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15|回复: 2

[时事评论] 田禾:一辈子在写故乡的诗人

[复制链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发表于 广西河池市 2014-10-22 1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楼主| 发表于 广西河池市 2014-10-22 15: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冯升文/摄


10月17日,因为金山店镇诗词楹联书画学会的正式成立,记者有幸见到回到家乡的田禾,一头花白头发的他与人讲话总让人很亲切,谈起他自己,他的第一句话便是,“我热爱故乡,21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使我走在哪里都觉得故乡和我在一起,我一辈子都在写故乡。”


不幸的童年生活成了创作的感悟

故乡永远是诗歌的“根”

1964年,田禾出生在金山店的一个偏远小村子——张山吴。讲起自己这段童年生活时,田禾的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因为其家庭境遇非常不幸和悲惨,母亲是一个长期精神病患者,奶奶开始只是一只眼睛失明,后来,可能是因为经常流泪和烟熏所致,另一只有点微弱亮光的眼睛不久也看不见了。田禾说,“家中本来有兄弟六个,我排行老大,父亲养不活,把最小的弟弟给人抱养了。但家里还是非常的贫困,我初中没读完便辍学了,后来,三弟因无钱治病而死亡,不久,二弟患精神病失踪,四弟12岁时溺水身亡。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父亲差点被压跨了。”

田禾印象里的过年,便是大年三十那天,父亲买一斤猪肉,把肥肉切下来炼油炒菜,炼干的油渣给他们兄弟一人分两块。剩下的不到半斤瘦肉,留着过年招待客人。“亲戚来了,父亲就用那块瘦肉招待他们,但一般,他们都是端一下碗,甚至连水也没喝,就走了,父亲就把碗里的肉拣出来,用水一涮,一洗,再招待下一位客人,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再不会有客人来了,父亲才分给我们兄弟吃。”

那时,村子落后、贫穷、闭塞,四面环山,资源贫乏,农民世世代代就靠种地为生,再没有任何其它的收入来源。但那个村庄的村民都很朴实、善良、厚道,虽然过去大家过得都很贫穷,过得不容易,但很团结。在多年后,田禾专门写了一首题目为《乡亲》的诗。田禾称,“故乡是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我现在深居在喧嚣嘈杂的大都市里,但我每天一睁眼一闭眼一样能触摸到乡村的呼吸、乡村的疼痛、乡村的苦难和乡村的温暖。”记者看到,在田禾写的《喊故乡》中这样写到,“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我只能写,写不出来,就喊/……用心喊,用笔喊,用我的破嗓子喊/只有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故乡才能听见我颤抖的声音”。

对自己的家乡,田禾满怀情感,如今,他已经捐款为家乡修建多钟基础设施,并在大冶教育局设置“田禾教育基金”用作扶持贫困学生。

一本1.25元的《诗词基础知识》

改变了他的命运

说起写诗,最开始田禾是因为受学校里几位热爱古诗词的老师影响,渐渐喜欢上写诗。而真正让他走上这条路的,还是当初其堂兄买给他的一本《诗词基础知识》,这本书成了田禾的诗词启蒙书。

据田禾介绍,那时候,堂兄在镇上上高中,星期六,他从镇上回来就邀我相聚,有时带回一些有关诗歌的报刊和图书给自己。但没想到,有一次堂兄到新华书店花1.25元,买了一本《诗词基础知识》给田禾,这令他记忆犹新。采访中,他向记者解释,那时候的1.25元是个什么概念,“在当时,我们可是连两分钱一盒的火柴都买不起呀!1.25元可以买一大包火柴,我记得当时的盐只卖0.15元一斤,1.25元可以买七八斤盐。而堂兄花了这个钱,就意味着他一个多月不能到学校的食堂里打菜,每天只能吃两瓶从家里带的,开始慢慢发霉在慢慢变味的腌菜。”

得到那本书后,田禾每年对照着给村里写对联,还写一些诗词向报社投稿,第一篇诗词在当初的《黄石日报》发表了。田禾说,“很多年过去了,我曾经看过的书可能都找不到了,但这本《诗词基础知识》我一直保存着,很久很破了,用牛皮纸包了好几次。”

1985年,田禾当时在村里的打工的厂倒闭,便一个人跑到了武汉,举目无亲,想起《未名诗人》上“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成立的消息,就去了诗歌学会打杂。“当时没有工资,只给一个睡觉的地方。买了床,买了点日用品,只剩下几十块钱了,那半年,我每天就吃5个馒头,喝几碗白开水。庆幸当时的诗歌学会会长饶庆年收留了我,从此踏上了诗路。”


诗歌是他永远的坚守

放弃了生意成为一个职业作家

1988年,田禾工作的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由于种种原因,上面把它撤了,从此走上了打工生涯。那时候,他在一家图书发行公司打工之余,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将那些卖不出去的书收过来,用自行车运到各个书摊,每本书赚2毛钱。“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我就自己开书店,自己开公司,自己经营,用诚信和真诚,最后算得上是成功了。”

在工作之余,田禾把每天的生活感受、心灵感悟和对社会的理解、认知,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他说,“如果突然写出一首自己很满意的诗歌,比我白天做生意赚了一大把钞票,还要快乐,还要幸福,还要有成就感。”当时他的诗歌在报刊上不断发表,又选入了各种年度选本,获得了各种奖项,我知道我的诗歌得到了社会和更多人的认可、肯定。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田禾调入了省作家协会工作,直到2005年,田禾成为了省作家协会的一名专业作家后,便将当时红红火火的生意丢掉,离开生意场,告别了商界。田禾说,“那时候,我做生意一年所得的收入,比我10年甚至20年30年在作协所得的工资还要多,可能一年的收入就够我吃一辈子了,但是生意只是为了生活所迫,为了温饱,真正的精神粮食还是写诗。”

田禾说,“我对文学的理解有四句话,生活的厚度、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灵魂的高度。”追求文学,首先必须爱好文学,而且要从骨子里爱好文学,对文学有一种高度的热情,如果你再有一点文学天分,相信你的心血一定不会白费,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文学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不平坦的,不可能走得顺风又顺水。生命是脆弱的,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在坚持和坚守中勇敢前行,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抛弃,不妥协,不气馁,用心灵去感知,用生命去追寻,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小说和诗歌。采访最后,他称,“很高兴在自己的家乡参加文化活动,对家乡有这么多的人热爱文学而自豪。”


链接


【个人简历】

原名吴灯旺,1964年出生于大冶金山店镇,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诗集《温柔的倾述》、《喊故乡》、《竹林中的家园》等11部作品。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刊》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中国诗歌学会“首届徐志摩诗歌奖”、《十月》年度诗歌奖等多种诗歌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副院长、专业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表出版,其中《喊故乡》等作品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5

主题

6573

帖子

656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66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10-22 22:0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人对土地的眷念是城里长大的很难理解的,一种乡愁,越老越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