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700|回复: 0

从户部巷到昙华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0

59

主题

181

帖子

52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 2014-10-28 2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雨梧桐99 于 2014-10-29 07:39 编辑

      从户部巷到昙华林若步行不过20分钟的路程,或许是期待的太久,间或七弯八拐的街区、小巷,纵横交错的红绿灯,“向前、左拐再右行……”。逢着路口必问,生怕走错了路而浪费掉屈指可数的分分秒秒。穿过武昌实验中学,街口醒目的一行“缘艺艺术中心”鲜红的大字,心里陡然一动,似乎有一缕熟悉的味道飘了过来。
      有幸参观《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从小城出发时,雾色初醒,上高速过长江,一路追赶着太阳。归兮来去间,清晨的朝阳,暮色里的落日,都一色的红艳而鲜亮,叽叽喳喳的“小师姐们”一路闲说一路观景,似出笼的鸟儿般欢悦。入门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活动,颇为忐忑;恍若初登师门之日,懵懵懂懂,雾里看花,色色灼眼。
      到达位于湖北美术馆的展厅,人头攒动间,硕大的艺术造型呈现在高大的门楼前,一枝银色的莲蓬宛若秀丽的江南女子轻移莲步,盈盈笑颜正恭迎四方来宾,许多如我们一般新到的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美丽的画面。更多的则是以莲为景,伊人倚莲,相映成趣,又一幅人美景秀的画卷,可谓:身未近,心已醉。
      小师姐说:能入国展者,功底可不菲。墨色狂放者粗野中见骨韵,墨迹秀丽者似游丝精雕细描,特别有感那些古拙之作,初看墨色团团,层层叠韵,歪歪斜斜,似若孩童信手涂鸦之。两层的展厅,一楼分成了两个大开间的展厅,各色作品,林林总总,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只觉花团锦簇,目不暇接。二楼是呈一字排开串连着的展厅,里间的草书我是不懂的,走马观花之,一厅接着一厅,我多是驻足在篆书和隶书的作品前观摩,与君初相识,宛若故人来。这类作品是我正在临习的,最喜大篆之作的古拙与骨秀,令人悠然怀想起久远年代里鹤发童颜、美髯飘拂、仙风道骨的长者来。一幅书法作品何尝不是一幅画呢?你看,这不是书中有画意吗?想起前日聆听的一堂课:文化修养与书法的意境。今日来此,有幸深味到了书画一家的韵致。
       经老师的指点,我们开始关注作品的特色与形式的创新之处,一幅好的作品除了作者本身的书写功底,其作品的设计、谋篇、布局,以至最后的装裱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啊!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午餐后,或许大家都不想作别省城——“萧郎”,于是我便建议同游昙华林。
      去昙华林当然不想绕开了户部巷。这条百年老巷作为汉味小吃的标志而声名远播,武汉的“过早”一词大约起源于此吧。查阅资料,它更有其幽深的历史背景,原来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此而得名。
      尽管已是午后时分,一走到巷子口一股浓烈的混合着各种食物的香气直直地沁入心脾,直让人后悔刚才午饭不该吃得这样饱啊!穿行其间,石记热干面、陈记牛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多乎斋豆皮,还有叫化鸡,臭豆腐,时令的螃蟹,以及各色水果鲜榨汁。令人恍若置于小城从前的胡祠堂。一座城市一种民生,还原成最纯朴而地道的生活场景。
       走进昙华林的时候,阳光斜斜地洒在屋子的西墙。不用触摸就能嗅出她有了年头,宛若儿时倚在老祖母的怀里。有资深的摄影人带着弟子在拍这百年老巷的风景,瞄一个点,指指点点,弟子眯着眼对镜,师傅作三俩步跨过来用脚一点,“这光影是不是更有层次感?”多是行话,听得我们如看景一般,或许这正是其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吧。
       昙华林是闲适的,如果说它是街,不如说是一条小巷;如果把户部巷比如商人,那么她应是个小资,极清新的文艺情调,一若我们走进的一间微书店,令同行的一位小师妹流连忘返。这里适合漫步,闲谈,间或一片秋叶悠然地落在窗前,斑驳的老房子,创意的咖啡店,比如:在路上、得空茶室、昙华林的光,抑或夕照古井、石刻兽头的拴马桩,令人叹为观止的汉绣坊。绿树掩荫,枝蔓缠绕。走累了,临街的老屋随意的坐在门前的藤椅上,“随意上渔舟,幽寻不预谋”,想来陆游的清游也随意不过于此吧。点一瓯茶,品一杯咖啡,这里适合晚饭后携一缕黄昏温和的光晕散散步。探身望去,里巷内住满了寻常人家,虽不见鸡犬相闻,夕阳西下,却令人滋生出小桥流水人桥的悠然古风来。
      走过厚厚的大红门,我原是极喜这红的风姿与这古风的雅致的,便欣欣然倚在门前作了一回美人,如这联语:薄扇漾云醉美人。归来我竟忘记了上联,一如我不记得自己的前世。
      游走出这城市里的静雅之地,一如日里常间的临帖习字,沉溺其间,犹如行尽桃源,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14年10月28日  夜于菊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