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361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今日阳新记者 王佳社会救助一直是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年来,一些“人情保”、“群体保”、“错保”等现象的发生,让不少市民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公正持有怀疑态度。为了提升社会救助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强化经济状况核对制度保障,今年年初,县政协委员赵恢柏等提出了对社会救助低收入“家底”开展摸清工作的建议。如今,年底将至,此提案的办理情况又是如何呢?为此,记者近日对其进行了走访。
四镇开展“按标施保”试点工作
记者从县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县19个镇(区), 91.5万人(不含两镇一区)中,非农人口有22.7万人,农业人口有68.8万人。目前享受低保对象共计29332户,64020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4493户,55034人,月发放资金547.4万元,月人均补助100元;城市低保对象4839户,8986人,月发放资金194.6万元,月人均补助217元。享受农村五保对象2787人,月发放资金41.7万元。
作为此项提案的主办单位,为了切实规范全县的社会救助工作,打造阳光低保、诚信低保和满意低保,今年6至9月,县民政局在全县集中开展了社会救助对象清理整顿和“人情保”、“群体保”和“错保”的专项整治工作。此外,该局还根据上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全县的实际,于今年7月在兴国镇、枫林镇、陶港镇和洋港镇4个乡镇,开展了农村低保“按标施保”的试点工作。
据了解,“按标施保”将于明年正式在全县推行。该项工作开展后,全县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家庭年人均收入1700元提高至2000元,并将随着物价上涨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低收入家庭将被纳入保障对象,按年进行差额补助,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家庭存在特殊困难的则可享受临时救助。“实行‘按标施保’后,救助标准会更加明确,操作性也会更强。”县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志坚说。
除了开展“按标施保”试点工作,县民政局也在努力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目前正处于采集数据阶段,该局希望早日将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起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社会救助会越来越透明
“对于民政局对此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我个人是十分满意的。”当日,听完县民政局的相关工作报告,提案人赵恢柏高兴地说,他相信通过更加科学、规范的“家底”摸清工作,社会救助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会越来越高,社会救助的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也希望,县民政局能加快相关工作的进度,进一步加强信息核对,真正并坚持做到公平、公正。”赵恢柏建议道。
“这样当然好,把每个家庭的‘家底’都摸清了,大家就不会再为‘富人吃低保’而感到愤愤不平了。”陶港镇陶港村一村民说道,“而且‘家底’被公开后,那些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人,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不会再去领取救助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