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作为黄石地区的一个普通乡镇,还地桥仅有10多万人口,但是其辖区六所中学的中考教学整体质量却长期稳居大冶第一名,甚至超过了生源更好的城区中学,并在2014年成为黄石唯一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的单位。近日,记者就高效课堂建设采访了还地桥镇中心学校校长黄三民。
“核心能力”
突出知识学以致用
黄三民校长向记者介绍:“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立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变革,在提炼还地桥已有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适合本镇教育发展的‘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式课堂教学模式’。”
据介绍,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式”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突出学生学习的能力,体现核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突出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从教学过程(课前预设、课中生成、课后反思大三环)、学习过程(先“学”后“教”再“用”小三环)的三环互促出发,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在谈到“核心能力”这个话题时,黄三民校长认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存在分数至上、唯知识论成为课堂主旨等问题,大量机械的识记、题海战术禁锢了师生的思维和视野。实际上,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
为此,该镇克服乡镇师资力量薄弱的不足,建立了镇级、校级、年级三级集体备课组,从全镇抽选多位骨干教师组成镇级备课组,经过四级“四备”最终形成“定案”。
为了能让“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全镇更好的推行应用,镇中心学校还成立了镇级核心管理团队,组成了学科中心指导组,借助自主研发的课堂观测诊断量表,对全镇各学校各学科进行科学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和老师是合作伙伴
目前,国内教育界一方面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流行,校外辅导班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在校学生面对分数,生活单调、精神压抑、缺乏幸福感。但是当记者走进还地桥的校园时,入目的处处是读书学习、交流讨论、运动竞赛、音乐舞蹈,这些美好的元素构成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老师就是我们的朋友。”记者在采访时,问及一位姓胡的小朋友对老师的印象,这位小朋友如此回答。
“三环一体的‘三环’,每个环节都要求师生共同完成。”黄三民告诉记者,“课前,学生自学感知、小组合作解析,整体把握新知环节。在这里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探究,与学生或小组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上课的时候,教师充分体现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或小组充分展示、发现问题、对抗疑难点,最终提炼出知识的本质。”
黄三民告诉记者:“只有基于情境的有效教学,才能促进教师不断内化教育教学知识,以此来解决其中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师评价相比,更具真实性,并与课堂动态发展密切相关,更接近于素质教育的本质。”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
走进还地桥镇中学,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厚德尚勤、志远业长”八字,在这质朴的语言和苍劲的字迹里,凝聚着学校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既是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是注重品德修养、期待学生长远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
“高效课堂,同样需要校园文化的深化。”黄三民告诉记者,“比如说我们的校园绿化、黑板报、宿舍文化、后勤服务、家长学校、师生礼仪等等,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和延伸。”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名誉教授贾馥茗在其著作《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中指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要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这句话在黄三民的理解中,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并使其能够健全人格、完美人性,达到幸福人生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既要掌握生活的知识和生存能力,又要掌握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懂得感恩、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黄三民校长如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