连接了全村12个村组;修建自来水工程,使自来水覆盖了全村60以上的人口;累计修建长达4000米的引水沟渠,保障农作物的灌溉。
   如今,曹铺村在郑成林这位职业经理人的带领下,“空壳”状的村集体变得富裕起来,同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公益事业得到逐步完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点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从大山里走出,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走上致富之路,郑成林无疑是成功的。而他更成功的是,7年的时间里,这位群众经理人选择牺牲自身利益来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在曹铺村人眼中,他无疑是心目中的“好支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